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司想劝退你,而你是生病员工或懂法人员那HR要头疼死了

北平的流浪者 2025-04-24 22:38:40

在裁员频发的职场中,HR最怕遇到两类人——生病员工和法务人员。前者受法律特殊保护,后者深谙法律漏洞,稍有不慎就会让公司陷入高额赔偿甚至舆论风波。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这两类人的“维权武器”,告诉你如何在被劝退时守住底线,甚至反将一军。

第一类:生病员工——医疗期是“免死金牌”,别被公司忽悠签字

当员工生病进入医疗期,公司若强行劝退,无异于踩中法律红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以下情况公司不得解除合同:

- 医疗期内(医疗期长短根据工龄计算,例如工龄10年以下最长6个月);

- 孕期、产期、哺乳期;

- 患职业病或工伤治疗期间。

维权要点:

1. 拒绝协商解除协议

公司常以“拿钱走人”诱导员工签协议,但一旦签字,2N赔偿和医疗补助金可能泡汤。例如,某员工医疗期内被劝退,HR提出N+1补偿,员工坚持不签,最终通过仲裁获赔2N+6个月工资医疗补助金。

2. 医疗补助金别漏算

若医疗期满后仍需治疗,员工可主张6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金(部分地区标准更高)。例如,陕西规定医疗期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80%,若公司未足额支付,可一并追讨。

3. 证据为王,录音记录别嫌多

保留病历、请假记录、HR谈话录音(如公司威胁“不签字就不发工资”),这些都能成为仲裁时的关键证据。

第二类:法务人员——用专业反制公司套路

法务人员熟知劳动法,公司常用的PIP(绩效改进计划)、调岗降薪等手段在他们面前往往漏洞百出。

反杀策略:

1. 质疑PIP合理性

公司常以“绩效不达标”为由辞退,但法务会直接指出:PIP的指标是否科学?考核是否主观恶意?例如,某法务发现公司设定的业绩目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仲裁时成功认定PIP无效。

2. 要求公司“自证清白”

根据《劳动合同法》,公司若以“不胜任工作”辞退员工,必须举证证明:

- 岗位要求明确且告知员工;

- 培训或调岗后仍不达标;

- 考核流程公正。

若公司举证不足,违法解除需支付2N赔偿。

3. 拖字诀:仲裁期间工资照拿

若公司违法解除,法务人员会直接申请“继续履行合同”,仲裁期间工资需照发。曾有案例:某员工仲裁耗时1年,公司最终补发12个月工资+恢复岗位。

核心法则:永远别替公司“自证”

当HR说“你能力不行”时,记住:举证责任在公司,不在你!员工只需反问三句话:

1. “请提供岗位胜任力标准的书面文件。”

2. “我哪项工作未达标?请出示具体证据。”

3. “公司是否提供了培训或调岗支持?”

如果公司无法回答,2N赔偿金基本稳了。正如一位10年HR坦言:“公司最怕员工懂法还硬刚,多数情况宁愿赔钱也不愿耗仲裁。”

写在最后:维权不是撕破脸,而是守住尊严

裁员是资本的游戏,但法律是普通人的盾牌。无论是生病员工还是基层打工人,记住:

- 不签字、不冲动、不认怂;

- 留证据、抓漏洞、敢维权。

你的妥协只会助长公司违法气焰,而你的坚持,或许能推动职场环境的一点点改变。

> “裁员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争取权益的勇气。” —— 一位反杀裁员的大厂法务

(注:本文法律依据参考《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案例,具体维权请结合实际情况咨询专业律师。)

0 阅读:6
北平的流浪者

北平的流浪者

提供鲜明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