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阳经与六阴经的功能精要论述

炎黄国医吴越 2023-05-10 09:31:26

郑重提示:本文谨供学习、研究、交流之用,对于文中包含的医学处方,请勿轻易使用。如有疾病需找专业医师诊治。

有了以上对阴阳、脏腑的理解,接下来理解经络的功能就容易多了。

在十二经脉中,联属六腑的是六阳经,联属五脏(加心包)的是六阴经。

一、六阳经

太阳为开,指阳的能量向全身释放。

阳明为合,指阳的能量由全身收回。

少阳为枢,指少阳的能量去调节太阳与阳明之间能量的多寡。

1、太阳小肠经:小肠,是小的太阳(肠的右边是易字,与晹同义)。小肠及其经将心血所储藏的能量释放出来使用,即将阴的潜藏能量变成阳的能量,使全身兴奋起来、热起来、动起来,这是全身动能的主要来源。同时,小肠腑演化阳的能量,输送给心脏,在心血、营气中储藏起来,这也心脏搏动和脉动的能量来源。这就完成了一个阴阳循环。

2、太阳膀胱经:膀胱,可理解为磅礴的光明。膀胱及其经将肾精(包括骨髓等)所储藏的能量释放出来使用,即将阴的潜藏能量变成阳的能量,主要供应大脑和神经系统使用。同时,膀胱腑演化阳的能量,输送给肾脏,在肾水、肾精中储藏起来。这就完成了一个阴阳循环。

3、阳明胃经:胃,是表面的丹“田”。胃及其经将脾营(主要是津液,包括脂肪、糖、肌肉等)所储藏的能量释放出来使用,即将阴的潜藏能量变成阳的能量,除了用来温暖全身肌肉,主要是用来消化食物。因为消化食物的目的是为了制造新的能量,等于是为了能量的“往回返”,所以叫“阳明为合”。同时,胃腑演化阳的能量,输送给脾脏,在脂肪、肌肉、津液中储藏起来。这就完成了一个阴阳循环。

4、阳明大肠经:大肠,是大的太阳——阳明经,在人体走过的部位是最热的,如面部。大肠及其经将肺(主要是气,包括皮毛等)所储藏的能量释放出来使用,即将阴的潜藏能量变成阳的能量,主要是用来最后消化食物并排除固体残渣。因为消化食物的目的是为了制造新的能量,等于是为了能量的“往回返”,所以叫“阳明为合”。同时,大肠腑演化阳的能量,输送给肺脏,在“气”与皮毛中储藏起来。这就完成了一个阴阳循环。

5、胆少阳经:胆,是旦,是诞生的意思,指阳气诞生的开关、枢纽。胆及其经将肝和心包命门所储藏的能量释放出来使用,一方面用来加强太阳气,以肝助心,另一方面用来加强阳明气,将胆汁输入小肠助消化,所以有“少阳为枢”的功能概括。胆腑不独立演化阳的能量,但胆经可将一部分阳的能量交给肝储藏起来。

6、三焦少阳经:三焦,焦,象“网”的形状,指人体内通行阳气的网膜系统,是阳气之间转换的道路系统,所以也相当于“枢”。三焦及其经将心包、命门所储藏的能量释放出来使用,一方面用来加强太阳气,以心包助心,另一方面用来加强阳明气,三焦作为脾、肺布散津液、水气的通道,所以有“少阳为枢”的功能概括。同时,三焦腑“截留”阳的能量,并在丹田演化成“元气”,输送给心包命门储藏起来。这里面有点复杂,因为胆为三焦元气“寄居”之地,胆的能量既然来源于肝,也来源于心包命门。

阳数以“九”为贵,所以太阳经为贵。

二、六阴经

太阴为开,指“能量储藏介质”的生成并向全身输布,主要表现形式是“营”与“气”,相应的脏为脾与肺。

少阴为枢,指“能量储藏介质”在放与收之间的转换、调节,主要表现形式是“血”与“水”,相应的脏为心与肾。

厥阴为合,指“能量储藏介质”由全身收回并净化、更新,主要表现形式是“精”与“元气”,相应的脏为肝与心包。

1、太阴脾经,接纳胃(以及心、小肠)所演化的阳的能量,储存到“能量储藏介质”——“营”之中,并通过肌肉系统输布全身。通过“营”的运行,又进一步将全身“阳明”能量回收、储藏起来,并引到胃中助胃消化。这就完成了一个阴阳循环。有一种瘦人,肉少,容易发热,因为他没有足够的肉来回收阳明之热,进而使胃的消化能力也不强。这可以理解成“太阴不开,则阳明不合”,以及“阳明不合,则太阴不开”。

2、太阴肺经,其功能有点特殊,有两个方面的功能,第一个功能是:肺直接从天中吸纳清气(氧气),直接作为能量使用。第二个功能是:肺接纳大肠(以及脾胃)所演化的阳的能量,储存到“能量储藏介质”——“气”之中,并通过气管系统输布全身。通过将“气”吸回体内,又进一步将全身“阳明”能量回收、储藏起来,并引到大肠中助大肠消化及排便。这就完成了一个阴阳循环。如果肺气热,则大肠的消化能力和排便能力都会受影响,这是“太阴不开,则阳明不合”;如果大肠的消化能力和排便能力降低,比如大肠有燥屎不能及时排出,则会耗伤肺气和肺之水气,这是“阳明不合,则太阴不开”。

3、少阴心经,一方面,接纳小肠所演化的阳的能量,储存到“能量储藏介质”——“血”之中,并通过血管系统输布全身。另一方面,因为血可生“营”与生“气”,也可化精,所以心又可以通过“血”对脾肺与肝、心包进行调节,这就是“少阴为枢”。

4、少阴肾经,一方面,接纳膀胱所演化的阳的能量,储存到“能量储藏介质”——“水”之中,进一步炼化“精”,并通过骨髓系统输布全身。另一方面,因为肾“水”可化气、营与精,所以肾又可以通过“水”对脾肺与肝、心包进行调节,这就是“少阴为枢”。心与肾之间,也可以直接转换、调节。

5、厥阴肝经:接纳胆经(以及肾、膀胱)所演化的阳的能量,储存到“能量储藏介质”——“精”之中,进一步化生“血”,并通过筋膜系统输布全身。更主要的是,厥阴肝经将少阴心经之血和太阴脾经之营(如脂肪、糖分等)收揽,进行净化更新,剔除陈旧杂质,“推陈致新”,生出新血、新营,这是“厥阴为合”。

6、厥阴心包经:接纳三焦经所“截留”的阳的能量,将少阴肾经之“水”和太阴肺经之“气”收揽,还包括从心、肝、脾各脏输送来的精血与津液,进行提炼,生成无形的“元气”。“元气”之根在丹田,却于全身无处不在。“元气”有从新开始之意,有推陈致新之意,这也是“厥阴为合”。

阴数以“六”(中数)为贵,所以少阴经为贵。

一对特别经脉及其功能

心包、三焦为其他十经分配元气。

其他十经治各种具体的病;心包、三焦经治元气分配不均、分配不足、或自己损伤、虚弱、火烧、堵塞的病。

针灸的本质,是使心包、三焦经流通,或从心包、三焦引导更多元气到其他十经,或使十经自身通畅起来。

心包、三焦为深层能量(先天);脾胃系统是表层能量(后天)。

3 阅读:72
炎黄国医吴越

炎黄国医吴越

民族医生,古典中医深研者,古法养生引领者,泛博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