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598话,以利亚突然和阿方索提起“被收买”这个话题,不禁让人再次质疑——
疑点重重的以利亚会成为纳森的叛徒吗?如果会,那他为什么选择背叛纳森呢?
之前我们分析了,他即便背叛,也是源自忠诚,源自牺牲品质。
就像章北海选择叛逃,就像洞穴人中第一个尝试走出洞穴的人,在大众眼里是叛徒,在他的心中去却是救赎。
就像有人选择了抬头看月亮,就成了所有低头捡六便士的人,眼中的叛徒。
《月亮与六便士》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
这本毛姆的著作传世百年,如雷贯耳,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没看过的也听说过。
刚开始分析伊利亚的判头的时候,我就想到了这本书。
忠诚的、尊贵的、如神之子一般的纳森卫,高傲的、神圣的、独一无二的以利亚,为什么要行背叛之事?
我想他并没有背弃自己的承诺,没有玷污自己的灵魂
而是在所有人都低头捡六便士的时候,选择了抬头看月亮。
就像这本书的主人公,四十岁的时候,突然被上帝揪住了后脖颈,攫住了灵魂,觉得非画画不可,于是放弃了优渥的中产生活、幸福的家庭、美貌贤惠品味高雅的妻子、品学兼优的孩子,选择去做一个不名一文的画家,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最后惨死在一座孤岛,还嘱托人一把火烧了他的旷世杰作。
当时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觉得非常地匪夷所思。
我觉得我没有这样的勇气,咱先抛开对家庭、亲人的责任,就是对自己,为了心中那一团虚无缥缈的、理想的火苗,就可以完全不顾及自己的死活,怎么吃饭、怎么生存都不顾及了,我是完全做不到的。
我还是贪图这一具肉身的安全和舒适,我觉得我至少得吃饱穿暖,我才有精力、余力去顾及心中的所思所想。
所以我一直是对这个主人公心怀敬意的。
但是就在最近,我看这本书的风评好像转变了,很多人根本就抛不开对家庭、亲人的责任的,全部都是在骂这个主人公是个彻头彻尾的渣男——抛妻弃子,不顾家人死活,这样的人为什么要被歌颂?这本书为什么会成为经典?
我一整个大震惊。
但我好像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你如果非要用道德作为唯一的卡尺去评判这个主人公,那确实是个渣男。
就是那句话说的——
枪响了 你看到是谁开的枪吗? 我看不清楚,他站在道德制高点,他在阳光下。
如果用道德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评判的话,那我们人类这个物种可以不用存在了。
道德,其实是人类社会活动准则的一个上限,是我们每个人努力去够、或者被教育要努力去接近的一个水准。
法律,才是我们人类社会准则的下限,也就是底线,所以只要他的行为不违法,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去讨论他了。
《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就是在用自己的行为去探索社会道德和个人行为的极限拉扯。
如果我做自己的行为,在不违法的前提下,不符合这个社会规则、社会道德的统一标准,那么我该怎么做?
我孤注一掷、一意孤行的话,会遭遇什么?会付出什么代价?承受什么后果?
以及,我这样就一定是错的吗?
他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我把良心看作是一个人心灵中的卫兵,社会为要存在下去制订出的一套礼规全靠它来监督执行。 良心是我们每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垒中的暗探。 一个人只要有半分离开大溜儿的想法,就马上受到它严厉苛责。 它逼迫着每一个人把社会利益置于个人之上。 它是把个人拘系于整体的一条牢固的链条。
这不就说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吗?
你只要有一丁点想要不随大流的想法,你的良心就会谴责你。
不好好工作家庭怎么办?孩子怎么办?父母怎么办?
