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底层逻辑:夫妻的关系,就是孩子的“命”

舒山有鹿呀 2024-11-05 20:04:41

01

比学校教育更重要的,其实是原生家庭的教育。

学校的教育,最多只能教人读书写字,至于塑造个人的三观、思维、性格,关键还是要看原生家庭的教育。

相信我们都听过一句话:“总有人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治愈原生家庭的伤痕。”

原生家庭的教育出了问题,给孩子的童年、青春、成长过程,留下了一定的阴影,那孩子后半生的道路,注定是不好走的。

有些孩子性情极端,是原生家庭的教育导致的;有些孩子性情懦弱,也是原生家庭的教育导致的。而影响原生家庭教育的,其实是夫妻双方的关系。

家庭教育的底层逻辑:夫妻的关系,其实就是孩子的“命”。

02

夫妻俩的婚姻状况,会影响孩子的婚恋观念。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帖子。

一位女士说,自己坚持不婚,并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从小就生活在“父母争吵、家暴”的家庭氛围当中。这种触及灵魂的创伤,让她一想到婚姻,就感觉到痛苦。

现阶段,不少年轻人选择不婚,一部分是因为没钱,另外一部分是因为见证了父母悲剧的婚姻,以至于他们对婚姻失去了希望。

反之,也是一样的道理。

那些在幸福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对于爱情以及婚姻,那是充满无限遐想的。尤其是看到父母能够携手到老,孩子也就会追求类似的爱情。

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夫妻俩的婚姻状况,会影响孩子的婚恋观念呢?

因为孩子,就是父母婚姻的见证者。见证了美满的婚姻,孩子就会推崇美满的婚姻。见证了不幸的婚姻,留下了一定的阴影,那孩子就有可能“谈婚色变”。

03

夫妻俩的认知,会影响孩子的思维能力。

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这里边,不仅存在贫富、地位的差距,还存在思维认知的差距。父母是龙,子女自然也是龙;父母是凤,子女自然也是凤;父母是老鼠,子女也就只能是老鼠。

有本事的父母,会传给孩子“符合现实”的认知。而没有本事的父母,只会传给孩子“道听途说”的鸡汤励志语录。差距极大。

就拿“为人处世”来说。

身处中层、高层的父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凡事要以“利益”为主。身处底层的父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凡事要“听别人的话”。

以利益为主的孩子,在社会上,基本都吃得开,混得好。而听别人话的孩子,太乖了,儒家锁喉,法家插肋,让他们举步维艰,连赚钱都困难。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并非贫富的差距,而是认知的差距。聪明人可以由穷变富,而蠢人只能沦为底层,哪怕好运赚到钱,也都守不住。

04

夫妻俩的性格,会决定孩子的性格。

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之命运。一个人的性格,里边存在“遗传”的因素。

父亲是儿子的一面镜子,母亲是女儿的一面镜子。看这个家庭的父亲如何,就知道他的儿子是什么样的人;看这个家庭的母亲如何,就知道她的女儿是什么样的人。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一举一动,都被他们看在眼里,从而被他们模仿。在日复一日的耳濡目染中,孩子也就活成了父母的“翻版”模样。

这种“模仿”,通常还是“同性模仿”。男孩子,会模仿他的父亲;女孩子,会模仿她的母亲。

如果父亲是三观端正的人,那儿子的三观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如果母亲是不正经的人,那女儿也有可能特别不正经。

性格这种东西,说得好听一点,是命运的附赠品。说得难听一点,是狗改不了吃屎。从古至今,都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这种难移的本性,还会随着父母的基因、后天教育,而传递给了下一代。

05

写到最后

原生家庭教育,最需要的,莫过于夫妻双方都“以身作则”。

在关系上,尽量和谐相处,而不要整天争吵。有争吵的父母,就会养成暴躁的孩子;有家暴的父母,就会养成严重暴力的孩子。

在认知上,父母尽量教育孩子“符合现实”的观念,而不要传播“不符合现实”的观念。越是跟得上时代、社会、世道的认知,越是可以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在性格上,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男孩都是父亲的模仿者,女孩都是母亲的模仿者。为人父母,言行举止端正一点,给他们树立一个好榜样,总是有好处的。

有什么样的父母,最终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有前因,必有后果。

文/舒山有鹿

0 阅读:84

舒山有鹿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