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成汉帝国:一个由少数民族流民建立的政权

抗抗说历史 2023-02-24 07:53:01

衣赐履按:前面,我们把八王之乱捋了一遍。司马家的王爷互砍,把大晋朝砍成一级伤残,给“四方夷狄”乘虚而起,制造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五胡十六国陆续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

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大约从公元304年,氐(读如低)人李雄和匈奴人刘渊,分别建立成汉政权和汉赵(前赵)政权开始,到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掉北凉为止,共一百三十余年。

所谓十六国,实际上不止十六个国家。当时江南、荆湘地区,基本上是由东晋控制,而北部和西南部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北魏史学家崔鸿写了一本书叫《十六国春秋》,记录了十六个国祚长一点,影响力大一点的国家,分别是,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大夏、前秦、西秦、后秦,五胡十六国,就是打这儿来的。

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匈奴分支),羌,氐,实际上,十六国中,也有汉人(前凉、西凉、北燕冯氏)和高句丽族(北燕高氏)建立的政权。

这十六个国家,一眼扫过去,立即晕菜,呵呵。不过呢,稍加整理,其实也挺好记的,可归纳为“五四三二一一”:

五凉(前后南北西),四燕(前后南北),三秦(前后西),二赵(前后),一汉(成汉),一夏(大夏或胡夏)。

就我的记性,扫过两三遍,也记住了。

十六国之外,还有汉人冉闵建立的冉魏,段部鲜卑建立的段齐,丁零翟氏建立的翟魏,武都氐杨氏建立的仇池,鲜卑慕容氏建立的西燕,汉人谯纵建立的谯蜀,鲜卑拓跋氏建立的代及北魏等政权。

在这二十来个政权中,后赵、前秦、前燕、后燕、后秦,都曾占据过北方大部分疆域,后赵基本统一了北方,前秦甚至统一了整个北方和西域,只不过,时间都比较短暂。

他们的兴亡,常常颇为仓猝,我们却慢慢道来。

从这一回开始,我们讲十六国中第一个建立的政权,兴起于巴蜀的成汉帝国。

东汉末年,天师道大教主张鲁,盘踞在汉中(陕西省汉中市),宣扬教义,广收信众。张鲁搞的那套神神怪怪的东西,不但召来了大批汉人,也吸引了很多少数民族信徒。賨(读如从)人李虎,从巴西郡(四川省阆中市)宕渠县(四川省渠县东北三汇镇)前往依附张鲁。

衣赐履说:解释一下賨人的来历。《晋书·李特传》载:

秦朝统一天下,设置黔中郡,减轻赋税,人头税一年四十钱。巴人称赋为賨,因此,称他们为賨人。汉高祖刘邦为汉王时,招募賨人平定三秦之地(项羽封给章邯等三名秦朝降将的雍国、塞国、翟国,瓜分秦国故土,因称三秦,类似于韩、赵、魏合称为三晋),功成之后,賨人要求还归故里。刘邦因了他们的功劳,把他们居住之地改称为巴郡,并给了刘邦老家丰县、沛县一样的待遇,世代免除赋税徭役。

秦时的黔中郡,大致包括今天的湖南省西部和湖北省西部,治所设在今湖南省沅陵县一带。联系上下文,似乎賨人的祖先,最初生活在黔中地区,后来迁徙到巴蜀。我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站上,看到《论岩阳和夷城之地望》一文,此文对巴人(賨人)可能发祥于湖北省西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参详,我们这里就不多讲了。

【賨人祖先廪君的传说:廪君箭射盐水女神】

另,李虎,可能因与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同名,《晋书》避讳,隐去其名,只称为李氏。

公元215年,魏武帝曹操拿下了汉中,李虎带领五百多家归附曹操,被授予将军职务,迁徙到略阳郡(甘肃省天水市东)一带居住,他们被称为巴氐。李虎的儿子李慕,被任命为东羌猎将。

李慕生了五个儿子,长子李辅,字玄政;次子李特,字玄休;三子李庠,字玄序;四子李流,字玄通;五子李骧,字玄龙。五个儿子,都有才干武略。

衣赐履说:咱只看李慕这几个儿子的名和字,简直就是彻头彻尾的汉人嘛,哪有一丁点儿氐人、賨人的影子?读到后面,我们会发现,十六国虽然号称五胡所建,但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除了户口本籍贯栏填的是本民族外,真与汉族没什么大区别了。就跟当代作家王朔似的,他要自己不说,谁知道他是满族人?

