过去过年听讲故事

故居行人物谈 2025-01-29 17:02:40

现在过年,有彩电、电脑、手机,想看什么看什么,想听什么听什么,多好!我们小时候不行,直到十几岁,家里也没有收音机,庄里有收音机的人家也没有几户,还都是有工作的富裕人家。过年闲着没事,我就跑到斜对门——家儒大爷家,听他讲故事。

家儒大爷岁数不小了,他的四孙子比我还大一岁呢,这么大年纪了,记忆力还是非常好。可以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会,无所不能,满肚子的知识,满脑袋的学问,不知他读过书没有?不知他认识字不?只知道他常年给乡亲们讲故事,他的故事到底是从哪儿来的?据说,都是听来的,口口相传,这就是乡村文化,要是到现在,家儒大爷非成为非物质遗产传承者不可。

庄里人都爱听家儒大爷讲故事,一吃完年夜饭,就往家儒大爷家跑,我也是如此,恐怕去晚了找不到座儿,满屋子都是人。那时记忆力就是强,家儒大爷讲的故事,至今好多我还记得,如家儒大爷讲的“傻子学话”。

一个孩子十七八岁了,还不大会说话,父母很是着急,就给他找了些银子,让他背着去学话。傻子背着银子走着,来到了大森林旁,只听百鸟齐鸣,叽叽喳喳,就在这时一老鹰盘旋扎下,声音顿时停了。一猎人说道:“一鸟入林,百鸟压音。”傻子说:“猎人、猎人,你说什么呢?”猎人说:“没说什么呀!”傻子说:“你告诉我,我给你一两银子。”猎人想还有这等好事,就告诉了他。

傻子学着话“一鸟入林,百鸟压音”,背着银子继续走。这时天气大旱,水沟旁的泥沙都晒的一块块卷了起来。一农民说:“日晒泥沙卷。”傻子听见了,说:“农民、农民,你说什么呢?” 农民说:“没说什么呀!”傻子说:“你告诉我,我给你一两银子。”农民想还有这等好事,就告诉了他。

傻子叨咕着学的话,背着银子继续前走,来到了河边,一阵风把船帆都打偏了,一渔民说:“风打船帆偏。” 傻子听见了,说:“渔民、渔民,你说什么呢?”渔民说:“没说什么呀!”傻子说:“你告诉我,我给你一两银子。”渔民想还有这等好事,就告诉了他。

傻子叨咕着学的话,背着银子继续前走,正准备过河。一老人拄着拐杖说:“双桥好走,独木难行”,原来河上只架有一棵木头。傻子听见了,说:“老爷爷、老爷爷,你说什么呢?” 老人说:“没说什么呀!”傻子说:“你告诉我,我给你一两银子。”老人想还有这等好事,就告诉了他。

傻子过了河,依旧叨咕着学的话,来到了苇塘旁,见几个小孩正在捉泥鳅,一个小孩说:“马蹄坑的泥鳅,一个也跑不了,全给你们捉住!”傻子又花一两银子,学了这句话。

前前后后,傻子把银子都花光了,长期行走衣服也破烂了,就像是个要饭的花子。正巧遇到一户娶亲的人家,大摆宴席,饥饿他就走了进去。大家正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突然见进来一个衣衫褴褛的花子,都愣住了。傻子想起学到的第一句话,不由脱口而出:“一鸟入林,百鸟压音。”

这话用到此时,太恰如其分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主持人愣了一下,意识到来了高人,不由问道:“您读过多少卷书?”傻子想起了学到的第二句话,又脱口而出:“日晒泥沙卷。”

主持人一听读这么多卷书,肯定有学问,又问道:“写过多少篇文章?” 傻子想起了学到的第三句话,又脱口而出:“风打船帆偏(篇)。”

主持人更是佩服地五体投地,忙令人安排他入席。总有人看他不顺眼,等傻子一坐下,却递给了一根筷子,傻子想起了学到的第四句话,又脱口而出:“双桥好走,独木难行。”

太形象了,主持人生了气,责备那人道:“快再拿一根筷子,竟瞎胡闹!”等傻子拿到了两根筷子,就饥不择食狼吞虎咽起来。

刚递筷子的那人就说:“你看他那个样儿?怎么像有学问的人,就是个混吃混喝的,快给他轰走吧!”

几个人前来轰傻子,傻子急了,想起了最后学的一句话,喝道:“马蹄坑的泥鳅,一个也跑不了,全给你们捉住!”

这句话,又把大家镇住了,不知他到底有多大来头,不敢再撵。傻子酒足饭饱,背着他的破袋就大摇大摆地走了。

家儒大爷讲故事,多是讲伦理、道德、智慧,激励人们上进的,特别对我们学生有启发作用。如解缙——解学士小时候对对联的故事,如苏秦锥刺股发奋学习游说六国担任六国国相的故事,如韩信忍胯下之辱最后封侯的故事;也有除暴安良的,如《三侠剑》、《七侠五义》、《小五义》、《大八义》、《小八义》等等。

也有鬼狐故事,但多与学习有关。印象中,讲过一个秀才,每天晚上学习回来,都有两个小鬼给他打着灯笼。一天晚上,母亲在门口等他发现只剩下一个小鬼给他打着灯笼,就问,今儿,你是不是做了什么不对的事?秀才回忆下说,没有哇!母亲说:不对吧!你每天晚上回来,都两个小鬼给你打灯笼,今儿怎么就剩下一个啦?秀才说:我只替别人写了一份休书。母亲说,这就对了,宁拆七座庙,不破一门婚,问题就出在这儿了,明天你去了,就说那休书写得有毛病管他要回来,别再给他写了。第二天,秀才按着母亲说的办了,晚上再回家,又恢复了两个小鬼打着灯笼。看似讲得是有鬼的故事,实际上还是说得修好积德,你修好积德,鬼都帮你,你要是不修好积德,鬼都不理你,用简单的道理教化我们从小多做好事,多积德行善-----

也有斗智的故事。一次家儒大爷讲:有一老师坐在屋内对他众多的徒弟说,你们谁要是能把我叫到屋外去,你们谁就毕业了。好多徒弟想了各式各样的办法都没能把老师叫出屋外。有一徒弟说,敢情老师你坐在屋内,风吹不着,日晒不着,你要是坐在屋外,我就能把你叫到屋内来。老师说,不可能,我就是坐在屋外,你也不可能把我叫到屋内去。那徒弟说,不信,老师咱们就试试,看我能不能把你叫到屋内去?老师说,试试就试试,提着蒲墩就走出了屋子,坐在了院内。可那徒弟却不叫他了,老师说,你怎么不叫哇?那徒弟说,老师,你不是已被我叫出屋外吗!老师恍然大悟,才知道这个徒弟智高一筹,毕了业。

家儒大爷讲的一个个故事潜移默化,渐渐对我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了积极促进作用,也算是我从小就热爱文学的启蒙老师吧!现在过年,我特别羡慕年轻人,真是赶上了好时候,与我们那时过年相比真乃天壤之别,好好珍惜吧!多看有益的节目,多学知识,丰富自己,会对成长有好处的。

九口 2025、1、28

0 阅读:0
故居行人物谈

故居行人物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