这就几个问题就把我们难住了,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我们退缩了。
我们觉得自己没有冒险做自己的资本。
这本书的主人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但他冒了这个险,然后我们就看到他经历了什么——
不会经历偶像剧里那种遇到伯乐、功成名就、成就了自己也回馈了家庭、回报了社会。
不会的。
真实情况就是主人公这样,会一无所有,吃不饱穿不暖,每天都要和饥饿、疾病做斗争,背负抛妻弃子的骂名,承受良心的谴责、社会道德的批判,作为一个画家最后还瞎了,用世人的话说这就是遭了报应吧,最后一无所有的死去,不名一文,无人知晓。死后虽然声名鹊起,完全看不懂他的作品的妻子和孩子继承了他的画作,但是却不会说他一句好话。
这个死后声名鹊起的结局还是以高更为模板写的,但是世界上只有一个高更,那么多做自己的人,大部分死后也不会有人知道。
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你所幻想的、做自己可能会遭遇的一切现实的困境和危险,都是真的。
甚至比你想象的还要难,代价还要大。
你还敢吗?
反正我是不敢。
所以我找了很多说服自己的理由——
比如为了父母,为了家庭,比如要有责任心,最起码,做人得有良心啊!
父母供养你至此你就这样玩儿去,合适吗?
守住良心让我们觉得安全。
就像这本书里说的那样:
人们说服自己,相信某种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甘心为它效劳,结果沦为这个主子的奴隶。 他把他高举到荣誉的宝座上。 最后,正如同宫廷里的弄臣赞颂皇帝按在他肩头的御杖一样,他也为自己有着敏感的良心而异常骄傲。
有时候良心却是只是我们的一个借口罢了。
好像没有了良心,就有了勇气似的。
我也看到过很多为自己有道德、有良心而感到骄傲的人。
当然如果真的能做到一生无暇也确实很难。
但也很难说一个人这样做不是为了成为主流价值观里的既得利益者。
很多人的道德坚守,是有功利心在里边的。
比如至少可以获得优越感,可以站在制高点指责别人。
这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就像一种无声的武器,是可以杀人的。
回到一人之下里,在纳森岛,站在这个社会道德制高点的人,是纳森王和纳森卫。
因为他们是最有牺牲品质的人。
你看费尔南多疑惑为什么贝斯迪亚这样的人能成为纳森卫而自己不能呢?
反思的是“我足够虔诚啊,而贝斯迪亚绝对没有这颗心”。
所以看到这儿,我突然发现,其实纳森岛是一种绝对理想化的、以“社会道德”为唯一标准的极端社会。
这里的人不存在做自己的情况,所有的人都在争先恐后地为社会牺牲自己,都在比谁更有牺牲精神,以成为社会选中的标准模范为唯一目标。
而最有牺牲精神的人会得到神树的力量,成为这套价值体系得既得利益者。
这不就是这本书主人公的反面吗?
这不就是把我们现实社会中所有只想做自己、不遵循社会统一道德标准的人都去除以后的情况吗?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都兢兢业业地按照社会统一的规则、道德标准去做,然后为了成为这个标准下最优秀、最成功的典范,继而开始内卷、自我竞争和淘汰……这不就是纳森吗?
就像书里这句话说的:人们说服自己,相信某种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甘心为它效劳,结果沦为这个主子的奴隶。
纳森王和纳森卫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啊。
他们相信神树的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甘心为它效劳,进而沦为奴隶。
就像我们相信家庭的利益、社会的责任大于个人的需求。
相信社会标准下的成功大于个人内心的喜悦,于是甘心地为成为标准的成功人士而努力。
都期望在主流价值观里得到回报与认可。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费尔南多。
但无论社会机器如何高效的运作,总会出现像主人公斯特里克兰这样的人,不顾一切的走上那条少有人走的路,背弃一切准则和约束,听从内心的声音,一往无前。
所以纳森这个社会在统一的意志下,也就是神树的意志下运行了上千年,一个反叛者都没有出现,是不是有点不合理啊?
