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东北非地区正崛起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供应链的中心枢纽

海湾译读 2024-12-21 19:04:29

未来25年,中东北非地区(MENA)或将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生产的领导者和国际可再生能源供应链中心。摩洛哥、阿联酋和约旦正在引领该地区绿色能源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部分或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为中间产品及成品的出口制造提供动力。埃及和沙特也在该领域取得进展。

在出现颠覆性技术突破之前,绿氨和化肥生产将在推动中东北非地区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核作用。绿色金属加工是通往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工业制造业的重要门户,在该地区的发展前景广阔。

可再生能源发电专用设施增加了海底电力互联建设的可能性,便利中东北非地区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出口至欧洲或印度。

德国埃尔丁市(Erding),宝马兰茨胡特(Landshut)工厂新款电动汽车发动机外壳生产线启动仪式上,一批产自迪拜使太阳能生产的铝材亮相。

引言

未来25年,中东和北非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地区之一,并有望成为国际可再生能源供应链中心。摩洛哥、阿联酋和约旦正通过发展各自的绿色能源生态系统,引领该地区这一发展趋势。埃及和沙特已为构建本国绿色能源生态系统做出一些初步尝试。与此同时,中东北非地区其他一些国家也在这一领域呈现出积极动向,它们或发展自己本国的绿色能源生态系统,或融入进邻国已经开发的清洁能源体系,以便扩大产能并参与到国际供应链中来。

绿色能源生态系统与国际可再生能源供应链

绿色能源生态系统的搭建已经开始促使中东北非地区广泛采用可再生能源。当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与下游多样化消费市场以及相应的储运机制实现协调发展时,一个良好的绿色能源生态系统便应运而生。除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直接出口,一个多层面的绿色能源生态系统会以本国生产和出口的绿氨(绿氢的载体)、矿物和金属、化肥、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为基础——这些产品的生产或部分或全部依赖可再生能源提供动力,且呈现增长趋势——从而助力形成一条完善的国际可再生能源供应链。私营部门投资和可再生专用能源发电能力建设是绿色能源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绿色能源生态系统更加有利于吸引国际私营部门的参与,最大程度将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的融资需求转变为外国直接投资(FDI)或双方合资的伙伴关系,从而减轻本土对外资开发援助和国际贷款的依赖,此种依赖会加重国家的债务负担。

绿色能源生态系统和能源出口载体:电能和绿氨

跨境电力互联形成可再生能源向下游市场出口的贸易机制,但不足以建立完善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链。跨地中海电力互联是中东北非地区可再生能源出口至欧盟市场及扩展海外市场的重要条件,但目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其原因是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与作为消纳机制的联网建设之间缺乏有效协调。耗资200亿美元的“摩洛哥-英国Xlinks互联项目”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2024年,印度国有电网运营商开始与阿联酋、沙特和阿曼进行深度磋商,讨论建立一个2.5吉瓦(GW)的跨阿拉伯海电力互联网络,将可再生能源输送至印度,这对海湾国家来说是一个与欧盟市场规模相当的机会。从Xlinks模式可以看出,专门的太阳能和风能基础设施将有助于实现阿拉伯半岛与印度市场的互联互通。

通过海运将可再生能源按需转化成的绿氨出口至他国,极大地拓宽了开发多样化可再生能源供应链的机会范畴。作为一种多功能的能源载体,绿氨是一种由绿氢转化而来的衍生物,也是存储和运输绿氢最具性价比的方式。氨是化肥生产的基本原料之一,目前约占全球化肥生产所需原料的70%,下游市场需求庞大。储存和运输绿氨的基础设施同样也可以轻松地应用到传统的天然气制合成氨(“灰氨”)上。

自2023年瑞典开始使用绿氢炼钢以来,包括西班牙、法国和德国在内的欧洲诸国以及韩国和日本,都在加紧上马大型绿钢生产项目。欧洲和亚洲的绿钢生产和其他绿色金属加工项目,将扩大中东北非地区的绿氢出口市场,从而鼓励海外资本增加对该地区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的投入。此外,东亚地区也越来越多地使用燃料氨来替代煤炭,从而增加对中东和北非绿氨的需求和投资兴趣。到2050年,中东北非地区预计每年将从清洁氢出口中获利1300亿美元。

除了互联互通项目外,绿氨生产厂还特意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建设与连接下游销售市场的储运机制进行有机协调。摩洛哥一直处于中东北非地区绿氨发展的前沿,其正在进行的几个重大项目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协调。

