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2岁北大才女唐晓琳,从金门大桥一跃而下,揭露惊人内幕

俊博恩 2024-09-28 14:56:42

您的理解是我最大的动力!我会努力带来更多优质内容!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丨博恩话史

编辑丨博恩话史

据《封面新闻》报道,2017年时,全球范围内曾发生34起留学生安全事件。

其中,有23起事件当时留学生死亡,死亡概率高达百分之67。

据统计,在全部的安全事件中,美国发生16起,法国4起,日本3起,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2起,英国、奥地利、意大利、冰岛、西班牙均为1起。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留学生源国,我国在得知这一情况频发以后,立刻对相关信息展开调查,试图从中寻找留学生们出现人身危机的真相。

事实证明,安全事件的发生与留学目标国的热门程度成正比——似乎,在我国留学生选择的留学目标国中,许多外国人都对这些“外来者”不算友好。

从具体相关数据来看,我们可以得知,在安全事件中占比较高的是“自杀”与“人身侵害事故”。

据相关资料表述,2017年的34起案件中,有着高达9起人身伤害与自杀事故,抢劫事故6起,意外4起,交通意外3起,司机毒驾、失踪与突发疾病仅为1起。

如此严肃的数据不由得让人们开始提出质疑,难道出国就一定要面临着如此之大的风险吗?

正当我国舆论愈演愈烈、各种不同观点吵得不可开交之时。

2017年10月时“留学生金门大桥自杀事件”的遗留问题迎来转机——最终调查结果公布。

作为一名北京大学空间物理专业的毕业的优秀毕业生,这个女孩为了追求人生理想,前往美国犹他大学就读博士学位,专攻“RNA(病毒)项目”。

在这个极为困难的研究领域中,拥有卓越天赋且十分勤恳努力的她,本该拥有无比光辉灿烂的人生,却为何突然自毁前程、自甘陨落。

曾经,有知情人士爆料称:女孩的死亡与其导师脱不开干系。

而这位具有重大嫌疑责任的导师在这名优秀女孩死亡以后,一改曾经对她的称赞、关怀模样,立刻将科研团队中关于她的所有资料删除,仿佛是为了借此粉饰太平。

这样违反人道主义的行为引起了无数人们高度关注。

毕竟,在自己的研究团队中失去一名得力干将,身为导师,他不仅从未表示哀悼、惋惜,甚至还快速抹除学生的存在痕迹。

这种行为实在太过反常。

在事情进一步发酵时,当事人的同学表示,女孩“7年的博士生涯中,一共发表了6篇文章,却迟迟没能毕业……种种迹象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位导师似乎在她的选择中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难道,女孩自杀的真相当真与导师有关?

一、不畏艰险追逐梦想

与国人眼中“男学理女学文”的刻板思想相悖,自唐晓琳出生时,她便展现了极为惊人的数学天赋。

自幼时起,她便对生活中的数字颇为敏感,时常缠着父母为她答疑解惑。

看着女儿痴迷数学的模样,唐晓琳的父母喜忧参半。

他们一边欣喜着女儿旺盛的求学精神,却也如同大多数人们一样心中藏有些许偏见,认为女孩的聪颖更应该体现在文学方面,而当前所展现出来数学能力不过是“一时的”。

怀揣着这样的念头,夫妻两人并未对特别重视女儿的数学才能,只是循规蹈矩的教育着她进行阅读。

不过,这样的行为却并没有改变唐晓琳的兴趣所在。

开始读书以后,唐晓琳的天赋越发显现——相较于在数学领域备受瞩目的男孩们来说,她总是能够不费吹灰之力的“打败他们”,让自己的数学名次名列前茅。

当时,大部分人都戴着有色眼镜评价着唐晓琳,认为她的聪慧不过是“小聪明”,不过多久就要“落后于男孩的天赋以后”。

但唐晓琳出人意料的优秀表现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在开始读书以来,她不仅始终保持对于数学的高度热爱,更是展现出了惊人的数学能力,总是能在繁重的课业之中抽出些许空间时间,研究远超当前学习水平的数学难题。

也正是在数学领域的研究中,唐晓琳逐渐为物理科学领域的千变万化痴迷不已,自此立下成为优秀物理学家的梦想。

随着自己的优秀能力不断发展,唐晓琳逐渐得到了大家认可,也终于得到了父母首肯,在高中时期学习理科。

当时,她的父母原本秉持着“适合女孩、好发展、好就业、好结婚”的念头,要求唐晓琳学习文科,毕业以后顺理成章地成为老师,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相夫教子。

但在看到她矢志不渝的在数学领域深耕着,并且逐渐在物理科学同样展现出优越的才能,两人这才经历一番思想斗争、接受了女儿的苦苦哀求,同意她学习理科。

进入了自己富有天赋且热爱的领域中学习,唐晓琳如鱼得水,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大步迈进着。

她坚定着“物理改变世界、科学造福人类”的信念,以孜孜不倦的奋进精神与优异的学习成绩,敲开了北京大学空间物理学专业的大门。

尽管在选择学科时,无数亲朋好友和老师都曾劝说她“这是一门极具挑战的学科”,不建议唐晓琳学习。

可她深知这些“善意的劝告”不过都是大家基于自己女性身份而发表的言论。

因此,唐晓琳将一切“劝告”置之门外、置若罔闻,仍旧坚定的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专业,极力追逐着梦想。

