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 年 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我国国家海洋局、国家南极委、国家科委、外交部和海军联合提交的《关于中国在南极洲建站和进行南大洋、南极洲科学考察的报告》。从这一天起,我国便拉开了准备远征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历史序幕。其实,早在建国初期,我国就已经开始酝酿遣团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了。例如,早在1957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教授就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要研究极地。
1964年2月11日,中央批准成立国家海洋局,首次把南极考察正式列入了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议事日程。并且,在赋予国家海洋局的6项任务中,就包括“将来进行南极、北极海洋考察”。
1976年8月以后,国家海洋局才重新开始积极酝酿中国的南极考察工作。1977年5月25日,我国国家海洋局提出“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目标规划,并委托海洋科技情报研究所,开始从事国外南极考察方面的情报研究工作。同年12月,海洋科技情报研究所向国家海洋局提交的《南极和南极考察》情报研究报告,首次较详细地介绍了南极考察的意义、各国考察南极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向。
1980年5月12日,经国务院领导批阅同意后,国家科委召集国家计划委员会、外交部、财政部、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等19个部、委、局的领导,开会商讨成立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的有关事宜。会上,各部门一致赞成开展南极考察工作,并同意成立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
1981年1月20日,经国家科委多次与有关部门协商后,再次召集有关部门负责研究讨论了成立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的事宜。会后,国家科委正式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成立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的报告》。
5月1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国家科委提交的《关于成立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的报告》。至此,中国南极考察事业的领导机构诞生了。它标志着南极考察在中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酝酿时期的结束,也标志着中国即将进行的南极考察活动的开始。
1983年5月9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南极条约》的决议。6月8日,中国驻美国大使章文晋向条约保存国,即美国政府递交了加入书,从此,中国正式成为《南极条约》的缔约国之一。
1984年2月7日,获得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的王富藻、孙鸿烈、谢自楚等32名专家学者,联名致书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建议中国尽快独立组建南极考察队,到南极洲建立考察站,从事南极科学考察活动。
6月12日,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同意建站的批示,南极委、国家科委、海军、外交部和国家海洋局,就《中国首次组队进行南大洋和南极洲考察》联合向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报告。报告中建议选用国家海洋局的“向阳红10”号远洋考察船和海军的“J-121”号打捞救生船组成一个船队,执行南大洋和南极考察任务。
报告还对组织领导、建站地址、考察重点区域和主要项目,以及经费等问题做了较详细地说明和周密安排。从这一天起,我国便拉开了准备远征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历史序幕。
1985年初,当中国人试图在乔治王岛建站之时,极地气候骤变,从1月4日到11日,乔治王岛连续七天遭到狂风暴雪的袭击。这是南极的夏天,暴风雪说来就来,积雪刚刚融化的山岭顷刻之间银装素裹,平静的海湾掀起惊涛骇浪,浓雾惨白一片,笼罩着白茫茫的大地,连绵的细雨夹着雪霰打得人睁不开眼睛。
运载建站物资的“向阳红10”号和“J121”号的沉重铁锚无法抵挡麦克斯韦尔湾滔天浪涌,造成脱锚,被迫逆风而行才避免触礁。这时,巨大的冰山在强风的驱使下涌入海湾,给刚刚锚泊的大船造成巨大威胁。一次,两艘小船在卸完物资返回途中,被浓密的大雾锁住,波涛汹涌,能见度几乎为零,情况十分危急,“J121”号船用雷达导航无济于事,“向阳红10”号用无线电呼叫,也没有回音。小船在大雾中迷航,经过3个多小时与风浪搏斗,才凭着经验小心翼翼地脱离险境。
