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当地时间9月26日夜间,美国新一代SLS超重型登月火箭受飓风天气影响,被迫从L-39A发射塔台推回VAB垂直总装大楼。这也标志着接连三次因为各种原因推迟、或者取消发射的SLS超重型登月火箭,在此前因为燃料加注泄露、重复加注再次泄露、飓风影响后,终于不再傲气、选择推回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垂直总转大楼,择机选择11月12日再次发射。
而这也意味着SLS登月火箭如果10月份不能再次选择合适时间推出、并发射成功的话,美国NASA主导的SLS登月火箭项目就要彻底拜拜了。因为近日美国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已经正式对外公开表示,SpaceX最新研制、并已试验多次的星舰和超重型助推器的首次轨道试飞任务,最快可能会在10月底前发射升空,最迟也会在11月份发射升空。而这也就意味着如果NASA主导的SLS登月火箭,在11月13日到来之前不能发射升空的话,等到SpaceX旗下的星舰成功发射后,可就真的没SLS什么事了。
毕竟从性能来说,星舰全面碾压SLS登月火箭,比如近地轨道运载力方面,载人版本的SLS超重型登月火箭近地轨道运载力才95吨,还不如60年前的土星五号登月火箭近地轨道运载力强。反观SpaceX旗下的星舰金地轨道运载力100吨,后期优化后可以提升到150吨级以上,绕月轨道运载力也有80吨以上。
当然SLS等货运版本近地轨道运载力高达130吨级,绕月轨道运载力也超过80吨以上,但放在量产版本的星舰面前,仍然优势全部没有。因为按照SpaceX公布的计划参数来看,未来量产版本的星舰,近地轨道最大运载力将高达250吨以上,绕月轨道最大运载力也将超过100吨以上,毕竟其最大起飞推力高达7500吨,远不是最大起飞推力还不到4000吨的SLS可比拟的。
同时相比SLS登月火箭发射一次成本高达41亿美元不同的是,星舰的一级超重型助推器是可以和此前多次发射成功的猎鹰-9一级火箭一样,垂直回收后多次重复使用的,二级也是核心级自身也装备了完善的动力系统,除了能够持续在轨运行、往返于地球和和月球轨道外,其也是可以垂直返回、重复使用的,而且重复使用次数预估将达到100次以上。
那对于财政大老爷国会而言,与其每次几十亿美元拨款,去发射一次性的SLS登月火箭,还不如造价2亿美元、单次发射不超过1000万美元、且可垂直回收、重复使用的星舰更为划算。
特别是星舰除了能够用于载人登月外,更具备深空探测发射能力,而这点是从一开始设计之初,就只具备绕月轨道运载能力,而不具备直接登月着陆的SLS所不具备的优势。比如SLS虽然绕月轨道运载力接近50吨,但其发射的登月器只能在绕月轨道上运行,并不能直接实施载人登月任务,这一点主要和SLS搭载的猎户座载人飞船有直接关系。
反观星舰虽然只有二级结构,但上面级除了能够直接从近地轨道飞往月球轨道,并全部降落在月球任意地区外,还具备搭载月球车、月球基地施工材料等超大货舱装载能力,而且在完成载人登月探测后,航天员直接搭乘电梯返回星舰后,星舰自主起飞直飞返回地球、并垂直降落在地球预定着陆场,相比SLS这类传统载人登月火箭直接减少了三次以上在轨对接需求,不光提升了发射载荷率,而且减少对接次数也从根本上至少降低了90%的失败率。
所以接下来的二个月时间内,NASA主导的SLS如果真的不能按时发射的话,可就真的成“扶不起的阿斗”了,那届时美国载人登月计划就真的成SpaceX的星舰了。
而与此同时的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载人登月计划中,虽然基于长征5号衍生的921登月火箭发射时间、降落月球时间可能更早,会在2025年前后进行。但对于中国而言,计划2028年发射的长征9号超重型登月火箭,才是直接对标SpaceX星舰的中国载人登月和实施深空探测的主导火箭。
因为长征9号近地轨道运载力130吨以上,绕月轨道运载力不低于60吨的水准,不仅和星舰现阶段的技术参数很是接近,同时长征9号相比技术非常激进的星舰而言,其自身略微保守的设计反而是其成功、乃至中美载人登月中,助力中国率先实施载人登月的法宝。
比如星舰虽然最大起飞推力高达7500吨,但是这7500吨的推力需要依靠29台猛禽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提供,而SpaceX自主研制的猛禽液体火箭发动机,虽然是当前全球唯一采用全流量分级燃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而且采用甲烷替代煤油既没有喷管结焦的风险、而且甲烷相比煤油便宜、比冲还高,更适合重复低成本使用。
但放在星舰上的自身风险也不少,比如其助推器采用了多达29台猛禽液体火箭发动机,星舰也采用了7台猛禽真空版,按照航天设计中数量越少、风险越低的惯例,星舰无论是助推器还是星舰自身,安装了这么多发动机,就算SpaceX为其采用燃料互通、发动机推力补偿设计,但在实际发射过程中,一旦某台发动机发生爆炸、或者助推器超过4台以上发动机出现故障,星舰整体就得全部坠毁。
