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张学良,第一想到的是大名鼎鼎的“少帅”,近代著名爱国将领。在近现代历史中,“少帅”不仅是一个美誉,更是一段家国情怀与个人感情交织的传奇。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兵谏,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晚年张学良回忆:此生最不后悔的决定之一就是西安事变,这是正确的决定,但是有很多细节不愿意多说。
蒋介石对于西安事变是非常不高兴的,对张学良的态度也是180度大转弯,后来软禁张学良54年之久。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的处境如何?蒋介石为何不放了张学良?
张少帅:早年经历张学良18岁进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第一炮科学习,毕业后跟随父亲张作霖在奉系任职,从营长一路做到军团长,后任中华民国海陆空军副司令。
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爆发,父亲张作霖被害,张学良出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
12月,蒋介石北伐战争进入尾声,张学良不顾日本和亲日派的阻挠,改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
从张学良毕业到和南京国民政府统一旗帜,这段时间中,张学良不仅在东北治军、统军中有不少建树,而且在国家统一中,也贡献巨大力量,人也非常帅气,被称为“少帅”,与蒋介石结为兄弟,出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
张学良“兵谏”:发动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三省,扶持溥仪做傀儡皇帝。东三省为什么会丢?主政东北的张学良为什么不抵抗?
有很多人把责任全部给了张学良,张学良也很生气,不是不抵抗,而是南京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妥协,发布命令让不抵抗,说第一任务是“安内”。
都知道在“皇姑屯事件”中,张学良父亲张作霖就是被日本人设计害的,国仇家恨岂能不抵抗?但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命令是不抵抗,政府命令不得不听,这就导致了张学良成了东三省丢失的“背锅侠”。
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不要抵抗日本,选择妥协让步,要求张学良的任务是出兵围剿陕北的红军,在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亲自来西安,督促张学良围剿红军。
张学良自然不愿意自己人打自己人,与十七路陆军司令杨虎城准备兵谏蒋介石,要求其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相互协同配合下,派军进入临潼华清池扣留蒋介石,囚禁陈诚、卫立煌等国民党人,要求蒋介石立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蒋介石自然是拒绝,但又没有办法,后来在我党周恩来调和下,让蒋介石同意改组南京国民政府,把工农红军改编为第8路军,一致抵抗日军。
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但是这一刻,也决定了张学良、杨虎城未来处境。张学良跟随蒋介石回南京,后被蒋介石软禁,时间长达54年之久。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的处境张学良当时选择跟随蒋介石回南京“请罪”,当时周恩来劝阻张学良,但张学良没听,还是跟随蒋介石去了南京。
来到南京的张学良,自然受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审判,被判了10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监管。这也标志着张学良后接下来的处境就是被软禁。
从1901年到1946年,张学良在大陆生活的45年,有9年生活是被软禁的,软禁地方有13个之多。时间较长有浙江奉化,有10个月,湖南凤凰山一年半,在贵州时间最长,有7年左右,分别在贵州修文阳明洞、贵阳麒麟洞、遵义桐梓小西湖等地,有短时间在重庆等地软禁。
从西安事变开始到抗战胜利,张学良一直被软禁,1946年,蒋介石秘密把张学良转移到台湾,继续在台湾新竹软禁张学良,时间长达45年之久。
直到1991年,张学良在蒋经国去世后才真正获得自由,软禁生活前后加起来有54年之久。
晚年回忆:西安事变是我不后悔决定之一1991年,张学良和夫人赵一荻去美国探亲访友,这是张学良45年以来第一次可以离开台湾,真正有了“行动自由”。
1993年,东北大学复校,张学良任名誉校长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名誉理事长,并题写“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名,为自己的老家东北做了些事情,也见证了东北一个世纪的变化。
1994年4月,张学良和夫人赵一荻获得美国绿卡,前往美国夏威夷檀香山安度晚年。
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去世,享年101岁。
张学良晚年在美国檀香山度过,面对记者采访时说:不后悔当年西安事变做的决定,只是有些细节不愿意多说。
不后悔是有两个方面的:第一个决定是不后悔发动兵谏,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和全国统一抗战。第二个决定是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愿意跟随蒋介石到南京,接受惩罚。至于不愿意说的细节,有可能是西安事变中隐藏的细节,也有可能是被软禁生活的细节,不愿意说正好说明了张学良在国家民族大义与个人情感两者之间做出了一个平衡选择。
蒋介石为何不放了张学良张学良和蒋介石的感情很复杂。1928年后,张学良主政的东北答应蒋介石,愿意改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的管理,与蒋介石结为兄弟,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两人的感情很深,之间的关系很“铁”。但是在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兵谏,是一种兄弟感情的“背叛”,导致了他后来的软禁生活,张学良也知道,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要牺牲个人感情,愿意接受蒋介石的惩罚。
蒋介石为什么不释放张学良,而选择软禁呢?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有三个:一怕二恨。
一怕,怕的是张学良重新统领东北军。张学良主政东北过程中,有实力强大的东北军和基础,如果放了张学良,那么张学良会重新掌握东北军,这是他不想看到的,不放他就可以化解东北军实力,把东北军掌握在自己手里。另外,张学良和周恩来关系密切,经过西安事变后,张学良会不会跟共产党呢?无论是如何,软禁张学良,就可以比避免这个结果。
一恨,恨张学良背叛自己。张学良兵谏行为让蒋介石很没面子,对这件事让蒋介石永远无法释怀。如果没有这件事,围剿红军是不是就顺利很多?是不是就没有后来败退台湾的结局了?所以蒋介石对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不仅仅是没面子那么简单,而是有一种恨和不甘,最后蒋介石也叮嘱儿子蒋经国一定不能放了张学良,这就是要软禁张学良一辈子啊。
二恨,怕张学良兵谏事件成为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民党败退台湾后,国民党对他的态度很复杂,有人主张放了张学良,但是依旧被拒绝,蒋介石也怕释放张学良后,张学良兵谏成为国民党失败的重要原因,就会有人拿这件事情来说事,影响国民党在台湾的稳定。
当然了,蒋介石不放张学良,也不害了张学良,软禁张学良似乎是让张学良忏悔认罪,但是张学良也不忏悔不认罪,不认为当年西安兵谏是错误的决定和选择,这种僵持和桀骜导致张学良一直被软禁,直到蒋经国去世后才被释放。
结论今天评价张学良是一个著名的爱国将领,主要原因就是发动了西安事变,让全国一致抗战,从国家民族大义上来说,张学良是名副其实的爱国将领,在阻止内战促成抗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我们惋惜的是张学良被软禁了54年之久,张学良的一生(1901年——2001年)正好是20世纪,这个世纪不平凡,见证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如果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后良没有跟随蒋介石去南京,凭借他的地位和才能,在后续的抗日战争中、解放战争中会发挥怎么样的作用呢?如果在我党这边,在新中国建设中,尤其是在东北的建设,是不是有更大的作用?当年,张学良为了国家民族大义,“背叛”蒋介石发动兵谏,又为了个人感情接受惩罚,这种双重不后悔的选择造就了他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