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近20年,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人体是由人的细胞和所有共生微生物构成的“超级生物体”,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生态系统。
在人体内外,如皮肤、口咽、肺、肠道和生殖器等部位栖息着数以万亿计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由此形成人体微生态系统。
人体微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丰富多样,以及具有重要辅助功能的系统,参与宿主的生理功能发育、成熟和衰退的同时,在空间和时间梯度上协同发展。
目前,人体微生态学领域已经从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分类发展到剖析微生物菌群影响人类健康的分子机制,如生命早期微生物菌群发育训练免疫功能、肠道功能发育与成熟,以及大脑的发育与成熟。
因此,通过垂直传递、水平传递(母乳、饮食)和环境获得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有可能对健康产生终身影响。
越来越明确的是,从慢性炎症和代谢疾病到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等一系列疾病都与微生态功能紊乱相关。这些病变可能发生在局部,也可能发生在远处的黏膜部位或器官系统,从而影响宿主的代谢和免疫变化。
画面灵感来源于马蒂斯的著名作品——舞蹈,通过人体与微生物共舞共存的画面,来表达人体与微生态的平衡和健康的关系。
绘图:吴秀瑞 韩泽坤 浦靓君

今天推荐的《人体微生态与健康》探讨了各微生态系统与组织、器官的相互作用,尤其是肠道微生态对免疫系统在大脑的发育、发展和成熟中的作用,旨在阐述人体微生态系统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主审:陈东波
主编:武庆斌
出版日期:2024年6月
ISBN:9787030781093
印装:全彩平装
页码: 315
定价:80元
编写人员
本书基于人体解剖和生理基础知识,系统介绍了微生态系统与人体健康的关联。本书共十一章,分别为人体微生态系统,免疫系统与人体微生态,疫苗与肠道微生态,大脑发育、呼吸系统、口腔、消化系统、皮肤、女性生殖系统等与微生态的关系,并对衰老与肠道微生态也做了讨论,同时对微生态制剂做了详尽的论述。
读者对象可作为从事营养与健康管理的专业人员、微生态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以及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参考书。
目 录第一章 人体微生态系统 001
第一节 人体微生态系统概述 001
第二节 人体微生态系统的分布和组成 007
第三节 人体微生态系统的生理功能 013
第四节 人体微生态研究的技术方法 015
第五节 微生态研究应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023
第二章 免疫系统与人体微生态 028
第一节 免疫学概要 028
第二节 固有免疫 029
第三节 适应性免疫 039
第四节 免疫系统与人体微生态研究现状 056
第三章 疫苗与肠道微生态 065
第一节 疫苗发展史 065
第二节 疫苗的概念、分类及免疫学机制 069
第三节 接种疫苗,预防疾病 080
第四节 疫苗与肠道微生态研究现状 090
第四章 大脑发育与肠道微生态 097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097
第二节 儿童脑发育 103
第三节 肠道微生态与脑发育研究现状 108
第五章 呼吸道与呼吸微生态 116
第一节 呼吸道解剖、组织和生理特征 116
第二节 呼吸道微生态特征及其生理功能 128
第三节 呼吸道黏膜免疫 134
第六章 口腔与口腔微生态 145
第一节 口腔解剖、组织和生理特征 145
第二节 口腔微生态特征及生理功能 148
第三节 口腔生物膜微生态种群的演替 153
第四节 口腔生物膜微生态及影响因素 156
第七章 消化系统与肠道微生态 161
第一节 消化系统解剖、组织和生理特征 161
第二节 肠道微生态特征及生理功能 192
第三节 肠道黏膜免疫系统与肠道微生态 195
第八章 皮肤与皮肤微生态 211
第一节 皮肤解剖、组织结构特征 211
第二节 皮肤微生态特征与生理功能 226
第三节 肠- 皮肤轴 236
第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与生殖微生态 247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和生理特征 247
第二节 阴道微生态特征、影响因素及生理功能 264
第十章 衰老与肠道微生态 272
第一节 衰老概述 272
第二节 衰老机制的研究 275
第三节 衰老与肠道微生态研究现状 279
第四节 肠道微生态与老年相关性疾病 283
第十一章 微生态制剂 290
第一节 益生菌 290
第二节 益生元 299
第三节 合生元 303
第四节 后生元 306
第五节 微生态制剂的安全性 309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先睹为快







← 左右滑动 →
购买链接



科学出版社赛医学(sci_med)
医药卫生分社订阅号 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