也该觉醒一个自我意识了吧?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啊
螃蟹再有毒,也总有第一个吃的、。
再没有人觉醒,我觉得纳森可能真的要完。
就像所有人都认为只有拥有必胜的信念,人类才有可能赢得末日之战而获取一线生机的时候,章北海却却依然坚定了叛逃的信念,才为人类杀出一条血路。
叛逆者,可能才是一个社会的活力和生机所在。
就像这本书里,因为有了主人公这样的人,我们才有了高更、梵高等等这些跳出社会统一标准的人,我们对生命和美的感悟才变得更加地丰富,我们人类这个群体才没有变成一潭死水、没有成为纳森岛。
黑客帝国,母系统为什么允许黑客的存在?
因为这是系统在运行了无数遍以后,发现没有BUG的系统总会崩溃。
而有BUG的系统反而会不断自我更新进而长久存在,所以就故意留下的他们这几个总想做自己、想着着叛逃出系统的BUG,来促进系统更新迭代。
以利亚,可能就是纳森这个系统的BUG。
这个系统运转了千年,在崩溃的边缘,终于激活了这个BUG。
但是我们再返回到以利亚本身,他真的要做纳森的叛徒,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都告诉我们了——
众叛亲离,不得好死。
你怕了吗?
我是怕了,但以利亚不会。
他可是以利亚,高贵而忧郁的以利亚,忠诚的纳森卫,为了神树,为了那渺茫的生机和希望他什么都不会怕。
神树,不该只存在于这种地方,不该躲在世界的角落里腐烂。
它本该属于更广阔的的天地。
所以,神树啊,你是不是也该变一变了?
如果,你默认了以利亚的反叛,那是不是意味着,你也学会了变化,进化出更完美的机制……
那就是,允许独立于你的意志之外的个体意志存在?
允许他们为自己而活,进而让神树变成一个真正的乐园,一个生机勃勃的世外桃源。
而作为第一个叛逆者,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利亚会被钉在耻辱柱上。
就像很多读者把这本书的主人公钉在了道德的耻辱柱上。
但是,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以利亚绝不会是唯一一个。
就像普世价值再怎么对主人公嗤之以鼻,也无法抹杀这本书的经典地位。
当所有人都在捡六便士的时候,总会有人抬头看月亮。
这里我再做一点延申,到底什么是抬头看月亮?也就是仰望理想。
只有不食人间烟火、背弃一切世俗的范式才算是理想主义者吗?
当然不是。
不是只有叛逆、不受家庭、责任约束的艺术家、梦想家才叫抬头看月亮的人。
我们不能从一种范式出来又跳到另一种范式里去,
不能否定了一种规训,又接受了另一种规训。
不能用标准来否定标准。
就像最近水花不大但讨论度比较高的《摇滚狂花》,打破了一贯对女性、母亲的偏见和定义,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传统范式的女性形象——一个没有身为女性、母亲自觉地、没有牺牲精神的、没有家庭和亲情意识的个人理想主义者。
但是又跳入了另一种对摇滚青年的偏见里:好像他们就只有一种形象,抽烟喝酒烫头打架,不带脏字儿不会说话。
用一种标签去打破另一种标签,还是蛮有粉刺意味的。
那到底什么是理想主义者?
这本书好就好在这里。
在全世界都不理解主人公的时候,有一个人理解他。
是一个船长。
这个时候的主人公已经流浪到了最终身故的那个偏远的海岛上,在这里,他获得了一种在文明社会得不到的——同情。
这里的人同情他。
当作者,也就是这本书的讲述者“我”来到这座海岛、跟这位船长讲起主人公的事情的时候,船长说,是的我同情他。
作者就问,为什么?
船长说,因为,尽管我们可能都不知道,但彼此追求的却是同一种东西。
作者就很惊讶,你们是完全不同的人,怎么会追求同样的东西?
