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一文盲?白鹿发文闹笑话,于正澄清反被嘲,小学生都不会弄错

平宛啊娱乐 2025-03-29 15:56:49

事件本身并不复杂:一部口碑剧收官,主演发告别小作文被揪出错别字,老板出面护短却翻车。

但这场风波撕开了内娱最荒诞的现实——当观众开始用放大镜检查208们的文化底裤,有人连遮羞布都挂不稳了。

《北上》里那个在运河边挥洒青春的女主角,戏外竟把"涌向"写成"泳向"。

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反差,比剧本更抓马。

网友戏称"建议查查运河里有没有装泳池",制片方精心打造的年代质感,差点被演员的现实操作击碎。

更讽刺的是,老板于正那句"内娱快没活人了"的暴论,硬生生把道歉现场变成了车祸现场。

盯着修改后依然存在的"磕瓜子",很多人想起白鹿之前把"脍炙人口"读成"烩炙"的经典场面。

这不是什么输入法背锅,而是暴露了某些艺人长期的知识断层。

就像直播时四次读错"忏悔"的周也,解释称紧张导致口误,可但凡查过字典的人都知道,"忏"和"歉"压根不在同个赛道。

流量明星的文化车祸从来不是孤立事件。

某顶流把"到此一游"写成"到此一"的尴尬名场面,至今还是B站鬼畜区常客;当红小花在采访里分不清建国建党,急得经纪人连夜买热搜转移话题。

这些被群嘲的瞬间,本质是快餐造星模式下催生的畸形产物——经纪公司忙着给艺人贴人设,却忘了最基础的九年义务教育补课。

团队审核的缺失更令人心惊。

白鹿事件最黑色幽默的细节在于,修改后的文案依然带着原罪。

这哪是手滑失误,根本是破罐破摔。

某些团队似乎默认了"明星不需要会写字",就像给文盲配了八个代笔秘书。

当王一博在路演现场被问角色理解时支支吾吾,工作人员火速救场的画面,活脱脱现代版"皇帝的新衣"。

这场闹剧最深的刺痛,在于它揭穿了娱乐圈皇帝的新装。

观众可以接受明星不是学者,但无法忍受他们把无知当个性。

就像某制作人吐槽的:"现在夸演员敬业的标准,居然变成了准时到场、亲自念台词。

"当行业标准跌穿地板,那些把"绝望的文盲"当梗玩的综艺,反倒成了最尖锐的照妖镜。

值得玩味的是,同样面对文字考验,张颂文在《狂飙》路演时能随手写出人物小传,王劲松聊角色能引经据典。

这些真正用脑子演戏的演员,反而最避谈"文化人"标签。

或许对创作者来说,敬畏文字本该是基本修养,就像厨师要会握刀,画家要懂调色。

事件发酵三天后,《北上》的豆瓣评分纹丝不动。

这个细节暴露了观众的微妙心态:我们可以为角色流泪,也不妨碍对演员失望。

当荧屏上的文化传承者,现实中连告别信都写不利索,这种割裂感比任何差评都更具杀伤力。

互动话题:

1.你能接受偶像偶尔写错别字吗?

2.觉得明星该不该为团队审核失误买单?

0 阅读:56
平宛啊娱乐

平宛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