法国马赛港,从摩洛哥运来的新款达契亚·桑德罗 (Dacia Sandero) 汽车整齐排列,包裹着后视镜的防护罩格外抢眼。

北非

摩洛哥

摩洛哥拥有北非最先进的绿色能源生态系统,正在致力于实现 52% 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的“2030目标”。摩洛哥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化肥生产和农业部门的海水淡化项目,而农业部门要消耗全国近九成的用水量,其绿色能源生态系统植根于“粮食-水-能源”这一紧密联系的关系网中。农业部门约占摩洛哥出口的21%,因此,其农产品生产的绿色化将通过食品出口建立起新的国际可再生能源供应链。

依托摩洛哥掌控全球73%的磷酸盐储量这一优势,摩洛哥磷酸盐和化肥制造业巨头——摩洛哥磷酸盐集团(OCP)已发展成为全球第四大化肥出口商,并且正在将其所有天然气制氨原料替换为国产绿氨。该公司正在通过建设可再生能源专用发电基础设施,力争到2040年实现其所有业务的碳中和。除了以低碳化肥的形式向全球出口可再生能源,摩洛哥还计划每年出口100 - 300万吨绿氨。

电动汽车(EV)及其电池制造,以及与之相关的采矿和金属加工,是摩洛哥绿色能源生态系统的主要产业支柱。如今,摩洛哥汽车工业发展摩备受瞩目,其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可再生能源应用于电动汽车生产,首先是从用于制造磷酸铁锂(LFP)电池组的磷酸盐和磷酸开始。此外,摩洛哥正在进行电动汽车电池回收再利用工作,目的是获取锂和其他金属,最终也将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动力。

除了电池金属,摩洛哥也在开发其他绿色金属。2022年12月,该国生产了首批绿色钢材,所有材料均在摩洛哥回收,85%的加工过程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动力。虽然摩洛哥尚未生产绿铝,但已于2024年启用了一家铝废料回收厂。这些绿色金属还可以用于汽车零部件、车体以及航空零部件的出口。

埃及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埃及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正徘徊于十字路口。在2016至2022年期间,通过将天然气开发与新一代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相结合,埃及电力产能成功实现由赤字到盈余的转变。随后,埃及制定了《2035综合可持续能源战略》,计划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在装机发电容量中的占比达到42%,实现10倍的增长。埃及还曾设想通过联网实现电力出口,以此推动对更多可再生电能的投资。但在经历2023至2024年的经济危机后,埃及又不得不通过进口天然气来发电,甚至实施了滚动停电措施。电能短缺导致的供电不足,不仅阻碍投资行为,还使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发展陷入僵局。

埃及正在开发一个绿色能源生态系统,该系统能更有针对性地将可再生能源的生产与多种专属消纳机制相结合,或许能为这一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在世界十大灰氨生产国中,埃及可以利用其现有的氨储存和运输基础设施来生产绿氨,从而实现出口额增值和进口替代。国际公司正在埃及勘探的重大绿氢项目若能敲定,将会使该国的绿氨产能超过其传统氨产能的一半,帮助埃及实现占领全球市场5-8%份额的目标。除了直接出口绿氨,埃及还有潜力通过出口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矿产、金属、化肥以及电器制造等产品,来实现其国际可再生能源供应链的多样化。

苏丹

苏丹拥有与摩洛哥和埃及类似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但在这个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这些资源几乎完全没有得到开发。用于出口或为采矿和水泥制造业提供动力的绿氨生产,可以激励外资投向太阳能和风能基础设施的开发。凭借红海港口,苏丹还可以供应亚洲和欧洲市场。

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严重滞后。根据该国《可再生能源与能效发展计划》设定的目标,到2030年,阿尔及利亚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达22吉瓦,这意味着五年内总装机容量需增长27倍以上。作为非洲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阿尔及利亚抢先占据蓝氢的市场份额。蓝氢主要通过天然气制取,其过程涉及运用碳捕获机制。阿尔及利亚及其欧洲合作伙伴计划通过突尼斯和意大利之间的海底天然气管道互联设施来运输氢气,尽管这种运输方式的技术和商业可行性仍然存疑。如果缺乏绿氢或不能成功利用可再生能源制造出口产品,那么过境突尼斯的跨地中海电力互联,将是阿尔及利亚电能出口唯一的选择,并且这一选择不太可能激励外国对其可再生能源生产进行大量投资。

突尼斯

突尼斯设定目标,到2030年,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要达到总发电容量的35%,这意味着该国可再生电能要实现一个近9倍的增长。2023年招标的18个小型项目不足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绿色能源生态系统或国际可再生能源供应链,但它们可以为两者的开发奠定坚实基础。为吸引更多针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外国直接投资(FDI),突尼斯修订法律框架,并在太阳能和绿氨生产项目上取得进展,这些都让人感到乐观。

