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A股市场退市公司的数量逐年增加,显示出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加强和市场监管的严格化。下面将详细介绍各年份退市情况:

面值退市是退市的主要原因,占比高达70.45%。例如,ST左江因2023年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并被审计机构出具“非标”审计意见而拟被终止上市;ST越博、*ST三盛则因未及时披露2023年年报而触及退市。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例如,退市博天和新海退等公司因触犯相关法规而退市。新野纺织因连续七年财务造假,也被实施了强制退市。
此外,市值退市也成为新的退市路径,如建车B成为首个因市值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3亿元而触发退市的案例。
综上所述,2024年已经有22家公司完成退市,同时还有22家公司处于锁定退市状态。这些公司的退市原因主要包括面值退市、财务类退市以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等,并且随着退市新规的实施,市值退市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综上所述,近三年A股市场退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反映了退市制度的严格执行和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退市机制的建立。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市场整体质量,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还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未来,在全面注册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预计A股市场将继续保持“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常态,进一步提升市场的健康发展水平。退市没有赔偿机制是助长上市公司恶意退市,对市场消费者是极大的不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