公元296年,氐人齐万年造反,关中地区连年庄稼欠收,略阳、天水(甘肃省甘谷县)等六个郡的老百姓流亡,进入汉川一带(陕西省南部)的有几万家,李特兄弟也在其中。

李特年轻时在州郡任过职,身长八尺(一米八四左右),身材魁梧,善于骑射,沉毅有大度,时人都认为他有异于常人。李特兄弟在流亡路上,经常救助赈济,甚至保护生病和穷苦之人,因此很得人心。

流民到了汉中,上书请求到巴、蜀一带(他们先祖居住之地)生活,朝廷经过讨论,不予批准,派侍御史李苾(读如必)持符节前往抚慰,但不许他们进入剑阁(四川省剑阁县北剑门关)。

李苾到了汉中,接受了流民的贿赂,上书说:

这些流民有十万多人,汉中郡大约是养不活他们的,蜀地有粮,百姓富裕,可以让流民去那里讨生活。

朝廷批准。

从那时起,流民散布于梁州(四川省东北部及陕西省南部)、益州(四川省中南部及云南省),不能禁止。

李特随着流民前往蜀地,行至剑阁,箕踞叹息,他打量着险要地势,对旁边的人说:

刘禅有如此之地,竟然向别人投降,岂不是庸才吗!

同行之人,听到这话,都觉得他不是一般人。

【李特入益州】

衣赐履说:史书对李特的记录相当有趣,用了一个词叫“箕踞”,意思是古人席地而坐,随意伸开两腿,像个簸箕,是一种不拘礼节、傲慢不敬的坐法。史书对李特的描述,相当用力,不但嘲笑后主刘禅,而且箕踞叹息!谁最喜欢“箕踞”?高祖刘邦啊!这是用刘邦为他站台啊!

公元299年,正月,积弩将军孟观在中亭(陕西省武功县西)击溃齐万年的叛乱,斩齐万年。

公元300年,朝廷征召益州刺史赵廞(读如欣)回朝任大长秋,以成都内史、中山人耿滕为益州刺史。赵廞是皇后贾南风的姻亲,接到诏书,非常恐惧,拒绝任命。之后,开仓放粮,赈济流民,收买民心,生出在蜀地自立之心。

衣赐履说:公元300年,四月,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废黜并诛杀贾南风。征召赵廞之事,当在此后。

《通鉴》上说,赵廞是贾南风的姻亲,那么,司马伦征召他,只要他肩膀上那个东西还是脑袋,就断不可回洛阳的,回去就是死路一条。

然而,《华阳国志·大同志》载,赵廞字和叔,巴西安汉人;在他爷爷辈儿上,老赵家跟随张鲁迁往内地,在赵国安家,赵王司马伦对赵廞非常器重;赵廞历任长安县县令、天门和武陵太守,之后任益州刺史。

如果《华阳国志》记载为真,则赵廞抗诏,只能解释为,他预见到西晋王朝必将大乱,于是打算称霸一方。

另外,通过《华阳国志》的记述,我们得知,张鲁投降曹操之后,跑到内地去了,很可能就在赵国一带生根发芽,这就对为什么天师道后来在滨海地区大行其道,给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前面我们讲过,赵王司马伦和他的首席智囊孙秀,都是天师道的信徒。

李特兄弟都是又有才又勇武那种,归附他们的人,祖籍多为巴西郡,与赵廞是同郡老乡,因此,赵廞对他们相当优厚,以为爪牙。

衣赐履说:不能排除,天师道可能也是赵廞和李特联手的纽带。

李特等人倚仗赵廞的权势,聚众为盗,蜀人对他们十分痛恨。耿滕曾多次向朝廷密奏说:

流民剽悍骁勇,蜀人胆怯懦弱,主人对付不了客人,一定会发生大祸,应该把流民迁回本土(略阳郡、天水郡等六郡)。如果让他们留在地势险要的蜀地,恐怕秦州(甘肃省南部)、雍州(陕西省中部)地区的灾祸,就会漫延到梁州、益州地区了。

