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没有文化也不会带兵,他用啥绝活当上开国将军,还让毛主席夸赞

俊博恩 2024-10-09 15:08:43

您的理解是我最大的动力!我会努力带来更多优质内容!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丨博恩话史

编辑丨博恩话史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以后,专为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的杰出高级将领们,设置了一个荣耀头衔——“开国将军”,以此表彰他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贡献出的极高个人价值。

近现代世界各国的实行的军衔,均与古代的官品爵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是“继承沿袭”。

军衔最早出现在1578年的法国,当时的意思为“军队等级的台阶”。

那时候,评定军衔的标准是“战功”而不是“门第”,从这一点上便可以看出,人们已经突破了统治阶级世袭制等级,激励了军人们“人人平等”的相互关系。

在我国清朝末期,北洋新军将这一制度引进国内,并在民国年间广泛普及开来,正式成为国内军队的一种制度。

提到军衔制度,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点。

早些年间,世界各国的共产党人曾因为提倡平等,而将这个观念视作“可恨的等级制度”,多次进行抨击。

作为突出代表,苏维埃政权更是在俄罗斯十月革命期间,将军衔制度进行废除,鼓励士兵们摘除肩章,用“指挥员同志”与“战士同志”代替那些具有等级象征的称呼。

但在内战期间,苏维埃政权发现,部队中等级不明会造成指挥困难,各种观念在平等地位下各持己见,失去主要决策人。

因此,发现干部们必须要有身份与话语权的苏军再次恢复了军衔制度。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战斗以俄国为师,长期共同奋战的情形让我国更为强调“官兵一致”。

所以,自1927年军队创立以来,一直并未设置军衔。

后来,在抗美援朝期间时,彭德怀曾亲眼见到两支狭路相逢的队伍互相争执,双方干部均无军衔,互不相让,导致部队进行受到影响。

经此一事,他深刻意识到军衔制度的重要性,随即提出尽快实施,我国也开始紧锣密鼓地设立相关制度。

可见军衔制度的普及使用困难重重,意义尤为重大。

在我国相关人员的评定以及分配过程中,主要以学历、资历、能力以及表现等多个方面做初步判断,而后根据个人条件与相关工作经验、杰出贡献为辅助判定内容,涉及多方面工作,旨在公平、公正。

由此可知,在一众军衔当中,作为最高军衔等级的“开国将军”的评定,究竟是如何复杂严格。

不过,在我国1360位开国少将中,有这么一位将军却大字不识、领兵不会,全凭一手“绝活”登上荣誉名单。

那么,他究竟做了什么呢?

一、步入军营

1905年,赵章成出生在我国河南省洛阳市的一个贫困家庭中。

由于家境贫寒,他从小便失去了读书识字的机会。

深知生存状况实乃世道所迫、并非父母所愿的他十分懂事,从未抱怨分毫,竭尽全力地帮助父母维系着艰苦生活。

随着年龄增长,赵章成逐渐发现了自己在射击方面的天赋——每次在与同龄人的“射击游戏”中,他总是能拿着粗制滥造的树枝弹弓,精准地击中目标树叶,荣获冠军。

就连停留在树上的小鸟也无法凭借体型较小、身躯灵活的优势躲开他的攻击。

见到赵章成这样厉害,村中的小伙伴们十分羡慕,纷纷称赞他一定能成为“英雄”。

那时的他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语,总是害羞地面色涨红、不住摇头。

殊不知,孩子们天真烂漫的话语将会一语成谶。

1927年7月,遭到蛊惑的赵章成加入民国时期西北军阀首领冯玉祥麾下,成为了第二集团军的一员。

后来,随着时局发展变动,赵章成逐渐意识到,国民党才是造成国家危难、人民惶恐现状的真实原因,遂逐渐萌发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的念头。

1931年,时值大革命失败、我国政治局势逆转,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内战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下,我国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眼见中国局势危难,毛主席等人带领中国共产党重新制定战略部署,将党的工作重点从农村转入城市,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集结中国工农红军与中国人民一起,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同年4月,领命围剿江西苏区的赵章成在江西白沙战场上,主动加入工农红军,成为红军独立师特务营排长。

