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4c882c31732b9bd61d5a8a41f074029.jpg)
作为我国的“明星建筑”之一的三峡大坝,在人们心目中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因此,关于三峡大坝的讯息总是会牵动着大家的心弦。
如今,三峡大坝已经在滔滔江水之中屹立了18年了,它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居民解决了非常多的难题。
近些年来,总是有一些西方国家或者媒体对三峡大坝提出质疑,认为三峡大坝坚持不了多久。更有一名外国专家宣称:三峡大坝只能坚持几十年的时间,是一个“不合格”的工程。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5ae7963dee72ee3debeb1712d2d0563.jpg)
长江作为我国的“母亲河”,哺育了无数的华夏儿女。长江流域是人类居住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的重要“粮仓”。
但是,这条“母亲河”一旦生起气来,就会发起大水,将下游的房屋和庄稼全部淹没。几千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丧生在洪灾当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75e65c88f02eca74e7204a2908db602.jpg)
早在1918年,孙中山先生就在他的《建国方略》中提出了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这也是三峡工程最早的设想之一。
信息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9月30日——三峡工程——承载着几代人梦想的世纪工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9a24e6eb1b9132f749fdda5fed6b721.png)
到了建国之后,国家也对长江流域时常发生的洪涝灾害非常在意。为了改善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航运条件,一座大型大坝是不可或缺的。
建设一个规模如此巨大的工程,前期的考察以及论证都是少不了的。于是,国家从全国范围之内调取了400多位专家参与了三峡工程的建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e325231da511119ce313e2b3f1e39df.png)
起初,三峡大坝的方案为“低坝方案”,即蓄水位高150米。后来经过了一番讨论,大家都认为既然要建,就要一步到位,所以将大坝蓄水位调整到了185米。
在三峡工程的论证会议上,上百名专家发言讨论的非常激烈。有许多上了年龄的专家认为三峡工程可以建设,但是不是现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2b37b8f2c36236b8b60ee658670a4bf.jpg)
因为当时我国的经济水平还不算太高,各项技术也不如现在先进。“盲目”的进行建设可能会在国内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
最终,三峡工程还是通过了论证,绝大多数专家都认为尽早建设三峡工程是“利大于弊”的。只有9名专家坚持了自己的意见,没有在同意书上签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050f165055cc487eb91b9bab70f1ef9.jpg)
这些拒绝签字的专家来自于各行各业,他们都是在这个领域当中首屈一指的人物。
植物学界的专家认为,建设三峡大坝可能破坏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b3e9d3ad8fefe59d3fc510276357539.jpg)
综合经济组的专家认为三峡工程规模巨大,投资多,移民数量更是有百万之巨,这些困难都非常难以解决。
这些专家的意见其实都非常的有道理,但是综合全局来看的话,三峡大坝还是要建!
正式开工大坝的选址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经过工作人员的考察之后,最终才选定了这个地方。因为这里的地质条件十分优秀,不仅岩石坚硬,地基也是非常的牢固,十分适合开展工程建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00cd4004e84518c1a371e227f77724e.jpg)
1994年,三峡大坝正式开工建设,而建设阶段才是“重中之重”。因为不管讨论的多么激烈,专家的论证都是“纸上谈兵”,具体会发生什么还是要看实际建设。
信息来源:新华社 2006年5月22日——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三峡大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87e2b1516dbb50c8400dfb374d9f545.png)
为了保证大坝的主体足够的坚固,专家们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了重新的调配,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过硬。除了在原料方面严格把关之外,就连施工工艺都是“独门独创”。
就这样,三峡大坝被我们的专家们建成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5f8afd214082f4c4bf90bcd7e4f9337.jpg)
虽然湖北省发生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一旦出现地震的情况,大坝还是可能受到影响。事关成百上千万人民的安全,所有人都不敢马虎,绞尽脑汁的给大坝设计了抗震装置。
除此之外,大坝的基本承载能力是按照“百年一遇”的洪水规模来设计的。就算出现了几百年一遇的洪水,三峡大坝也能“屹立不倒”。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9d49a9b17ede58f2b4227463818f4a7.jpg)
经过了12年的时间,花费了2400多亿人民币的资金,三峡工程终于在2006年实现了主体工程的全面竣工。
三峡大坝安装了32台水电机,发电总容量为2250万千瓦,是世界上发电功率最大的水利发电站,保障了江苏,广东,上海等10余个省市的电力供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51992813651e12c5c4157e72e9ec9b8.jpg)
