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竞逐固态电池:下一代能源争夺战正式开启!

电池小站 2025-03-24 00:07:49

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今天,固态电池正成为车企和电池厂商争夺的焦点。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等优势,被视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动力来源。

车企加速布局固态电池

全球各大车企纷纷加大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投入,以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例如,宁德时代计划2027年量产全固态电池,并已与华为、蔚来等车企展开合作;赣锋锂业的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搭载于东风E70车型,第二代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预计2025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此外,宝马、大众等国际车企也在积极布局固态电池技术,预计2027-2030年实现小批量装车。

技术路线多元化与突破

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和复合路线。其中,硫化物路线因其高离子传导率和良好的热稳定性,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国内企业如恩捷股份在硫化物电解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与多家电池厂商达成合作。同时,复合路线通过结合多种电解质的优点,有望获得更高的综合性能,也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海外企业全固态电池计划量产时间集中在2026-2030年,技术路线以硫化物为主要方向。日韩和欧美在全固态电池方面布局早、研发力度大。

日本:重点布局硫化物路线,本田明确将于2025年1月开始试生产全固态电池;丰田最新宣布2026年开始量产全固态电池,到2030年产能计划达到9GWh。韩国:三星SDI和LGES均布局硫化物技术路线,SK On布局聚合氧化物复合材料、硫化物双路线,三家均计划在2027-2030年实现量产或商业化。美国:Factorial、Quantum Scape(QS)和Solid Power三大固态电池初创公司分别与奔驰、大众和宝马三家欧洲车企建立起合作关系,目前全固态电池均处于送样测试阶段,技术路线相对多元。

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化加速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500亿元。目前,半固态电池已经率先实现量产上车,而全固态电池的量产预计将在2027-2030年逐步实现。随着成本的逐步降低和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固态电池的应用场景将从新能源汽车拓展到储能系统、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重要角色

中国在全球固态电池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2023年,中国在全球全固态电池市场规模中占比35%左右。国内企业凭借技术突破和政策支持,正加速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例如,国轩高科研发的车规级金石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60Wh/kg,预计2025年下半年进行上车验证。此外,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固态电池的研发和应用,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综上,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能源的核心技术,正引发全球车企和电池厂商的激烈竞争。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市场的逐步扩大,固态电池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大规模应用,彻底改变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格局。这场能源争夺战已经拉开帷幕,谁能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1
电池小站

电池小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