就和冷战时期,苏联搞不出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所以其登月火箭N1芯一级采用了多达33台小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来弥补发动机起飞总推力的不足,但实际发射过程中,因为发动机数量过多导致发射失败也就成了常态和其最终下马的核心因素。
所以对应到60年后的星舰上,SpaceX之所以在星舰的助推器安装多达27台猛禽液体火箭发动机,原因也在于SpaceX虽然从NASA挖来了不少航天领域专家,特别是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但SpaceX仍然搞不出来燃烧效率高、推力又很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所以最终只能选择单台推力不过230吨、但燃料效率非常高的猛禽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
反观我国在研的长征9号超重型运载火箭,虽然其无论是最大起飞总推力、还是其发射成本和整体技术水准,相比星舰都不是很出众,但在长征9号身上最大的优势就是可靠性绝对高,因为长征9号超重型运载火箭,芯一级和助推器采用的都是单台推力高达480吨的YF130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且数量只有13台;芯二级只采用了4台单台推力220吨的YF-90氢氧火箭发动机,芯三级也只采用了两台单台推力25吨的氢氧火箭发动机。算下来长征9号全箭装备的火箭发动机数量都没有星舰助推器多,所以较少的发动机也就显著提升了长征9号的发射安全性。
其实从航天自身领域来说,真正发展航天的都不会选择推力不够、数量来凑的技术方案,像历史中的土星五号芯一级和助推器采用的是单台推力超过680吨的F-1火箭发动机,数量总计只有5台,芯二级采用了5台推力8吨的J-2氢氧火箭发动机、芯三级更是采用了一台J-2发动机;后面的航天飞机、德尔塔-4、欧洲的阿丽亚娜-5都采用的是大推力、少发动机方案,而且在进入外太空或者临近外太空的芯二级和芯三级上,采用的都是燃烧效率更高、比冲更高的氢氧火箭发动机。
而我国的长征9号走得就是这条常熟的路线,但星舰二级依然采用的是比冲只有352秒的氢氧甲烷火箭发动机,所以整个星舰超过2/3的空间都用于装载超过1000吨以上的液体燃料,这么多大燃料无疑增加了风险和隐患。
当然从整体来看,或许SpaceX的星舰和中国的长征9号都会成功,都会成为中美两国未来主导载人登月、深空探测的主力型号,但从技术成熟度、发射风险来看,长征9号明显是要好于技术来凑的星舰一大截的。
中国加油[必胜]
长征九号原型机都没出来,Pk个屁啊
29台发动机,只要一台出故障就是个大烟花,真令人期待马斯克的大烟花[得瑟]
现在一级煤油的试车好像成功了,3级也成功了。二级还没爆出新闻来计划应该在稳步推进了,7000吨可以了,
看来在摄影棚发射才稳妥
又是个吹星舰的,说得好像能发射就能登月似的!差得远得很好不[得瑟]
星舰就是骗融资项目,不会成功。
稳扎稳打,安全第一,不搞比赛,稳步发展更快,专家门辛苦了,致敬航天人!
用印度工程师就是这种后果,出了问题就互相扯皮,自扫门前雪,管你什么问题,打个补丁完事了,反正我没问题。最后一堆堆的补丁堆在那儿,谁要处理谁负责,最后烂在那儿
成也好,败了也好,并不能改变什么。
离开俄罗斯发动机 美丽国啥也不是
总感觉美国在最后整活,捞一波退场
如果美丽先把月球好地方都占了,我们是不是很亏?加油,中航天!
闭眼按发射。
可能会成为美丽的风景线
按自己节奏走,科学规划,没必要去硬性对标
[横脸笑]真磨叽,快点发啊,万一成功了呢...
人家也指望星舰,那不是等不及了吗,压力太大了
星舰就是作秀火箭,期货火箭,成功了吗?笑死人
星舰一定会烂尾,我今天放话这儿,欢迎以后考古
一个图纸还没出来,一个已经准备发射,怎么PK?
别吹了,马斯克的火箭放弃回收了。自己看新闻。
发射成功才能谁好,还没射你就认美国好骨子里崇洋媚外。
美国人牛逼,吹的太大了
这个火箭出的也太快了吧?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幸好没发,不然将出大事故!
我们已知元素上干种,这些不都是小问题
sls项目牵涉太多的部门和利益,是一定要搞成功的
这几天梦五要上了。
大漂亮的火箭怎么一股子咖喱味
不会原地炫一个吧,在原地开花。
星舰好像很牛逼的样子 中国能不能超过它呀 还得等这么多年才有结果急死人了
星舰比SLS更不靠谱
小编在领马斯克的工资,鉴定完毕!
星舰丑
两骗子唱双簧骗国会给经费[笑着哭]
成本对比呢
何德何能去笑话人家
那啥加油💪,不可以让马斯克拿到订单
星舰没有深空能力绕不了月,除非多发星舰在太空加油,不过风险太高,成本也不会低。长征9估计还没有确定构型。921火箭预计26年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