在革命运动中,他异于常人的射击天赋得到上级领导重视,于次月转任红三军炮训队队长,又于9月成为红三军九师炮兵连长。

部队身份的晋升让赵章成深知自己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也越发感知到肩上的责任增重,随即更加积极地投身于革命运动中。

等到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行动结束以后,凭借优秀的表现与精湛的射击技巧、以及杰出的个人贡献,赵章成成为炮工营营长,得以进一步发挥个人价值。

1931年11月14日,赵章成加入中国共产党,无候补期。

感受到党组织对自己的肯定,他庄重地许下保家卫国的誓言,决心为党的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万死不辞。

事实证明,赵章成始终都在为了这一初心而不断前行着。

自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以来,赵章成始终果敢无畏、冲锋在前,曾屡次立下奇功,多次受到表彰。

更是在两万五千里长征过程中,数次将自己百发百中的射击能力发挥到极致,扭转战局、化险为夷,创下无数传奇神话,被毛主席钦点为“神炮手”。

二、开创“独门绝技”

抗日战争时期,赵章成担任八路军炮兵团营长、129师炮兵主任、以及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炮兵主任。

在1940年华北地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百团大战中,赵章成随军来到山西省晋中市辽县(今左权县),攻打管头、石匣据点。

由于地形地势的天然屏障,日军盘踞管头碉堡内不出,妄图以“敌明我暗”的优势进行消耗式攻击,待到我军弹尽粮绝、疲惫不已之时一网打尽。

眼见管头据点易守难攻,深知久战对我军相当不利的赵章成灵机一动,叫来六名从未摸过炮的战士,对弹药包进行“改装”。

得知自己被委以如此重任,六名战士惶恐不已,当即表示经验不足可能导致计划失败。

此时,赵章成告诉他们:管头据点是战争胜利的关键,但这一不利局面无法让战士们盲目冲锋陷阵,否则很有可能全军覆没,眼下,相信自己就能扭转战局。

赵章成的话让战士们备受鼓舞,“神炮手”的名头也让他们多了一丝心安。

随后,在赵章成的授意下,战士们将迫击炮炮弹中的炸药倒出些许,将辣椒面填入其中,制成“辣椒炮弹”。

为了提高射击效果,赵章成与炮兵连顶着密集的炮火,艰难将阵地推进至距日军150米的位置开始射击。

随着巨大的炮鸣声响起、弹药投入管头据点,浓烈的辛辣气味瞬间在日军的碉堡中四散开来,让日军误以为我军使用了“毒气弹”,纷纷四散而逃。

看着敌人溃不成军、逃出碉堡,早就严阵以待的红军战士们一拥而上,将日军悉数消灭。

据相关信息记载,还有一次,在摧毁沁山日军火车站据点中,由于传统迫击炮种种缺陷,导致无法精准击中目标,战斗一度陷入僵局。

此时,赵章成临危受命,开始对炮筒进行改良。

不曾想,改良后的迫击炮威力巨大,刹那间扭转战局,不仅将目标据点顺利摧毁,还对日军的附近据点进行了轰炸,让这次战斗任务取得远超预想的傲人成果。

不过,赵章成留下的“军中神话”可远不止如此。

他还曾在一场战争中一人同时操纵三门大炮进行不间断轰炸,直到将三门大炮的身管完全打红。

据被俘虏的日军供称:当时,日军指挥官看到如此密集、精准的炮弹袭来,还以为是八路军有一个迫击炮排在齐射。

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竟是赵章成一个人,成为了一个“排”。

缘其种种优秀表现,这位大字不识、从未领兵出征的“神炮手”,在1955年的军衔授予大会上,被授予了开国少将军衔。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969年,赵章成因心脏病突发病逝,骨灰被安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一室,与诸多与世长辞的国家、军队高级领导人共处一堂。

在他的灵前,摆放着两座精雕细琢的迫击炮模型,以此纪念他的辉煌军旅生涯。

斯人已逝、名垂千古,赵章成的英勇事迹与英雄形象将永存人们心间。

时至今日,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军事武器也已经走向世界前沿。

若是赵章成将军知道我国如今已然国力强盛,再也不惧外敌来犯,而外敌也忌惮于我国当前实力不敢来犯的情况,想必也会十分欣慰吧。



0 阅读:195

俊博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