突尼斯很有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的动力处理绿氨剩余产能,或者生产附加值更高的化肥和汽车零部件,从而形成一套完备的出口产业开发体系。

对于突尼斯来说,欧盟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突尼斯正在与意大利合作,致力于实现两国电网互联。这种跨地中海互联互通不仅为突尼斯构建了一个重要的产能消纳机制,还便利突尼斯未来向欧盟出口更多可再生电能。

阿拉伯半岛

阿联酋

阿联酋拥有一个发展最为迅速的绿色能源生态系统,在清洁能源项目上的累计投资超过400亿美元,到2030年,有望实现将“清洁能源”在阿联酋电力结构中的份额提升两倍至30%的中期目标,为205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到44%的长期目标铺平道路。在这一累计400亿美元的投资中,其中有168亿美元是阿联酋为全球70个国家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进行的投资,旨在将阿联酋自家的绿色能源生态系统打造成为地区间可再生能源供应链的中心枢纽。

阿联酋最新公布的《2050国家能源战略》旨在促使该国成为低碳氢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目标直指占据欧洲和亚洲25%的市场份额。到2030年,阿联酋预计将从其在中东北非地区的各项业务中总共生产100万吨绿氢及其衍生品。据预测,阿联酋每年在本土生产绿氢30万吨,在海外工厂生产50万吨,除去本土的20万吨需求量外,其余均计划出口国际市场。2022年,阿联酋开始发力为金属加工建立国际清洁氢供应体系。在此之前的2021年,依托本国太阳能发电基础设施,阿联酋就已建成世界上首个绿铝生产项目,开始加工自己的绿色能源金属。阿联酋希望借助自己在绿铝生产上的优势,能够直接切入电动汽车制造领域。因此,阿联酋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第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厂,并通过开发有望使用可再生能源供能的电池金属回收产业,进军电动汽车电池制造行业。

沙特

沙特是中东北非地区最大的电能生产国,需要通过能源转型来发展21世纪的多元化经济。沙特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国内5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这要求其可再生能源的总发电量大约要达到2023年产能的20倍。尽管这一目标看似遥不可及,但由于沙特已采取开发绿色能源生态系统的战略路径,其中还包括开发蓝氨和绿氨产能,其长期前景依然乐观。

矿产和金属开采及加工将成为沙特绿色能源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沙特也已开始建立钢材和电动汽车电池金属制造工厂,以支持本国电动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卡塔尔

卡塔尔是全球第三大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国,正在寻求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减少液化天然气生产带来的碳足迹。卡塔尔原定的2030年目标是实现全国2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后来将这一目标修订上调为30%。目前,卡塔尔正稳步迈向这一更高目标。尽管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已取得显著成就,但卡塔尔依然选择通过优先发展蓝氨抢占全球氢能市场份额,并没有在绿氢这条平行赛道上进行任何实质性投资。

阿曼

阿曼提出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拟通过投资建设超450亿美元的绿氢和绿氨项目,发展以氢为核心的绿色经济。遵循2023年国际能源署报告中的规划,阿曼到2030年将能够生产超过100万吨的绿氢,到2040年生产375万吨,到2050年其绿氢年产量将达到850万吨。尽管阿曼的港口在地理位置上非常适合向亚洲和欧洲出口绿氨,但该国没有适合能源转型的大型传统制氨工业。如果要实现预期目标,至少需要扩建相当于现有产能20倍的出口基础设施。

科威特

尽管科威特已在海外投资开发可再生能源,但国内却没有成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基础设施。2024年1月,该国重新启动可再生能源开发,为一座停滞已久的废弃太阳能发电厂发布续建招标。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上游石油生产的碳足迹,是科威特构建绿色能源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然而,科威特在当前可再生能源供应链中的长期角色仍然不够清晰。未来,科威特在地区或者世界可再生能源供应链中的影响力如何?这可能主要取决于科威特是否会持续对其他中东和北非国家的绿色及可再生能源领域进行明智的投资。

在利雅得举行达喀尔拉力赛期间,观赛者正在参观体验沙特国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的H2氢动力赛车。此款赛车由法国清洁能源交通先驱Gaussin公司开发。

沙姆地区(东地中海沿岸地区)

约旦

约旦是东地中海沿岸地区唯一拥有足够可用土地可供容纳建设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基础设施的国家,有助于推动约旦成为这一次区域跨境供应链的核心。截至2023年底,可再生能源占到约旦总装机容量的27%,促使约旦将其2030年的清洁发电目标从30%提高到50%。约旦想要成为可再生能源供应链的中心枢纽,就必须升级和扩建本国电网,实现与国际电力联网。

