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风
起
清
凉
至
伴随着凉爽的秋风,新的开学季已悄然到来!医学生们从这个季节开启了医学之门,踏上了医学之路。
医学之路,道阻且长。每一本厚重的专业书籍,都是通往救死扶伤殿堂的阶梯。本期科学书讯为开学季医学新书推荐,共有8本,涵盖基础医学、医学影像学、检验医学等领域,具体包括:
《感染病理学》
《PET/CT及PET/MR疑难病例解析》
《女性生殖超声诊断学》
《分子诊断技术与应用》
《临床实验室智能化建设与应用》
《组织内源性修复与再生》
《医学病毒图谱》(第2版)
《医学电镜技术及应用》
《感染病理学》


主编 刘德纯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共16章。第一部分概括性论述感染性疾病的基础理论,包括感染性疾病相关的概念、规律、特征及基本病变,感染与免疫、肿瘤及妊娠的关系,感染性疾病的病理诊断方法、思路与经验。第二部分以病原体为主线,阐述各种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相关临床表现、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重点介绍了法定传染病、新发传染病及常见感染性疾病,兼及一些少见、特殊和可能或已经输入我国的感染性疾病,涉及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10余类500余种病原体和1000余种感染性疾病及感染相关性疾病,含图1400余幅。
读者对象:各级医院病理医生,各临床科室特别是涉及感染性或传染性疾病的医生,感染相关专业研究生、规范化培训或进修医生。
《PET/CT及PET/MR疑难病例解析》


主编 李 彪 左长京 左传涛 张 敏
本书以肿瘤性病变为主,兼顾非肿瘤性病变疑难病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覆盖全身多器官和组织。病例解析包括病史简介、影像描述、最终诊断、病例讨论及病例点评五部分,以常规18F-FDG显像剂为主,还涉及68Ga-DOTATATE、11C-CFT、18F-APN-1607等新型PET分子探针在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本书突出临床实用性,每个病例均配有视频文件,生动展现病例解析过程(从提问、读片到解谜、分析、点评五大环节),可帮助读者更深入学习疑难病例解析思路。
读者对象:核医学专业诊断医师及相关临床医师、技师等从业人员。
《女性生殖超声诊断学》


主编 李 达 王鑫璐 谭季春
本书在充分讲解女性生殖系统与超声诊断基本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将二者相结合,详细介绍了超声诊断在生殖医学中的实际应用。全书对经阴道妇科超声检查及超声在辅助生殖技术、输卵管通畅性与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估、生殖相关妇科疾病、正常早期妊娠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描述。同时,书中还实时收集了大量代表性图片,旨在加深读者对超声诊断在女性生殖领域应用价值的系统认知。
读者对象:妇产科学、生殖医学、超声医学及相关专业的医生、科研人员。
《分子诊断技术与应用》


主编 李 明 周宏伟
分子诊断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外临床核酸分子标志物分析领域的主流技术,本书系统介绍了疾病相关核酸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分析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全书分为四篇:第一篇分子诊断概述与基础;第二篇分子诊断技术,主要包括核酸扩增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基因测序技术、飞行时间核酸质谱检测技术和分子诊断POCT技术等当下分子诊断领域的常规技术和前沿技术;第三篇分子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主要介绍了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肿瘤、药物相关基因的分子诊断,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的筛查,移植配型、法医学领域的分子诊断和特殊领域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与进展;第四篇分子诊断技术的质量管理及问题应对。
读者对象:临床检验人员、诊断产品研发人员及行业监管人员和临床医生。
《临床实验室智能化建设与应用》


主编 毛远丽 温冬梅 陈锦添
本书以临床实验室智能化发展为主线,阐述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在临床实验室建设、发展与应用的历程和现状。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相关概念及智能化系统在临床实验室的发展历程、发展机遇与挑战;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对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在临床实验室引进建设时的规划与改造、系统的类型选择与配置、工作流程建立、质量管理等进行了介绍,同时分享了国内外多个临床实验室的应用实例;第四章介绍了目前在不同规模临床实验室已实现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的智能化系统,包括这些系统的设计理念、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实现;第五章对临床实验室智能化发展进行了探讨。
读者对象:临床检验人员、体外诊断产品研发人员及行业监管人员和临床医生。
《组织内源性修复与再生》


主编 邵增务 熊蠡茗
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篇,针对组织内源性修复与再生的核心理论、临床实践难题和关键工程技术进行分析讨论。上篇总论对组织再生及再生障碍过程中内源性干细胞的多维调控机制、内源性修复材料的生物制造和临床转化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全面介绍。下篇各论以骨、椎间盘、软骨、脊髓、血管、角膜、皮肤创面等组织器官为例,深入探讨了针对内源性再生调控网络中的关键靶点,综合应用生物、物理、化学、材料学等手段,激活内源性干细胞再生潜能,有序调控再生微环境,逆转再生修复障碍,促进损伤组织器官原位再生修复、结构功能重建的新策略与新方案。
读者对象:再生医学研究的广大临床医生、材料学专家、企业研发人员、研究生等。
《医学病毒图谱》(第2版)


编著 宋敬东 王健伟 洪 涛
本书主要展示了1000余张病毒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包括负染及超薄切片照片,涵盖25个病毒科,对每个科病毒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说明。本书还简要介绍了每个科的病毒分类、生物学特性、致病性等。全书按照现行的病毒分类学(核酸类型)进行编排,包括DNA病毒六个科、逆转录病毒两个科、双链RNA病毒一个科、负链RNA病毒九个科、正链RNA病毒七个科,以及朊病毒等。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更新,增加了多种病毒电镜照片;以形态学视角完善对病毒复制周期的认识;突出对病毒鉴别的实践指导;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病毒分类变化修改了有关章节病毒分类内容。
读者对象:临床诊断、科学研究、教学及从事病毒形态研究的人员。
《医学电镜技术及应用》


主编 汪克建 范京川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根据设备和技术进展,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全书分为3篇:第一篇,电镜及电镜技术,介绍了常用电镜的类型、基本构造及原理,常用电镜样品制备技术等内容;第二篇,细胞超微结构与超微病理,对质膜、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微体、细胞骨架等的超微结构与超微病理变化进行了介绍;第三篇,组织超微结构与超微病理,对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肝、胃、肠、胰)、呼吸系统、肾、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系统或器官的常见超微结构与超微病理进行了介绍。
读者对象:医学病理工作者、临床医生及其他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

科学出版社赛医学(sci_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