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用三个“无不”来形容的巨鹿之战,尽显人性的丑恶

含双谈历史 2024-01-22 17:37:02

01

提起项羽,相信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毕竟他可是秦朝末年的主角之一,人称“西楚霸王”,第一个主持诸侯分封的就是他。

他凭什么主持诸侯分封呢?要知道,当年的他年仅二十岁出头,因为他是诸侯的盟主。

当时的诸侯最起码都在三十岁以上,刘邦甚至在五十岁以上,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当诸侯盟主,明显说不过去。

但在当时,却没有一个人敢不服,因为他通过一仗证明,自古英雄出少年这个道理,这一战就是巨鹿之战。

对于巨鹿之战的彻底落幕,《史记·项羽本纪》用了三个“无不”来记载。

第一个“无不”是:项羽统帅的大军无不以一当十;第二个“无不”是:诸侯大军无不对项羽胆战心惊;第三个“无不”是:诸侯无不跪着面见项羽,甚至连头都不敢抬。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士,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要知道,巨鹿之战之前,项羽就是一位平平无奇的将领,从未打出过一场典型的战役,要不然也不会跟刘邦平起平坐。

而一战封神足以说明巨鹿之战的含金量是秦朝末年含金量最高的一场战役。

但这一场战役凸显出项羽能力的同时,也凸显出如果当年的秦国还在的话,再灭一次六国也不是不可能。

因为诸侯联军的做法实在是太过于寒心,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没脸见项羽。

02

公元前209年,项梁在定陶战死,这在当时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为什么呢?要知道,当时楚国排行第一的反秦势力陈胜已经灭亡,而项梁是排行第二的反秦势力。

有的人或许会说,项梁不是楚怀王手下的一名将领吗?他的死对于全局难道就那么重要吗?的确那么重要。

因为楚国就是他成立的,而前任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之所以能当上楚国的另一位楚怀王,完全就是因为他的拥立。

如果不是他的拥立,楚怀王在当时仅仅就是一名牧童。

他为什么要拥立楚怀王呢?因为他与陈胜不同,陈胜与楚国的贵族阶层无关,而他就是楚国的贵族阶层。

要是再加上一个楚怀王的话,就他这种阵容,整个楚地,谁敢争锋?要是敢争锋的话,那就是站在正统的对立面。

而熊心称之为楚怀王,也隐含着一定的意思在里面。

要知道,楚怀王是楚国最倒霉的一位王,如果不倒霉的话,也不会客死在秦国。

他就是要借助楚人对楚怀王的同情心理,将楚人聚集起来,为他所用。当然,楚人并不知道楚怀王是他的傀儡。

项梁作为楚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他的战死怎么可能不对全局造成影响。

更何况,楚国可谓是人才辈出,陈胜当年不但是楚国排名第一的存在,也是整个诸侯中排名第一的存在。

而现如今的项梁也不亚于陈胜,是楚国排名第一的存在的同时,还是诸侯中排名第一的存在。

当时的诸侯可调动的大军普遍只在三万左右,而他整整有五万以上,这还是随时可调动的,要是紧急动员的话,这个数字将会逼近十万。

这也是为什么秦国击败项梁的第一时间,不是一鼓作气直接灭掉楚国,而是北上灭赵。

因为他清楚,项梁就是楚国的主心骨,现如今项梁已死,而赵国相比于楚国明显威胁性更高,因为赵国更加靠近秦国东出的大门函谷关。

更何况,楚国虽然元气大伤,但是赵国可没有元气大伤。

要是没有灭掉赵国,而是直接南下的话,倘若赵国在背后来上一刀,其他的诸侯也跟着在背后来上一刀,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必须首先灭赵,而这也就引爆了巨鹿之战。

