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代,常香玉留下了一张珍贵留影,镜头中她眉目清秀,落落大方

流水无情谁有情 2025-01-25 17:31:21

40年代,常香玉留下了一张珍贵留影,镜头中梳着短发,她眉目清秀,落落大方,这时的常香玉还不到30岁,正值她人生最好的年纪。

常香玉

常香玉是一代豫剧宗师,豫剧主要流派“常派”的创始人,她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与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等五位豫剧大师级人物并称为“豫剧六大名旦”。

常香玉除了在自己的豫剧事业上敬业奉献以外,她还常年热心于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国情怀,被大家赞誉为“爱国艺人”。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她出生在河南省巩义县南河渡镇董沟村一个贫寒家庭,从小便过着极为贫苦的生活和日子,常香玉9岁那年,为求生计,跟着父亲学习豫西曲调,并先后拜在翟燕身等豫剧名家的门下系统的学习豫剧。

那个时候的常香玉十分刻苦,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学习豫剧上,使得自己终有所收获和大成,练就了“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的绝功。

常香玉学有所成后,便开始登台献艺,登台献艺的常香玉唱功出色,基本功扎实,很快便在郑州的豫剧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了郑州一带豫剧界家喻户晓的“后起之秀”,被冠以“文武全才之伶童”的美誉。

1936年,14岁的常香玉来到了河南开封,登台演出,她的表演细腻大方,唱腔字正腔圆,好评如潮,令河南开封的豫剧迷大饱耳福,第二年的2月,为了能够大力推给和发展豫剧,常香玉成立了中州戏曲研究社,但是当时的时局的变化却令常香玉措手不及,十分无奈,当时,不仅有军阀士兵来到常香玉的戏场来捣乱,还有当地的地痞恶霸上门威胁,这让常香玉内心十分害怕,只能够选择去往外地漂泊演出和发展豫剧。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当时身处西安的常香玉获悉老家遭了灾,当地的孩子没处读书后,心中很不是滋味,当即便带着全家人举行义演,募捐办学,为老家的孩子们解决了无处上学的问题。

后续,常香玉又分别于1942年和1945年为河南自然灾害赈灾义演,舞台上巾帼英雄的慷慨气概通过一次次演绎早已内化到她的生命里,她已自觉地将演戏与反哺家乡、报效祖国紧密地结合到了一起。

1948年,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豫剧,将豫剧传承下去,25岁的常香玉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培养豫剧人才,常香玉除了悉心教授学生豫剧表演以外,还将自己对舞台的敬畏、对艺术严谨的操守传承给学生们,使得学生们受益匪浅,一生受用。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打响保家卫国之战,全国上下也同时掀起了抗美援朝的热潮,而当时作为西安香玉剧社社长的常香玉则决定义演,给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捐飞机。

为此,她将香玉剧社的同仁们召集到了一起,开了一个动员会,在动员会上,她提出了通过义演捐献一架战斗机的想法,而参会的同仁们则纷纷表示了支持,就这样,通过义演捐献一架战斗机的事宜便紧锣密鼓的展开了。

但是当时一架战斗机的购买价格是极其昂贵,这无论是对于常香玉本人,亦或者是西安香玉剧的全体同仁来说,都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天文数字,因此外界普遍不看好这个事情,还有人说了风凉话,说这都是常香玉不切实际的想法。

常香玉面对外界的质疑和不理解,并没有进行辩解,而是通过实际行动来有力的回击了外界的质疑和风凉话。

常香玉为了能够筹集出购买战斗机的资金,她先是卖掉了剧社的运输卡车,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全部拿出来,作为捐献义演的基金,然后便带着香玉剧社的同仁们进行全国义演,筹集购买战斗机的资金。

常香玉的全国义演之路可谓是十分艰辛,她和香玉剧社的同仁们为了省钱,坐火车硬席,睡舞台,行程上万里,仅仅半年的时间就义演了180多场,工作强度太大,令她身心俱疲,但她却没有抱怨,喊苦,喊累。反而是积极调整状态,继续义演筹集资金。

与此同时,常香玉和香玉剧社同仁们义的爱国之心令义演地区的民众感动,他们纷纷踊跃捐款捐物,使得常香玉最终筹集了购买一架战斗机的资金,然后用这笔钱购买了一架战斗机,献给浴血奋战的志愿军将士们。

毛主席听闻常香玉的事迹后,十分感动,便亲自接见了常香玉,对她进行了赞许和夸赞。

常香玉带着香玉剧社的同仁们义演捐赠了一架战斗机后,她又带着豫剧队亲赴朝鲜,冒着战火硝烟慰问志愿军战士们,当时,豫剧队的慰问演出常常与敌机的轰炸相伴,因而常香玉及其演职员们时刻面临着生命的危险。但是,常香玉却没有丝毫的畏惧和害怕,而是带着豫剧队员们下坑道,上前沿,在175天中演出了180场,极大的鼓舞了志愿军战士们的战斗热情和战斗决心。

常香玉率豫剧队凯旋归来,周总理亲自接见了她,对她进行了称赞,称赞了她的爱国壮举。

后续,常香玉一面继续教授学生,传承豫剧,一面继续通过义演,来募集资金来从事公益事业,1998年,75岁的高龄常香玉带着弟子们登台义演,将门票款项全部捐出,支持公益事业。

常香玉在公益事业以及帮助他人之事上,从来都是顷其所用,毫无保留,但她却对自己十分“小气”,有一回,常香玉的一位学生来接她,发现常香玉的衣服很是破旧,还有一块大补丁,心中很不是滋味,便开口劝常香玉对自己好一点,买一个新的穿,而作为老师的常香玉则一脸微笑地对他说道:这件衣服好着呢,穿在里面也看不见,常香玉地这番话令这名学生十分动容。

2003年,这时的常香玉已是八十高龄了,她的身体状况很不好,在医院住院,但她得知,奥林匹克中心工地有一场专门慰问河南农民工的演出后,她便拔掉输液管,在家里人的搀扶下,来到了现场,为河南老乡们清唱了一段《柳河湾》。

2004年,常香玉病重弥留之际,她告诉家里人,她的丧事一切从简,不搞追悼会,将她的毕生积蓄捐献给家乡的一所小学,同年6月1日,这位豫剧界的传奇人物因病逝世,时年82岁。

回顾常香玉的一生,她9岁登台,在长达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演绎了100多部脍炙人口的剧目,在台上唱尽人生百态,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民族戏曲事业,她戒奢求俭、慷慨报国,是真正的“一代人民艺术家”。

0 阅读:9
流水无情谁有情

流水无情谁有情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