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燕赵多壮士,河北名将颜良、文丑,才是三国的战力巅峰

王玄陵 2025-04-15 16:23:11

自古燕赵多壮士,中国历史上这是在论的,汉末时期顶级的燕赵名将当中,刘备得到了燕人张飞,公孙瓒得到了赵人赵云,丁原得到了赵人吕布。

这三个人都堪称顶级武将,吕布、张飞自不必说,就连赵云也是出了名的“常胜将军”,未必没有能和吕布掰一下手腕的实力。

身处乱世,人才才是第一生产力,尤其是像吕布、张飞、赵云这样的顶级武将,更是攻城略地、吞吐天下的利刃。

董卓之乱以后,所有的军阀势力都在争抢人才,身处燕赵之地的公孙瓒、刘备、韩馥更是占了地利之便。

饶是他们各自都有短板,公孙瓒量小偏狭,韩馥暗弱无能,刘备实力微弱,但各自都能在燕赵寻到一把趁手的“利器”,公孙瓒有赵云、韩馥有张郃、刘备有张飞......

而燕赵之地真正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大佬,是出身“四世三公”家族的渤海太守袁绍,袁绍曾经担任讨董联军的盟主,更是曾一度控制黄河以北的青、幽、冀、并四州,相当于控制了几乎整个燕赵之地,是当时最有希望问鼎天下的诸侯。

不可否认,袁绍在用人方面并不出彩,但这不代表他没有识人之明。恰恰相反,袁绍非常注重笼络人才,他手下的文臣武将在当时都堪称一流。

也就是说,袁绍是唯一一个有条件将燕赵名将搜罗殆尽的人。事实也可以证明,除了早期被刘备、丁原等人挖掘走的几个顶级名将以外,燕赵名将大都是在袁绍的网罗之中。

在这样的背景和优势条件之下,袁绍阵营中的顶级将领,必然是燕赵之地乃至全国的顶流,总不能整个燕赵就吕布、张飞、赵云三个牛人吧。

袁绍阵营中的顶级名将,当然就是颜良、文丑,但颜良、文丑给人留下的印象好像很拉胯,被关羽一刀一个斩于马下,成了《三国演义》最大的笑柄之一。

想那上将潘凤被杀之时,好歹还加上了“去不多时”的修饰词。相比潘凤的“战绩”来讲,颜良、文丑的老脸往哪儿搁?

潘凤被斩之时,众皆失色,盟主袁绍却悻悻的说道:

“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

如此信誓旦旦的放此厥词,却被关羽一刀一个,“如插标卖首”,是袁绍无识人之明,还是颜良、文丑浪得虚名?

颜良、文丑成名已久,其上将之名宇内皆知,袁绍好歹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在面对实力强悍的华雄之时,对颜良、文丑尚有如此信心,必然是有所依恃的。

要知道,以河北名将张郃之骁勇,地位还远在颜良、文丑之下。就连孔融都说过,“颜良、文丑勇冠三军”,而对张郃的评语仅仅是“世之名将”而已。

由此可知,颜良、文丑的实力远强于张郃,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公认的事实。从二人的战场表现也能看出来,二人无愧于河北顶级上将的名气。

白马之战,颜良不上三回合斩杀宋宪,又一刀将魏续斩于马下。要知道,这两个人是并不是什么路人甲,而是吕布手下的“八健将”之一,在《演义》之中能算得上三流武将。

能一刀将一个三流武将斩于马下,放到任何古典小说当中,都已经是战力的顶流了。

打个比方来说,《说岳》中的三流武将是牛皋、施全这个级别,能一招将他们斩杀的只有高宠、山狮驼这种顶级高手;《水浒》中的三流武将是韩韬、郝思文这个级别,二人尚能与梁山“马军五虎将”打个有来有回。

而最能体现颜良实力的,当属和徐晃的一战,徐晃仅二十个回合就败回本阵,曹操手下诸将竟然没有人敢出战。

徐晃与关羽称兄道弟,以关羽目中无人的性格,能与他称兄道弟的人,实力自然不会比他差太多。樊城之战时,在关羽右臂受伤少力的情况下,徐晃与他战到八十多回合不落下风。

这纵然不能说明徐晃的真实实力,但无论如何,关羽也不可能在二十多个回合打败徐晃,甚至五十回合以内也不可能。

除了颜良、文丑以外,《演义》唯一能有如此实力的,恐怕就只有一个吕布了。但实际上,吕布可能也没有这样的实力,要知道就连武安国都能和他战上十几个回合。

所以,颜良、文丑不愧是河北名将的代表人物,甚至可以说他们是《三国演义》的战力巅峰。

文丑的实力,可能比颜良还要强悍,他曾十余回合打败公孙瓒,在以一敌四的情况下,一枪刺死公孙瓒手下的一名健将。白马之战时,他又以一敌二,大战张辽和徐晃,结果两个人双双败走。

试问,关羽有这样的实力吗?或者说,放眼整个三国,谁能有这样的实力?

如此强悍的两个人,却被关羽一刀一个砍死,这岂非成了一物降一物?

说白了,作者只是为了塑造关公的“天神”形象而已,拿颜良、文丑当了牺牲品,谁让他们在真实历史中只是边角角色呢,所以就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当然了,作者也没有过于唐突这两位河北顶级名将。

颜良之死,完全是因为关羽不讲武德,借着赤兔马的速度快,在颜良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冲到他面前,将他一刀砍死。

这种情况下,你上你也行,如果徐晃骑着赤兔马,在颜良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冲到他眼前,同样也能一斧子将他砍死。

文丑之死,则完全就是死在关羽的主角光环之下,他与关羽战了两个回合,竟然莫名其妙的“心怯”而走,结果被关羽追上砍死。

文丑此时本是为了追赶战败的徐晃,突然看到来了一个不认识的红脸大汉,莫名其妙的上来就砍。文丑此时本就是孤军追赶,他不想在这里恋战,所以“心怯”而走,只不过他没有料到关羽的赤兔马太快,结果被砍死了。

关羽斩颜良、文丑之后,名声大振,江湖上一提到关羽的名字,首先想到的就是颜良、文丑之死,由此也可以看出二将的名气是有多大。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有一天,你在一个山洞里遇到了身中剧毒的东邪黄药师,此时他正在打坐疗伤,丝毫不能动弹,于是你举起大刀将他砍死,江湖从此上就盛传着你斩杀黄药师的传说......

关羽斩颜良、文丑,本质上其实也是这么回事,并不代表他的真实实力,更不能代表颜良、文丑的真实实力。如果二将泉下有知,对关羽肯定是一万个不服气。

0 阅读:6
王玄陵

王玄陵

专注解读经典名著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