03

当时的诸侯谁都清楚,如果秦国一旦灭掉赵国,下一个一定会是自己。而以自己的实力,一定扛不住秦国的进攻。

因此,必须要对赵国展开救援行动,但这个救援行动说起来是相当的搞笑。

参与救援的诸侯整整有六位之多,第一位是陈馀、第二位是张敖、第三位是齐国、第四位是燕国、第五位是魏国、第六位是楚国。

这六位诸侯兵力最多的是楚国,整整五万,这也说明楚国的底蕴是真的深厚。

其次是陈馀、燕国,整整三万。

剩下的张敖、齐国、魏国都是一万。

将他们的大军组合起来,虽说不下于十万,而包围巨鹿的王离大军也仅仅不到十五万,按道理来说,有一拼之力。

但是他们在干嘛呢?个个都在坐山观虎斗。

巨鹿城内的赵军指望城外的大军进攻,而城外的大军指望城内的大军突围。

当然,还有另一种心态,这一种心态就是先等赵军、秦军拼个鱼死网破,再出兵,以最少的损失,获取最大的利益。

有这一种心态的,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楚国,毕竟只有楚国才有资格有这种心态。

但是作为副将的项羽,对于这一种心态是相当的不满,因为统帅宋义说出的这个战略明显就是个托辞。

他的心态与其他诸侯的心态一样,完全就没有救赵国的打算,倘若有救赵国的打算,驻军的地点就不会离赵国整整有五百里远。

更加离谱的是,这五百里远的中间还隔着一条黄河,一条漳水。

就算有坐收渔翁之类的机会,等你到达现场,渔翁之利早已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

但宋义对于项羽的提议都是采取不接受态度,这让项羽怒火中烧,也为宋义的死埋下伏笔。

04

有的人或许会嘲笑宋义,但这恰恰是历史最有魅力的地方,也就是你不能从一条线去看历史,而是从多条线去看历史。

宋义的举动对于救赵而言并无益处,但对于楚国而言却是相当的有益处,要是说的具体一点,那就是对楚怀王而言。

上面已经提到过,楚怀王就是项梁的傀儡,而项梁一死,这个傀儡直接就翻身做主,因为除了项梁,你谁也没有胆子明目张胆的干掉楚怀王。

而楚怀王当务之急就是赶紧将楚国的权力集结在自己手中,而要集结就必须打压项家的势力。

这也是为什么刘邦、项羽同时封侯,但是这个封侯对于项羽来说却是得不偿失。

因为他得到的这个侯爵就是一个空名,属于他的军队已经全部成为楚怀王的军队。

但刘邦则不同,他又是得到侯爵,军队又没有被剥夺。

楚怀王打的算盘就是利用刘邦来制衡项羽。

这也就能解释,他为什么命令项羽与宋义一同北上救赵,而刘邦负责西入灭秦,甚至还定下基调,那就是先入关中者为王。

这不就是明摆着偏心吗?确实是明摆着偏心,但是项羽对此无可奈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要是宋义救援,赵国一旦战胜,肯定要论功行赏,而项羽在军中排行第二,军功肯定会仅次于宋义,到时候赏他什么呢?

而要是战败的话,楚国将会面临灭亡。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坐山观虎斗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但宋义却忘记了一点,那就是这支军队虽然说现如今已经属于楚怀王,但他原本的东家可是项家。

更何况,宋义还在不断的作死。

05

虽然他不进军对于楚怀王而言是有利的,但是楚国的将士却不清楚这一点,这一点也不能摆到明面上来说。

而当时恰好处于年末,也就是一年当中最冷的一个季节,士兵饥寒交迫,巴不得早点结束战事,但他宋义却一拖再拖,以至于士兵产生不满情绪。

更加重要的是,士兵在这边苦巴巴的过日子,而他却在操劳他儿子的工作事宜,也就是将他的儿子宋襄送到齐国担任相国。

这原本只是他的私事,但他却动用大军,以最高的礼仪送他的儿子。

你说大军会怎么看?

“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公。天寒大雨,士卒冻饥。”——《史记·项羽本纪》

有的人或许会产生疑问,他的儿子凭什么一到齐国就担任相国,凭他是楚国的最高统帅。

既然他的儿子都已经当上相国,那么齐国有事情即代表楚国有事情,相当于齐国给自己找了一个后台。

但齐国不曾想到,这个后台存在的时间相当的短暂,宋义返回大营,屁股还没坐热,就已经人头落地。

因为将领、士兵已经站到项羽那一边,杀他不会引起任何的骚动。

而他那位做着相国大梦的儿子宋襄,也成为丧家之犬。

因为项羽在齐国境内搜捕他,他的父亲都已经失世,齐国自然不会再任用他。

项羽的传奇一生,终于拉开序幕。

06

接管宋义军权的项羽,命令全营开拔,第一件事情当然就是渡过黄河。

但项羽却舍近求远,哪一条路最远,选择了哪条路。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秦军的布置是,王离负责包围巨鹿,章邯负责粮草补给。

而粮草补给的甬道就在黄河附近,倘若项羽抄近路的话,将会遭受到章邯大军的围剿。

因此,他只能从齐国渡过黄河。

别的诸侯恐惧秦军,但是他没有任何的恐惧,一上来就命令两万大军直接攻打秦军的甬道,试图断掉秦军的军粮。

当时的诸侯基本上全部认为,项羽这一战必败无疑,毕竟你就两万大军,能干嘛?

