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毛主席与好友“穷游”,借住密印寺,传言方丈曾留下两个预言都一一应验

史说新读 2023-05-11 00:12:18

1917年夏天,24岁的毛泽东与好友萧瑜进行了一次“穷游”,当时两人还是在校学生,身无分文,步行游走了湖南省内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他们出发时,只带了换洗的衣服、一把雨伞,还有笔和墨,一路上靠为人写对子,抄书贴,作为他们“行乞”的工具。

毛主席和他的好友萧瑜

萧瑜后来在《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一书中回忆道。1936年,毛主席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也谈到了这次旅行。后来,埃德加.斯诺将谈话内容记录在了《早年毛泽东传记、史料与回忆》一书中。

据书中记载,有一天,毛主席在《民报》上看到一则报道,“有两个学生,徒步旅行了全国”,毛主席说:“这件事,对我刺激很大,所以我决定,先在湖南尝试一下。”

然而,当时是夏季又不逢年过节,所以很多人都对抄写之事,兴趣不大,所以想“以字换饭”,也不是那么容易。萧瑜回忆:“有一次,他们走进一家小吃店,准备写副对联换口饭吃,老板娘好奇地打量了他们一番,然后端上来两杯茶,说对联就不必写了,茶可以免费。言外之意,茶可以喝,想蹭饭是不可能的。场面很尴尬,但他们实在是渴的不行,也不管那么多,端起茶碗咕嘟两口喝完,没想到,喝了茶饿得更厉害!”

没有饭吃,还可以找野果临时充饥,住宿却是他们最头疼的问题。那个年代,兵荒马乱,家家自危,对陌生人十分警惕,更别说借宿了。他们唯一能借宿的地方只有寺庙。可一路上,寺庙并不多,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是露宿野外。

萧瑜在书中还回忆道。

野外露宿绝非一件浪漫的事,夏季蚊虫肆虐,四处飞舞,刺痒难忍,他们经常一个人睡,一个人用树叶驱赶蚊蝇。晴天,倒还能将就,如果遇到下大雨,俩人常被淋得浑身湿透,牙齿打颤。

他们还遇到一件非常凶险的事!

一天清晨,他们正准备启程,突然,一条毒蛇从草丛里爬了出来,蛇爬过的地方,正是润之昨晚睡觉的地方!看来,这条毒蛇昨晚就潜伏在草丛里!要是被咬一口。。。荒郊野外,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也曾在寺庙里借宿过。

当时,他们走到宁乡市,就在沩山密印寺借宿过。他们与方丈纵论深谈了两天三晚,但谈话内容已经无从考证,毛主席本人也好,萧瑜也好,在日后的回忆中,都没有谈及此次与方丈对话的具体内容。

网上有一则很意思的传言说,当时,毛主席和萧瑜现场写了拜帖,方丈见“毛”字一字占了三格,苍劲有力,断言毛主席以后会非同凡响!见“萧”字虽有十一画,却只占一格,规劝萧瑜皈依佛门,不然今后难留中国。

毛主席最终成为一代伟人,而萧瑜则客死在乌拉圭。

这次湖南“穷游”,毛主席的收获满满,一个月后,毛泽东写信给他的老师黎锦熙,说此次游学的收获之一就是确信“救国救民在于找到大本大源,而大本大源在于工农大众”的道理。

现在沩山密印寺,还保留着毛主席当年在这里的留宿处,在与方丈共餐的房间墙壁上,还悬挂着毛主席留下的诗词《归国谣》:“今宵月,直把天涯都照彻。清光不令青山失,清溪却向青滩泄。鸡声歇,马嘶人语长亭白。”

密印寺

十年后,1927年9月9日,毛主席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起义部队叫“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一直搞不懂为什么叫工农红军,很可能与这次“穷游”有关。

15 阅读:2564
史说新读

史说新读

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