赵廞听说之后,对耿滕十分憎恨。

益州接到任命耿滕为刺史的诏令后,派文武官员一千多人前往迎接。这时,成都郡治所在少城,益州治所在太城(二城相连,都在成都城中,东是太城,西是少城),赵廞留在太城,并不离开。

耿滕打算进入太城,功曹陈恂劝谏说:

现在益州与成都郡结怨一天比一天深,你进城一定有大灾祸,不如留在少城观察太城的变化,向各县发布檄令,让乡村百姓联合自保,做好抵御秦氐(李特本是巴氐,但因来自秦州,故也称为秦氐)的准备。西夷校尉陈总就要来到成都(西夷校尉机构设置于汶山,四川省茂县),我们可作两手准备,一是等陈总抵达之后,再商议对策;二是退到犍为郡(四川省彭山县)防守,西渡江源(四川省崇州市东南),以防不测。

耿滕没有接受。这天,耿滕率众进入太城,赵廞突然发兵攻击,斩杀耿滕。陈恂反绑双手,进见赵廞,索要耿滕的遗体。赵廞觉得陈恂是条汉子,把耿滕的尸体交给了他。

赵廞又派兵阻挡西夷校尉陈总。陈总到达江阳(四川省泸州市),听说赵廞不听朝廷诏令,他的主簿、蜀郡人赵模说:

现在州、郡关系恶劣,很可能出大乱子,我们应该迅速赶往那里。西夷校尉府的职责是掌握蜀地兵权,征讨叛逆,有谁敢乱动!

但陈总却没太当回事儿,他是走走停停,优哉游哉,等到了南安县(四川省乐山市)鱼涪津渡口(青衣江渡口),就碰到了赵廞的兵马。赵模建议说:

现在赶紧分发财物,召募兵士作战,如果打败赵廞的的部队,则益州可得;如果不能取胜,我们还可顺流而退,不至于死在这里。

陈总没能采纳,说,赵廞痛恨耿滕,所以才将其杀害,他与我又没有私人恩怨,何必非要杀死我呢?

赵模说,现在赵廞是要造反诶,一定会杀您立威啊,您虽然不愿与他为敌,但于事无补啊!

赵模说得声泪俱下,但陈总最终没有同意。果然,双方一过招儿,陈总的人立即溃散。陈总一头扎到草丛中躲藏,赵模穿上陈总的衣服指挥作战,被赵廞的兵士斩杀。兵士们发现不是陈总,又四下搜索,陈总也被抓获斩杀。

衣赐履说:如果赵廞是贾南风的姻亲,贾南风及其党羽几乎都被诛了族,赵廞远在益州,势必会造反。陈总却认为赵廞起兵,只是因为与耿滕有私人恩怨,给我一个感觉,即,赵廞不应该是贾南风的姻亲,《通鉴》的记录恐怕有误。

赵廞自封为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安排设置僚属,更换郡守县令,朝廷任命的官员,没有人敢反对。

【赵廞野心不小】

李特的弟弟李庠,带领妹夫李含,天水人任回、上官晶,扶风(陕西省眉县)人李攀,始平国(陕西省兴平市)人费他,氐人苻成、隗伯等,以及所属四千骑士,归附赵廞。

李庠是李家兄弟的老三,年轻时就以刚烈闻名于世。他在郡里做过督邮、主簿,非常称职。公元294年,李庠被举荐为孝廉,辞让;后来又因为他善骑射,被举荐为良将,又辞让;州里认为李庠文武双全,又举为秀异,他称病坚决不受。州里、郡里都很恼火,因为李庠的名声都传到朝廷去了,中护军特别要求,必须把这个货给我征过来。李庠不得已,出任中军骑督。李庠的弓马功夫了得,膂力过人,时人认为只有文鸯(文钦的儿子)跟他有得一比。后来洛阳生乱,李庠称病辞官。

衣赐履说:李庠辞官,理由是“洛阳方乱”,有点儿怪。此时,当权的是皇后贾南风,主政的是张华等人,八王之乱第一阶段早已结束,第二阶段尚未开始,西晋政权稳定,首都洛阳歌舞升平,不知道“洛阳方乱”指的是什么。