尽管天气恶劣,建站的时间却不能等待。船上500多吨物资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卸下来运上菲尔德斯半岛,因为南极的夏天是非常短暂的。为了抢时间争速度,两船500多人全体动员,在货舱、甲板、登陆艇上组成一支支突击队,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在那个月份,南极也没有黑夜),只要风暴减弱,直升机和小船就从空中、海上一起抢运物资。经过17天苦战,所有物资都完好无损地卸运到长城站工地。郭琨队长深切动情地称赞这是中国人在南极创造的“南极速度”。
“南极速度”还表现在建站上。由于极地气候恶劣,运输困难,加上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建筑施工的难度极大。许多国家的科考站都不是一次完成的。波兰在乔治王岛建阿克托夫斯基站,200平方米的主体房屋就用了两个南极夏季时间。现在,中国长城站要在一个南极夏季建成,而且建站物资到1月中旬才卸运完毕,剩下的时间也就一个多月了。
为了解决施工和生活用电,驱散极地的寒冷,长城站最早建起pab1阿的设施是号称长城站心脏的简易发电房。15名队员承担了这一艰巨任务。他们以惊人速度平地基,搭盖木板房,安装调试2台柴油发电机,仅用了2天多时间,长城站就开始正式供电。从此住在帐篷里的队员不但有电灯照明,而且可以用电加热器取暖了。
为了保证长城站与船只的通讯联络,通讯班一度被喻为南极千里眼、顺风耳的8名科技人员连续奋战2昼夜,架设了长城站第一座12米高的双极天线和馈线系统,将帐篷改做机房,电讯人员趴在地上调试发射机和接收机。当他们从接收机里收听到北京传来的清晰声音时,疲惫的脸上都绽开了笑容。
长城站的主体建筑是2栋共350平方米的钢框架装配式房屋,墙板有500多块,螺丝15000多个,从浇灌水泥地基、安装钢框架、组装墙板,一直到内装修共十几道工序。浇灌地基时因冰雪融化,加上风雪和阴雨不断,每个平方的地基坑内都有很深的积水,无法浇灌水泥。起初,用抽水机抽干坑内积水,但无济于事,渗透的冰雪融水很快溢满,使水泥无法凝固。于是,他们在坑外挖坑,导引地基坑中的积水,终于确保混凝土地基一次浇灌成功。在施工中,南极多变的恶劣天气也使施工队员吃足苦头。2月2日清晨,劳累了几天几夜的队员们刚刚进入梦乡,就被急促的喊声叫醒。暴风袭击了长城站,风力11级,刚刚完工的宿舍楼屋顶防水铁皮被风掀开,眼看整个屋顶将要被风卷走。在极地,暴风天气是绝对禁止室外活动的。但这时的考察队员们顾不得这些禁令了,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爬上了5米多高的屋顶,腰间拴一根绳子作为保护绳,风刮得他们站立不稳,他们顽强地与暴风搏斗。考察队员们硬是用自已的身体压住已被暴风掀起的屋顶防水铁皮,另一部分队员在房屋四周打地锚,用粗大的绳索将屋顶五花大绑在地锚上,扎得严严实实,把铁皮重新加固,与暴风搏斗了近一个小时,使宿舍楼安然无恙。长城站的主楼、宿舍楼以及后来改建的建筑物,采用的都是悬空式结构,即房屋的地板离地基1.2米,形成通风通雪过道,便于暴风将积雪从建筑物下面自动卷走。主楼坐西朝东,背山面海,由站长办公室、餐厅和厨房几部分组成。这里的敞亮大厅既是队员们每日就餐的地方,也是科考站的活动中心。主楼还有一间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小会议室,配有古色古香的红木桌椅,一幅悬挂壁间的巨幅万里长城的挂毯,突出了长城站与众不同的特色。
主楼后方的通讯栋和科技栋,是长城站的重要设施。通讯栋是科考的耳目,配备有先进的短波无线电通讯系统和卫星通讯电话,它们缩短了长城站与祖国、极地和其他大陆的距离,通过站区大型菱形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不仅可以和极地各国科考站通讯联系,而且可以和世界各地打电话,传输或接收图文资料。科研栋包括了气象、地球物理、电离层、生物、地质、地震等实验室。与之配套的还有建在站区南部山头上的地震观测室和地磁场记录室。为进行天文观测,长城站建立了永久性天文点,它由埋在地下的一个重1.5吨的钢筋混凝土浇铸的石墩构成,上有钢质测绘标志。此外,在长城海湾的岸边还建有观潮站、水准基点和重力测量基准点。
长城站的后勤保障设施不断完善,其中以发电房的重建最为突出,最初的木板房已被两层的钢框架结构的楼房所代替,安装了柴油发电机组、控制机房和低温启动装置,从而保证了生活和科研用电,使长城站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长城站的文体栋,是科考队员开展文化体育、娱乐的场所。休息时间,队员们可以在这里下棋,阅览图书,还有乒乓球台、台球,跑步器、拉力器、杠铃等室内健身器材,也可以欣赏录像节目。长城站配有专职医生和药品比较齐全的诊所,一些邻近外国站的朋友也常来这里就医。
长城站的宿舍栋和主楼的一部分房间,南极夏季最多可以容纳40多人住宿,楼内有自动电热水器和洗衣机、烘干机,室内有电暖气。为了保护南极生态环境,长城站还建成一座污水处理系统,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将生活污水净化,这是乔治王岛第一个现代化的污水处理设施。正是因为长城站设施齐全,具备了在极地生活和科考的条件,建成后即成为常年科考站。由中国首次南极洲考察队科学考察班班长颜其德担任队长的首次南极越冬考察队共8人就是留在新建成的长城站,度过了第一个漫长而寒冷的南极冬天。
在长城站内,科学家们可利用先进的无线电收发系统与外界通讯联络,可接收卫星云图,通过气象观测塔观测气象,还可进行地震记录和高层大气物理记录及分析。作为我国对南极常年科学考察的基地,长城站发挥着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