2004年,唐晓琳毕业。

在大家“早就业、早结婚”的说教中,她再一次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桎梏,选择前往美国深造。

唐晓琳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登上国际舞台,用实力来证明一切,给那些虚伪劝说自己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经过几个辗转难眠的夜晚的深思熟虑,唐晓琳在一众一流物理学校中选择了美国犹他大学。

她认为,这所建校历史悠久的学校在经过数百年的沉淀以后,必定能够为自己的发展插上“翅膀”,引领自己飞向远方。

只可惜,这双“追逐梦想的翅膀”,最终带着她飞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二、自杀身亡疑点重重

2008年,本科毕业的唐晓琳进入美国犹他大学,攻读生物物理专业博士,研究“RNA病毒”项目。

该项目的研究困难重重、极具挑战,但这对于唐晓琳来说无疑充满乐趣——一直以来,她都将“攻克难题以后的乐趣”作为最大动力,以此推进着自己的不断发展。

但可惜的是,英才未得伯乐——她的导师萨法利安(Saveez Saffarian)虽然是该领域内极具权威的专家,却尤其喜爱以“打压教育”的方式进行教学,美名曰“帮助学生发展,避免骄傲自满”。

据公开资料表示,犹他大学物理专业录取条件十分苛刻,每年仅仅招收大约20名研究生。

能够跻身进入这样一所研究学校,无疑证明唐晓琳是莘莘学子中的佼佼者。

而在光鲜人生的背后,她究竟独自承受着怎样巨大的压力、付出了怎样的心血与汗水,却从未被人得知。

2017年10月1日,唐晓琳的朋友们发现她突然失联,无处寻找其踪迹的他们只好报警,寻求警方帮助。

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10月4日,一位自称唐晓琳朋友的网友表示,“她似乎患有很严重的抑郁症,可能会伤害自己”。

这条讯息瞬间引起极大轰动,此时,无数关注着事件发展的人们的心纷纷悬了起来,开始为唐晓琳进行祈祷。

然而,事情最终还是向着人们最不愿见到的方向发展了——10月11日,美国多家媒体以及犹他大学校方进行公开声明,称“失踪冲过10天的32岁中国留学生唐晓琳,已经被北湾马连县法医证实死亡”。

在旧金山警方公布的相关讯息中,他们认为这起案件为“疑似自杀身亡”。

可在案件初步定性以后,无数言论却纷纷证实着,唐晓琳的死亡另有蹊跷。

首先,是唐晓琳虽然在7年读博生涯中6次发表学术论文,按照相关规定而言早已达到毕业水准,但其导师萨法利安迟迟未能让其毕业。

有相关人士爆料,萨法利安经常对唐晓琳进行打压,否认她的能力与研究成果,令其认为自己是“失败并且一无是处的”。

据相关信息表述,许多美国导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生涯中拥有自己的私人企业,将自己的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肆意压榨着她们的价值与学术成果。

一位身为唐晓琳“师妹”的留学生表示,唐晓琳经常“半夜还要前往实验室留守,关注事业成果,特别辛苦”。

得知这样的结果,大众舆论风向刹那变化,各国网友群情激愤,抨击着萨法利安的非人行为。

面对诸多质疑与声讨,萨法利安不仅没有进行回应,甚至用极快的速度抹除了唐晓琳在自己科研过程中存在的痕迹。

这一行为无疑暴露了他的心虚。

正当网络舆论愈演愈烈、萨法利安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之时,2018年4月12日,美国《侨报网》表示,犹他大学校方给出了最终的调查报告,而其调查结果令无数网友唏嘘不已。

校方表示,唐晓琳的死亡或许是因为“眼见毕业遥遥无期”,“工作量超出预期、工作压力较大”,以及“犹他大学物理与天文系内部不和谐、分裂愈演愈烈”所导致。

此外,有知情人士透露,事情的真相远不止校方的三言两语。

除了繁重的工作、得不到充足休息,与萨法利安的整日打压以外,生活中的其他琐事也是压垮唐晓琳的“稻草”之一。

要知道,由于毕业遥遥无期,唐晓琳必须延续美国签证。

而犹他大学并未给学生提供签证保护,这便导致唐晓琳的学生签证中途失效,再次办理十分艰难。

并且,同为唐晓琳校友的留学生表示,唐晓琳在该领域迟迟并未毕业的原因,就是因为萨法利安的压榨。

为了获取更多的学术成果,他曾多次对唐晓琳进行错误诱导,并拒绝直接对其提供指导。

这样的行为让唐晓琳的满腔热血逐渐冷却,甚至多次自我否定,表示“自己对深爱的领域逐渐失去信心”。

一直以来,留学生在异国他乡失去生命的相关新闻层出不穷,唐晓琳并非个例。

这样的情况实在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留学之路看似辉煌镀金,实则荆棘遍布。

在生命安全时刻遭受危险侵袭的情况下,仍然追求着卓越的人生履历,当真值得吗?

参考资料:

全球1年34起中国留学生安全事件:约7成当事人死亡_荔枝网新闻

中国留美女生唐晓琳已死?旧金山警局称毫不知情

中国留学生跳金门大桥自杀调查结果公布:毕业延误,签证失效_唐人街_澎湃新闻

在美失联中国女留学生唐晓琳最新:被确认离世 唐晓琳失踪案回顾-手机闽南网

0 阅读:6
俊博恩

俊博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