李氏兄弟随流民入蜀之后,赵廞对李庠极为器重,两人谈论兵法,赵廞每每拍手称善,经常对左右说,李玄序(李庠)简直就是当代的关羽、张飞啊!赵廞打算起事时,上书任命李庠为部曲督,又让他召募六郡勇士,达到一万余人。因李庠平定羌人叛乱有功,升任威寇将军,封阳泉亭侯,赐钱百万,马五十匹。

到了公元301年,李庠因为骁勇,又能得人心,赵廞就对他有些忌惮。长史杜淑、司马张粲对赵廞说:

将军刚刚起兵,就派李庠在外掌握重兵,我们私下感到疑惑。何况,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倒转长矛交给别人,好让他来攻击我们的做法诶!希望将军您慎重考虑此事。

正好李庠前来拜见,赵廞很高兴,请李庠进来。李庠这次来,也是想试探赵廞的想法,他拜了两拜,说:

现在中国大乱,纲纪法度败坏,晋朝当不可复兴。明公您有帝王之相,德被天下,成就商汤、周武的事业,就在今天。您应该应天时、顺人心,拯百姓于涂炭,则天下可定,何止拥有巴、蜀之地呢!

赵廞怒道,这是人臣应该说的话吗!

于是,赵廞让杜淑等人商议怎么处理李庠。杜淑、张粲表示,李庠大逆不道。赵廞下令,诛杀李庠及其子侄宗族三十余人。

当时,李特、李流都在外带兵,赵廞派人去安抚他们说:

李庠说了不该说的话,应判死罪。与你们兄弟并不相干。

【李庠是在中护军手下干过的诶!】

赵廞把李庠的尸体送还李特,任命李特、李流为督将。李特、李流怨恨赵廞,便带领兵马回到绵竹(四川省德阳市北黄许镇)。

赵廞的牙门将许弇(读如眼)请求担任巴东(重庆市奉节县东)监军,杜淑、张粲坚决反对,许弇大怒,亲手在赵廞门前杀了杜淑、张粲,杜淑、张粲的手下又杀了许弇。这三人都是赵廞的心腹,从此,赵廞衰败。

赵廞派长史、犍为人费远,蜀郡太守李苾,督护常俊率领一万余人截断向北的道路,驻扎在绵竹的石亭(德阳市西南石亭江)。李特秘密聚集了七千多人马,夜袭费远,在军营中放火,费远军被烧死的十有八九。李特乘势进攻成都,费远、李苾等人趁夜夺路而逃,文武官员全部跑散。赵廞一个人与妻子乘小船逃走,到达广都(四川省双流县)时,被随从杀死。

李特于是进入成都,纵兵抢掠,派使者到洛阳,陈述赵廞的罪状。

朝廷任命梁州刺史罗尚为平西将军、益州刺史,接管益州。

衣赐履说:赵廞诛杀李庠,就与李氏兄弟结了仇;如果不杀李庠,他又能驾驭得了李氏兄弟吗?

《华阳国志·大同志》载,初,廞以晋政衰而赵星黄,占曰“星黄者王”,阴怀异计:蜀土四塞,可以自安。也即是说,赵廞见到晋朝衰败,而“赵星”发黄,占卜得到“星黄者可以称王”的卜辞。于是,他就琢磨着造反了,因为,益州这个地方,地势险要,四面环山,即使不能称霸天下,用来自保,也足够了。

可惜,赵廞道行不够。

到了西晋末期,汉人与少数民族的矛盾,不但严峻,而且复杂。汉、夷力量此消彼长,体现了矛盾的严峻性;汉、夷百姓彼此交融,体现矛盾的复杂性。此前,汉人和少数民族,语言不同,习性不同,可以说哪儿哪儿都不同;汉、魏以来,我们发现,汉人和很多少数民族,经过一两百年的交融,差不多说一样的话,吃一样的食物,用同样的思路思考问题,很多少数民族的杰出人物,那个四书五经什么的,读得比中原士大夫还要溜,讲起礼义廉耻来,简直比汉人还汉人。

但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记载,史书上比比皆是。

这八个字,不但汉人以为然,少数民族也以为然,这就决定了无穷无尽的屠戮和血腥。

汉人与少数民族如何相处,少数民族与汉人,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如何相处,成为接下来轮番登场的、不同民族的帝王们,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重大问题。

【新中国解决了数千年来的民族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17

抗抗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