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终于有了结果,“伊鹏3”号货轮事件终于尘埃落定了。这件事僵持了一个多月,现在调查结束了,瑞典方面又开始抱怨了。那中方是怎么回应的呢?
之前我们在视频里提过波罗的海的电缆事件。因为中方代表没到场,所以事情一直僵着。瑞典和丹麦都不放人,也不上船检查。电缆虽然修好了,但海上的问题还没解决。
02外企态度转变
但是中方代表一到现场,问题就顺利解决了。12月19日,中方代表同意了德国、瑞典、丹麦和芬兰的代表上船进行联合调查。这几个国家的态度各有不同,德国、瑞典和芬兰是海底电缆的使用者,而“伊鹏3”号停泊的地方正好在瑞典和丹麦之间的公海,所以丹麦也派了人参加调查。
僵持了一个多月后,还是中方一锤定音,把事情解决了。12月21日,“伊鹏3”号在扣留了一个月后终于获准离开,前往埃及的塞得港。
03西方国家的怀疑与阴谋论
实际上,西方国家对“伊鹏3”号起疑,只是因为这艘船恰好在海底电缆断掉的时候路过那个海域。或者说,因为这是一艘来自中国的货轮,所以他们才会这么怀疑。出了事之后,各种阴谋论就出来了,甚至有人说船员收了俄罗斯的钱,故意用船锚把电缆弄断。
尽管“伊鹏3”号已经离开了那片海域,但相关国家还是没消停,特别是瑞典。瑞典的外交部长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说,在船离开前,瑞典的检察官没能上船调查船员。19号那天,有个瑞典检察官想上船,但被中方拒绝了。
04瑞典不满仅作观察员要求参与调查
在船舶检查时,各国代表中有瑞典的代表,他们是来自国家事故调查委员会的观察员,对“伊鹏3”号进行了调查。但瑞典方面对此表示不满,他们认为自己不只是应该作为观察员,还应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进行调查。
在2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到此事,发言人毛宁的回答也很有意思。她说,中国不仅邀请各国完成了联合调查,还提供了相关资料和信息。由于这艘船在事发现场停留太久,为了船员的身心健康,船东在与各方商量后决定让船重新启航。而且,中国事先已将此事通知了相关国家,并表示愿意继续沟通,合作处理后续事宜。
这段话里包含了不少信息。首先,中国已经履行了自己的责任,协助各国完成了调查;其次,复航是为了船员的健康考虑,这是船东的决定,所以这事不能怪到中国头上;最后,中国已提前通知各国,既然各国同意放行,就不要再事后找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