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隋炀帝没有第3次下江都,隋朝还会有希望么?

拐蚂拐 2020-07-18 17:14:58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七月,48岁的隋炀帝杨广从洛阳出发,第3次下江都。

自大业七年(公元611年)起,杨广三征高句丽,对外作战不利。国内随即生乱,长白山王薄起义,杨玄感起兵造反,孙安祖、翟让、窦建德等势力纷纷而起。

风雨飘摇,大隋帝国岌岌可危。然而忠臣仍在,良将犹存,杨广也曾有着力挽狂澜的机会,但他亲手将这隋朝最后的希望,丢进了大运河的浪花之中。

那么,隋朝最后的希望在哪里?

良将犹存,叛乱渐平

此时的隋朝,仍可以说是人才济济。

杨义臣、屈突通、张须陀、李渊、王世充、李靖、罗士信、来护儿等,随便拉一个出来,都是响当当的腕儿。

而这些人,当时仍在为了大隋帝国拼命,并且效果显著。在杨广第3次下江都之前,各地的叛乱镇压形势可谓一片大好。

王世充镇江南,将刘元进、管崇等人的10万起义军直接打残。又将从山东、河北等地跑路到此的王薄、卢明月等势力基本平了个干净。

江淮地区,还剩杜伏威、李子通两股势力仍在蠢蠢欲动,但也是被隋军压制着,不成气候。

杨义臣镇河北,大破高士达,又斩了张金称,将窦建德的起义军打得节节败退,几乎已是连根拔起。

屈突通出兵秦、陇一带,李渊调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都迅速将各地的起义军打压了下去。

如此看来,虽然各地烽烟四起,但由于扑救得力,并没有发展为燎原之势。

如果杨广于此时能够悬崖勒马,痛定思痛下诏罪己,再以土地分民,令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或许还能将大隋帝国挽救于水火之中。

然而,杨广还是义无反顾第3次下江都。

忠臣仍在,奈何君昏

杨广欲下江都,群臣力谏无果。

右侯卫大将军赵才进谏,被囚。建节尉任宗上书,被杖杀于朝堂之上。奉信郎崔民象上表,被斩。奉信郎王爱仁再谏,再被斩......

谁道朝堂无忠臣,奈何良言苦难进。

杨广这一下江都,隋王朝就如同多骨诺牌一样塌了,拦都拦不住。

由于杨广带走了10余万隋朝最为精锐的骁果军,导致了长安、洛阳兵力不足。留下年仅12岁的杨侑守长安,13岁的杨侗守洛阳,两个半大小孩又没兵,他们能镇得住谁?

李渊眼望着出现权力真空的长安,开始蠢蠢欲动。

缺兵少将的张须陀被瓦岗寨所败,一代猛将死于战阵之中,李密得以兵围洛阳。洛阳是国本所在,杨广不得不救,即令王世充救洛阳。

王世充一走,江淮地区的压力解除,立时又是一片混乱。

河北本已快要平定,杨广又听信谗言,调杨义臣入江都,使得窦建德得以东山再起,声威更胜从前,河北也已失控。

更是雪上加霜的是,不仅仅是农民起义,连吃着杨广俸禄的人也开始反了。太原留守李渊反,虎贲郎将罗艺反,鹰扬校尉刘武周反,金城府校尉薛举反,罗川县令萧铣反。

让杨广没想到的是,他也将被手下的人给勒死。

一步错,步步错

杨广有没有能力呢?有,但是他的能力跟不上他的好大喜功。

如果在一征高句丽的时候,他就能实现开疆扩土的霸业,那或许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然而他连打三次,都没有打下来。这极大地消耗了国力,更动摇了国本。再加上大运河里填埋着的无数百姓尸骸,使得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百姓因何而反?只有一个原因,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只为图一口饭吃。

杨广如果能够在镇压之后再予安抚,开仓赈民使其得以活命,再稍微低下昂贵的头颅下诏罪己,用良臣治国以图休养生息,或许隋朝也能够是另一番光景。

可惜,隋炀帝终究不是汉武帝。

一步错,不要紧。步步错,那就是性格使然了。

在杨广的手中,隋朝哪怕能有一瞬生机,也终究不过回光返照罢了。

0 阅读:49
拐蚂拐

拐蚂拐

后来,渐渐地没有了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