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军工创建之初,很多高干子女都考入了这座了不起的学校。对于这部分学生,学院领导非常头疼,因为他们怕管多了得罪孩子父母,但管少了,又尽不到老师职责。

于是,学院领导请示了陈庚,并表示:这些孩子实在太难管了,无从下手。陈庚大将听完这话,沉思片刻说道:我教你两条原则,管教他们一点儿都不难!那么,陈庚大将说了怎样的两条原则呢?
高干子女哈军工的干部子女之多,是当年出了名的,我们就拿十大元帅和十大将来举例子。
当年十大元帅中有七位元帅的子女都在哈军工就读,十大将中有六位大将的子女在哈军工中就读,更别提省级和部级的干部了。
有人疑惑,为什么这些高干子女可以轻易进入这座了不起的学校?难免会有人觉得这些年轻人是利用了父辈的权利。

实则不然,在那个人人严于律己的时代,领导们对自己的要求反而更加严格。他们不许子女靠关系,走后门,也不能把父辈的光环加到自己头上。
所以说,那批人中大部分都是通过自己努力考进去的。当年牺牲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烈士的女儿左太北,考取哈军工时成绩过了关,但审查上却出了问题。
连工作人员都知道她父亲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位英雄,但程序就是程序。由此可见,想进入哈军工是多么不易的事。
开校之初,导弹工程系是高干子女集中最多的一个系,学校对这些人的约束是非常严格的,不允许他们从家带零食和钱财。只准用学院发的津贴,这是为了防止他们养成了好逸恶劳,大手大脚的习惯。

哈军工刚创办那几年,风气是非常好的,但到了1958年,哈军工的门槛竟然改成了保送。
如此一来,很多素质差的干部子女就利用父辈的权利走后门,他们不学无术,来到这座学府,对课程一窍不通,干出种种扰乱校规之事,令人义愤填膺。
哈军工是替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绝不允许有这样的人存在。
学院领导对此很头痛,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毕竟他们可都是高级干部子女,万一得罪了他们的父母,前途可不好说。
正当学院领导不知所措时,哈军工发生了一件大事。开国上将陈再道的儿子陈东平在学校不学无术,他打架斗殴,调戏女同学,竟然还向海外特务发出请求入伙信,准备到台湾去。
他的信件被及时被截获,学校给予他开除处理,司法机关将他抓了起来。

此案震惊中央,连毛主席都为之惊讶,他下令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整改这种走后门保送的不良风气,不能让害群之马们在高等学府里祸害学校。
哈军工的院领导加大力度整顿学校,同时,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陈庚大将表述了自己在管理上遇到的难题。
院领导说:这些高干子女实在是太不好管了,就算我个人敢管,但下面的老师碍于他们父母的身份难免不敢执行校规校纪,这可怎么办?

陈赓大将听完略微思索,随即他讲出了这样一番话:我教你两大原则,保证你们可以管好,第一原则就是一视同仁,对他们和对普通学生是一样的。
毕竟他都是来学习的,不能仗着他们父母手里有权利就为所欲为,搞特殊照顾。

第二,这些高干子女是很敏感的,发现问题时要注意解决,最好使用谈话的形式,以帮助他们克服毛病。
学院领导思索之际,陈庚大将又补充道: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都忙于国家的工作,没时间顾得上他们,导致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很多迷茫,这也是正常的,我们既然将他们招过来,那我们就要担起教育的责任!
院长听完这两大原则和陈赓大将的解释,豁然开朗,立刻制定了相关校规校纪,从这之后,再也没有人对高干子女搞特殊照顾。
当然,有些高干子女对此还是怨声载道的,认为父母为打人民的天下流过血,负过伤,自己来上个学连零食都吃不到,太不讲道理了。

对于这部分孩子,学校的老师循循善诱,给他们讲解其中的利害关系,并用军人的身份约束他们。很多不服管教者猛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名军人了,时刻要以军人的行事方法约束自己,不能为所欲为。
对于个别顽固不化的学生,学校经常找他们谈话。事实证明,这的确是有效的,比粗暴说教要有用的多。
而对有些特殊的学生,学校也会特事特办。例如一名叫廖辉的学生经常到校门口拿奶奶托人送来的东西,里面都是些零食和零用钱。

学校领导本来将其没收,替其保管,但这个学生的奶奶竟然是何香凝。
要知道无论是在我党内还是在国民党内,这位老人的资历都极深,为考虑老人的感受,学院将零食和零花钱交给了廖辉,这就体现出了学校的人情味。
了不起的学府曾经有人说,哈军工出来的毕业生不仅要给部队带去技术支持,还要给部队的基层官兵带去高度的纪律性,不能让战士们觉得,这群人就是下部队来镀金的。
事实证明,从哈军工毕业的学生大多数都严于律己,他们毕业后就被分配到部队去,从基层做起,将技术奉献给部队,奉献给人民。

如今的哈军工已然成为了世界军事名校,从这里走出的一批批优秀毕业生,他们的名字被镌刻在校史上。
多年以来,哈军工人忠诚卫国,坚韧奉献,他们始终将老师们的教导牢牢记在心中:严谨,严密,严格!毕竟,他们的任务是为国铸剑,任何细节都不能马虎。

如今,哈军工每年都能取得很多耀眼的科研成果,他们力争让国家满意,让人民放心。事实证明,一座了不起的学校,必须要有伟大的精神支撑。而哈军工的精神支撑就是——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