这个船长年轻的时候是个海军,退役后因为一个意外变得一贫如洗,然后他和妻子无法忍受这样的贫穷,于是就借钱到了一个南太平洋买下了一个小岛,然后两个人赤手空拳开辟荒岛,在岛上种椰子,一颗一颗地种下去,然后生儿育女,生活逐渐有了改善,有了钱,然后还把两个两个孩子教得特别好,给他们买钢琴、教他们拉丁文、数学、游泳,沉浸在踏踏实实的生活中,后来他就买了一艘船开始出海,就等着女儿出嫁、儿子成家以后,把岛上的产业让孩子继承,老两口就回到老家去安度晚年。
他的这个人生虽然也是波澜壮阔,但是和主人公没有共同点啊?
那什么是他所谓的他们共同的追求呢?
美,这个船长说,我们都在追求美……
他说——
攫住斯特里克兰的,是一种创造美的激情,这让他一刻也不得安宁,让他四处奔走,他是一个永远跋涉的朝圣者。有些人追求真理,坚定不移,为了实现它,不惜将他们自己的世界完全推翻,斯特里克兰也是这样,他所追求的美,等同于真理。 而我意识到,我的身上也有激励着他的那种激情、那种热望。所不同的是,他凭借的是绘画,而我是生活。
把全部的激情、热烈的期望全部投注于生活的人,也是理想主义者啊。
重要的不是方式,而是你的激情得以安放,你走上这条路是因为你想走,而不是别人都在走。
你不能因为别人不顾一切追求画画,你也就去画画,因为别人只想要努力工作、家庭美满你也觉得这样就会幸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每个人的激情和热望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安身之所。
就像主人公找到了画画,船长找到了生活。
当年船长抛弃家乡的一切带着妻子去买下小岛种椰子的事情,怕是也不能为人所理解。
你为什么就不能和身边所有人一样安贫乐道呢?
但就像他所说,生活的激情揪着他的后脖颈,就像上帝给他指明了方向,他不得不去做。
就像主人公不得不去画画。
还有,我想说的是,其实主人公也罢,船长也罢,在我看来都是非常幸运的人。
他们都被上帝指明了方向。
而我,以及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都无处安放自己的热情。
如果地球之旅是一场游戏,我至今都不知道自己的主线任务是什么,每天都忙于生存任务,而游戏却不断提醒着我你的时间不多了,请尽快展开主线任务。
可是这个主线任务,到底是什么呢?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理想,就像不是所有人都能遇到爱情。
白头并非雪可替 遇见即是上上签
光是遇见,就已经花光了所有的力量和运气。
反正我至今是还没有遇见,还没有找到。
但是假如,假如,有一天,因为你拼尽全力,你不断地尝试,不断地突破,或者就仅仅是因为运气,命运掀开它冰冷的面纱,对你露出灿烂的微笑,理想之门在你面前打开,皎洁的月亮在你的眼前升起……
你会义无反顾的走上那条路吗?
遇上已是上上签,这条路,你千辛万苦地遇上了。
你会走上去吗?
要知道,这可能是一条没有结果的路。
就像这本书的主人公,她根本就不会画画,但是上帝让他画,他就去了。
他觉得他的任务就是画出来,不停的画,而不是通过画画获得什么,画画以外的东西,比如名望、利益、崇拜、认可等等,他都不需要。
画画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就像船长安于生活的努力,他想要的是生活本身,而不是通过这样的生活去获得外界的什么东西。
生活是目的,不是手段。
而我们大部分人,以工作为主的生活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目的是什么?你也不知道。
而如果有一天你知道了,你会走上去吗?