除了防洪抗旱和水力发电之外,三峡大坝还可以帮助船只进行通航。这样一来,长江中上游流域的运输也便利了不少。
仅仅在今年的上半年,三峡枢纽就通过量超过7500万吨,船舶通航次数和通过量同比增长30%,充分发挥了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
外国专家的“危言耸听”自从三峡工程建好之后,就一直有声音唱衰三峡。2019年,一名“旅居德国”、自称水利专家的王维洛宣称三峡已经出现了“变形”。他透露:三峡大坝是“走动的”,地基与建筑本体并非一体,只要受到水压的影响,就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形和位移。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9年7月9日——“三峡大坝变形”谣言为何站不住脚?“弹性变形”是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701b34d0b04dcb129890373321cb3ea.png)
当时的这个说法流传甚广,无数人纷纷在社交平台上讨论个观点。除了看似“有道理”的分析之外,网络还流传着一张美国谷歌公司的民用卫星图片。这张图片更是让许多人感到非常害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ddd971274ea595456174e586b069c6a.jpg)
为了验证这一件说法的真实性,国家迅速派出了专家团队赶赴三峡大坝,对坝体进行实地的考察。除此之外,我们还动用了自己的卫星对三峡大坝进行监测。
根据各项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最终结果——三峡大坝目前没有出现问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f734395661f1a3b26b6f9576b5a7ff7.jpg)
首先我们必须要知道,在压力作用之下不产生任何变形的材料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三峡大坝常年受到水流的冲刷,一定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
可是,这个变形可能也就只有几毫米的程度,是我们无法通过肉眼直接观测到的。之所以谷歌地图上的照片看起来像是变形,原因还是卫星远距离摄像而造成的误差。
信息来源:新京报 2019年7月10日——三峡大坝“P歪了”,弹性形变“很正常”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21880e631fc82f8695e01fa0e9d29ec.png)
其实不管是什么建筑,在卫星俯视图之下看起来都有一些变形,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bf0abaa2b6f77aebbe758bf2cea369f.jpg)
除了大肆传播三峡出现“变形”之外,一些外国的专家还“危言耸听”。他们认为三峡工程也就能支撑50年的时间,因为普通水泥的寿命也就是50年左右,这也是为什么楼房只能住60-70年的时间。
如今距离三峡大坝完工已经过去了18年的时间,在他们看来,三峡大坝再过30多年就可以“光荣退休”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660799efa7825b971e4cdea945f44cf.jpg)
其实,三峡大坝的寿命我们的专家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数据。不过我国水利局出台的的文件则从侧面给出了结果。
2014年,我国水利局出台了《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设计规范》,其中明确说明了1级壅水建筑物(大坝)的设计使用寿命为150年。而三峡大坝毫无疑问属于1级壅水建筑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80a23a180a5523283b135a69dad7e3c.jpg)
也就是说,三峡大坝的寿命仅仅过去了十分之一,还有一百多年的寿命可以使用。
战争方面的担忧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听到一种说法:如果中国和其他国家开战,他们只需要朝着三峡投放原子弹炸掉三峡大坝,奔涌而出的洪水就会让我们损失惨重。
这句话其实不假,但是我们的专家早在论证阶段就想到过这个事情了。
信息来源:大国将令视频 2018年11月11日——三峡大坝如果被攻击了怎么办?东风快递将会在第一时间送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8af9b605d23032de59f2394870abeab.png)
首先三峡大坝是一座混凝土重力坝,高180多米,重达数千万吨。这样一座混凝土实心“小山”,即便遭受了几百吨当量核弹攻击,充其量也就被炸开一个口子,根本不会完全崩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4e27c75544494de4883438c9e9df235.jpg)
而且三峡大坝处于我国的内陆地区,其他国家的导弹飞不到这里就被我们给拦截了,根本不能对三峡造成破坏。
而且我国早早的就放出话来:针对三峡大坝的任何攻击,我们都一律视为核打击!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核武器对他们进行反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23f9e2dd1dff1456bbd1fcfd7600300.jpg)
所以其他国家想要攻击三峡,也需要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中国的怒火可不是那么容易承受的。
结语三峡大坝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是无数人的汗水和鲜血浇灌而成的。我们对它一定要有足够的信心,不能因为一些人“煽风点火”就产生悲观的情绪。
如果随着科技的发展,三峡大坝也经过了多轮的加固与升级,越来越多的探测设备都已经完成安装。不管出现什么情况,我们的技术团队都可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一旦出现任何异常,国家就会启动紧急预案。届时,任何人的安全都会得到保障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aa6e89c048af15ecd1953af0ddbc582.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