但结果是什么呢?项羽竟然真的将秦军的甬道截断。

有的人或许纳闷,当时镇守粮道的秦军整整有将近二十万之多,他项羽这两万大军怎么可能将甬道截断?

问题在于,这二十万大军不是在同一个地方,而是沿着甬道的两边排开,负责镇守甬道。

因此,当时项羽面对的秦军最多只有十万左右,但以两万打十万,已经足以证明楚军的战斗力。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项羽名下的将领仅仅只有一位封王,这一位就是英布。

而负责统帅这两万大军的就是英布。

虽然当时胜利的天平向楚军这一边倾斜,但你要说楚军能胜利,诸侯依旧不相信。

因为当时摆在明面上的战略是,项羽将王离的粮道断掉,逼迫王离退军,而你项羽兵力上的劣势是无法弥补的,你能堵得了章邯一时,难不成还堵得了章邯一世?

这也是为什么章邯第一次进攻抢夺不下甬道的控制权,就立刻撤军。

因为首先,他清楚王离大军的粮草不可能一下子就出现问题;其次,他要集结所有的有生力量,将项羽这两万大军歼灭。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项羽竟然做出疯子一般的举动,将五万大军集结起来,渡过漳水,破釜沉舟,要么赢,要么死。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纪》

面对包围巨鹿的那十余万王离大军,不讲任何的战法,直接就是冲。

章邯都没有反应过来,更别提王离。

秦军被冲得稀里哗啦,指挥系统彻底崩溃,再加上见风使舵的诸侯,王离败局已定,项羽一战成名。

07

巨鹿之战可以说是秦国灭亡最关键的一战,但诸侯的表现却无不令人作呕,一个个都跑来救援,一个个都事不关己。

要知道,陈馀还是赵王的臣子,整整有三万大军,结果呢?面对兵力上旗鼓相当的秦军,连个头都不敢带,只敢龟缩。

要是他敢带这个头的话,就算不能带领赵国突破重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秦军对赵国的包围,但是他却选择无作为。

如果他们当时敢对秦军发起进攻的话,就算带领他们走向胜利的是项羽,他们也能挺直腰板跟项羽讲话。

但他们当时的怂包行为已经全部瓦解他们在这一场战争中的作用。

而这一场战争,又是具有决定性的战争,就算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跟项羽说一个不。

但凡说了一个不,以项羽当时的威望,那就是诸侯的公敌。

要是没有项羽的话,说不定秦国还真能再一次灭掉六国。

8 阅读:2077
评论列表
  • 2024-01-27 00:29

    章邯当时连续击败周章、陈胜、项梁、魏咎,楚军名将都打光了。项羽是国仇家恨,去巨鹿就是去玩命的,可能当时他都没想过回去,所以才破釜沉舟,打出巅峰一战。

    慧无伤 回复:
    韩信的军队不早被刘邦拉起跑了吗?楚军的后路不是刘邦安排抄的?固陵、陈下、城父之战大概项羽都在家里睡觉。合着是输了都是天公不作美版战无不胜啊?
    慧无伤 回复:
    我不都认可你了吗?项羽之败实怨天公不作美,如果他兵力比刘邦多,地盘比刘邦大,人才比刘邦多妥妥战无不胜,输了主要是条件不满足,项羽没输
  • 2024-05-23 14:46

    正面决战,勇者胜。秦始皇武力统一,但失却民心。中央集权制需要高明的管治力,他不俱备。所以后世都是封藩与郡县制结合,到了清朝仍有三藩。虽始皇死天下乱,但余威仍在,六国还是对秦军惧怕的。

  • 2024-01-26 00:02

    二十多岁睥睨天下牛[点赞]但是后来输,只能说心境未达到刘邦人心俱老的境界

  • 2024-01-26 01:25

    王离的长城兵团终究还是团灭了,比他爷爷王翦差远了

    Long 回复:
    因为根本不是啥“兵团”,长城驻军早在蒙恬自杀之后就逃散殆尽了,王离的军队都是他自己临时征召的,和复辟的六国军队组织形式也就差不多而且还缺粮。《史记》里都有明确的记载,很多人不懂装懂,张嘴就来说啥长城军团几十万、岭南军团几十万……其实秦朝根本没有常备军,都是打完就解散回家的。
  • 2024-04-20 09:23

    司马迁是在搞文学,不是在搞历史。

  • 2024-01-22 21:06

    [鼓掌][鼓掌]

  • 2024-03-06 17:59

    司马迁文笔是真好

含双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