反正我觉得我是够呛敢。
虽然我现在也是一无所有,根本没有什么可失去的。
但随大流惯了,我不知道怎么扛过去那样的生活。
我也不知道有没有运气在哪件事上安放我的灵魂,或许是作为一个家庭主妇也说不定。
但目前我并没有找到,我也不知道当我的热望和激情都得到安放以后,我是不是真的会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安心和自由。
我没有体会过,所以也无法想象。
所以,大概率我会退缩,缩回现在的生活里,继续忍受痛苦,屈从于世俗的安稳,虽然它也并不安稳。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能成为影史经典。
二十多年啊,监狱的规则都没有能够规训主人公安迪,没有让他认命和屈服,尽管他已经在这套规则里成为一定程度上既得利益者,通过给典狱长干脏活而避免一些困扰,甚至获得一些自由。
换做一般的人,可能会安于这种利益。
监狱里那么多人,对那些惨无人道的遭遇都扛过来了,甚至在不断的教育、洗脑下,不想出去了,出去以后也像那个老人一样无法融入外界,你会觉得监狱就是我唯一的归宿了,就是我唯一该待的地方了,你都不会再想着出去了。
就像人到中年、儿女双全的人,有几个能像这本书的主人公一样,在孩子18岁的时候抛弃一切、遵从内心画画去了。就像一份工作做了二十年的人会突然想去换一种生活。
我估计很多人想都不会想了。
但安迪没有放弃,一刻都没有放弃过呀!
哪怕他的手里只有一个迷你小铁锤,二十多年啊!从青年小伙子到老年大叔,每一天每一天每一天,一点点一点点的抠啊抠,一刻都没有放弃,对自由的渴望。
你说他越狱之后还能回到之前的生活吗?不能了
他越狱之后能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和好处吗?没有
那所谓的自由能给他什么呢?
什么也给不了他!
甚至还不如在监狱得到的多。
但让他坚持的,就是自由本身啊!
自由什么也给不了你,它只是自由罢了。
理想什么也给不了你,它只是安放你的激情和热望罢了。
希望什么也给不了你,他只是一个希望而已。
月亮能给你什么呢,它只是月亮啊,你能要一个月亮为你做什么呢?
但你想要的,不就是月亮本身吗?你想要的不就是理想、希望和自由吗?
这就是所谓的,朝闻道夕死足以吧。
道,真理,理想之路,什么都给不了你,它只能接纳你,让你不停地走下去,仅此而已。
就像魔鬼突然揪住你的后脖颈,催促你往前走,也不管前边是什么。
其实理想,往往就不是温暖舒适的,而是冷酷无情的。
但是那里有自由,希望和月亮,那里有美和创造美的激情。
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该怎么办呢?
我不知道。
但《月亮和六便士》这本书里说——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心平气和,怎们能叫作践自己? 做一个有名的外科医生、一年赚一万英镑、娶一位漂亮的妻子,就是成功? 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 一个人因为看到另外一种生活更有意义,只经过片刻思索就抛弃大好前程,这需要足够的个性。 勇敢走出这一步,绝不后悔,这才是真的有个性。
斯特里克兰、安迪、章北海、维德、罗辑、以利亚,都是足够有个性的人。
斯特里克兰因为看到另一种生活更有意义,于是勇敢地迈出了通往画画的一步。
——虽然画画什么也给不了他。
安迪,因为看到另一种生活更有意义,于是勇敢地迈出了通往自由的一步。
——虽然自由什么也给不了他。
章北海因为看到另一种方式于人类的胜利更有意义,于是勇敢地迈出了叛逃的那一步。
——虽然他并知道自己活不到胜利的那天。
维德因为看到另一种方式于人类的生存更有意义,于是勇敢地迈出了建造光速飞船的那一步。
——虽然飞船并没有留给自己。
罗辑因为看到另一种方式于地球的未来更有意义,于是勇敢地迈出成为执剑人的那一步。
——虽然全人类都不感谢罗辑。
而以利亚,或许看到了另一种方式于神树的存在更有意义,于是勇敢地迈出了背叛的一步。
他们都走上了那条少有人走的路,那条除了希望什么都没有的路,那条绝无可能后悔的路。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运气,能找到那条安放自己激情和热望的道路。
也希望每一个人,都有勇气走上去。
无论是成为画家,还是船长,是摇滚歌手,还是家庭主妇,请你勇敢地、义无反顾地走上去。
走上那条独属于你的道路,而不是别人告诉你的道路。
它的尽头可能什么都没有,但是一路上,有希望,和月亮。
也祝纳森好运。
祝以利亚,能看到他的月亮高高地升起。
最后一首诗送给大家——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