与此同时,约旦正在建立一种非传统的可再生能源消纳机制,对其绿氢领域进行重点开发,目标是在2020-2029年这十年期间实现50-60万吨的初始年产能。根据2023年签署的13份谅解备忘录(MoU),在完成计划项目后,约旦可生产高达235万吨的绿氢或绿氨等价物。

约旦已将氢开发运用于工业领域,其潜在产能可达每年57,000吨。约旦甚至可以做到用绿氢取代当前消耗的全部灰氢,剩余未利用绿氢的容量几乎是国内电力消耗或出口到欧洲和亚洲主要市场的10倍。

为了解决国内水资源危机,约旦正在南部港口城市亚喀巴建造一座太阳能海水淡化工厂。2021年,约旦就曾与以色列商讨一项由阿联酋斡旋的"水换电"协议。但在协议签署日期前两周,约旦决定退出,原因是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发动了升级地区形势的战争行动。随后,约旦就一直寻求可再生能源供应链的其他落地方案,包括与伊拉克和黎巴嫩的电力传输协议。沙姆地区的区域合作对于建立通往欧洲电力市场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链格外重要,尤其是考虑到最近以色列与欧洲的电力互联已取得积极进展。

推动中东和北非地区向前发展:

绿色能源生态系统和可再生能源供应链

除非是在能源储运领域出现颠覆性的新技术,否则在未来五年内,以海运绿氨形式出口的多用途绿氢,将会继续在塑造中东北非地区可再生能源供应链的布局上发挥关键作用。事实证明,除了像Xlinks这样的互联项目外,绿氨项目更适合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的开发,从而实现与国际消费市场的有机结合。阿联酋和沙特可以将中东和北非生产的绿氨通过海运输送至欧洲和亚洲市场,两国也将在这一过程中的组织和协调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摩洛哥有可能成为欧洲市场的分销中心。埃及或阿曼可能在欧亚两个市场发挥类似的作用,但是主战场会向亚洲市场倾斜。

近年来,中东北非地区国家致力于打造和强化自身的绿色能源生态系统,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稳健性,可以塑造该地区可再生能源供应链格局,甚至会对该地区成长为国际可再生能源供应链的重要根据地产生重大影响。除了通过电力互联和以海运绿氨的形式出口可再生能源,中东和北非国家还将通过开发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制造业和农产品生产,以高附加值产品的形式运输、出口可再生能源。

利用绿氨生产的绿色肥料,将成为首批高附加值产品的一员。摩洛哥将成为中东北非地区绿色肥料的主要生产国。阿联酋在国内和埃及的绿氨设施可以用来从事绿色肥料的生产。沙特和约旦在短期内也具有强大的生产潜力,而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阿曼的生产开发能力也是值得期待的。

未来五年,可再生能源矿产和金属加工业将会持续发展,并日益塑造以区域为基础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链格局。阿联酋已经率先生产和出口绿铝。摩洛哥也已开始生产绿色钢材,并准备开始加工绿色电动汽车电池金属。沙特更是有望成为该地区主要的绿色金属加工国。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约旦和苏丹也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绿色金属出口国。

在更为细分的应用领域,绿色出行正在成为中东北非地区可再生能源应用于工业制造的首要着力点。摩洛哥是该地区电动汽车制造行业无可争议的领导者,阿联酋和沙特最近也启动了首批新能源汽车初创企业。这三个国家都将利用各自在铝、钢材、电动汽车电池金属等绿色金属加工领域的比较优势,来扩大市场份额,抢占市场先机。此外,从水泥到家电等产品的制造和出口可以帮助埃及、约旦和阿曼等国建立新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链。

埃及南部阿斯旺附近,在Infinity 50太阳能公园一期项目落成典礼上,一面埃及国旗在太阳能板上方随风飘扬。

可行性建议

为支持中东北非地区形成一套完备的绿色能源生态系统,并向纵深使用可再生能源顺利过渡,以及打造国际可再生能源供应链的中心枢纽,区域内各利益相关国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创建中东和北非地区绿氨跨区域出口平台;

2.为中东北非地区与欧盟之间、阿拉伯海湾国家和印度之间的海底电力互联建设专用发电厂;

3.在阿曼、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约旦和苏丹,促进私营部门对绿色化肥生产的投资;

4.在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约旦和苏丹,促进私营部门对绿色开采和金属加工的投资; 

5.促进私营部门对中东和北非国家现有制造业部门(例如埃及的家电制造业)的绿色工业制造的投资,尤其是在原材料和成品制造方面。

0 阅读:2
海湾译读

海湾译读

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