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从一开始,日本的侵华战争就注定走会向失败。
卢沟桥事变前,日本在侵华问题上尚存犹豫,但事变后,军国主义的狂热和盲目自信迅速蔓延席卷了整个日本,使得其战略决策愈发偏离理性。这种由初步胜利滋生的盲目自信,掩盖了日本对战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不足。这种速胜的假象却掩盖了深层的危机。这也是九一八事变最大的恶果,让日本对中国的庞大体量和民众的抵抗意志缺乏足够的认识,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以为可以迅速征服中国。
倘若张学良誓死抵抗,日本未必会举全国之力侵华,毕竟,当时的日本并没有下定决心,政坛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在那个时期,日本国内对于是否全面侵华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和利益考量。军部虽然积极主张扩张,但政府和其他势力也在权衡利弊。张学良的不抵抗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变量,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
张学良的不抵抗激发了日本军部的战争狂热,他们认为这是对中国“软弱”的回应,从而加速侵略计划。这种不抵抗也让日本国内的理智声音丧失了更多发声的机会,无法制约军部的行动。
事实上,中国并非日本想象中的那般容易屈服。中国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这为抗战提供了巨大的战略纵深和人力资源。此外,中国民众在抗战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团结和牺牲精神,这是日本所未能预料的。
在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在战略上也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它试图以有限的兵力控制广大的领土,这导致了兵力分散和补给困难。同时,日本还忽视了国际社会的反应,特别是美国的警告和反对。这种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最终使得日本在国际上陷入孤立,加剧了其在战争中的困境。
淞沪会战是抗战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尽管中国军队在战斗中遭受了重大损失,但这场会战却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幻想。与此同时,日本的战线过长、兵力分散的问题开始显现。日本试图迅速占领全中国,却忽视了稳定和控制已占领区域的重要性。这种急功近利的战略最终导致了日本在战争后期中处于被动局面。
随着战争的持续,日本的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的匮乏使得日本的战争机器难以维持。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做出了偷袭珍珠港的冒险决定。这一行动虽然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却彻底激怒了美国,使得美国加入了二战。美国的加入也宣告了日本的败亡。
今天的我们是站在上帝视角来分析,当我们真的回到那个年代,才知道有当时多么的绝望。
1937年8月,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先后调集全国各地部队会集上海战场,投入总兵力达七十多个师七十余万人,日军投入的总兵力十个师团近三十万人,中国军队的伤亡人数超过30万,而日军的伤亡人数约为6万人。
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在淞沪会战战败后,国军在南京保卫战中投入15万兵力,面对20万日军,南京仅守了12天便告沦陷,国军撤退,南京沦陷,有5万国军士兵牺牲,而被屠杀的军民30万以上。
1938年初,徐州会战:国军参战人数达到60万,日军24万,虽然国军在徐州战役中取得了歼敌一万人的台儿庄大捷,但在整个战役中伤亡约100,000人,日军也超过26,000人。最后导致徐州沦陷。
1938年5月,兰封会战:本应是中国军队以12个师的兵力围歼孤军深入的土肥原贤二的2万余人,但因国民党嫡系将领的作战不力,最终失败,并直接导致花园口黄河大坝的决堤,百姓死伤无数。
1938年6月,武汉会战:国军参战人数约110万人,日军约35万余人,历经4个月武汉会战国军最终还是败了,伤亡达40余万人,日军伤亡25.7万人。
1938年,中国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10个月,伴随着华北、华东和华南大片国土的相继沦丧,亡国灭种的危机犹如黑云笼罩大地和人心。整个中国社会都找不到正确的答案,许多人对中国抗战的前途感到迷茫和悲观。一方面,对抗战失去信心者大肆宣扬悲观失望的中国“亡国论”,1938年12月,国民党2号人物汪精卫、周佛海、陈公博等人逃离重庆,先后抵达越南河内与香港等地,公开响应日本首相近卫的对华声明——《艳电》 公开投降日本。严重扰乱了抗战军心民心。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军队取得平型关大捷以及台儿庄大捷,又有人高唱迅速击败日本的中国“速胜论”。这两种论调,一种是对中国抗战前途的悲观失望,另一种则是对迅速取胜的盲目乐观,都不符合中国抗战的实际情况。正是在这种黑暗迷茫、莫衷一是的时代背景下,毛泽东在深刻总结抗战前期经验基础上,严肃批驳了“亡国论”的荒谬、“速胜论”的虚妄,毛主席指出,中国的抗战是长期的、艰苦的,但最终必然是胜利的。这一理论不仅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也为抗战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原文很长,我就不一一放了,有兴趣的建议可以看看。毛主席的眼光真远非我等能及。
以下是本文参考文献:
《七七事变 全面抗战--党史频道-人民网》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论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