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9个团试攻兰州受小挫,马步芳却说:彭德怀的计谋,料不准的

康安说历史 2023-02-25 04:49:04

图片来自网络

发生在1949年7月27日~28日的固关之战,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一场很小的战斗,以至于只能称为战斗,而非战役,可意义却很不一般。

固关失守,意味着盘踞在青海、甘肃一带几十年的青马老巢兰州的“山门”已经被打破,兰州以东再也无险可守,已经暴露在一野的攻击之下。

如果兰州再有失,整个西北的战局就再无恢复之日。

可“西北王”胡宗南却决定,坐镇汉中,坐观成败。

可明着的干预没有,暗地里的干预却一点也不少。

为了让马步芳、马继援父子继续与一野拼命,胡宗南派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参谋长刘任赴兰州,游说马步芳父子在兰州与一野决战。

关于兰州战事,蒋军当时共有三派意见。意见的焦点是为什么要守兰州?

作为胡宗南的代表,已经游说马步芳成功的刘任阐述理由。

按照他的说法,兰州北有宽阔的黄河,南有险峻的皋兰山,这些都是地理上的屏障,在军事上属于易守难攻之地。而且,兰州地处西北交通要道,公路纵横,打起仗来,后勤补给方便。

更重要的是,兰州本身就是蒋系联勤总部的第八补给区所在地,本来就囤积了大量的战争物资。战争打响后,不虞补给困难云云。

刘任说了这么多,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死守兰州,在兰州城下与一野决战。

虽然在编制系统内,刘任是西北公署的参谋长,又是胡宗南的代表,他在这里慷慨陈词本是应有之义,谁也说不出二话。

可要论亲疏关系,刘任在马家军里纯属外人。一个外人能代表马家军决定是战、是守还是撤?

可令青马诸将感到奇怪的是,那位已经代父上阵的马继援在刘任发言时却低着头一言不发。顿时,大家明白了。刘任之所以大言不惭地在这里发表要死守兰州的言论,肯定是获得了马步芳的同意。不然,马继援会任由他在这里喧宾夺主?

见马继援不发话,一向老谋深算又刁钻古怪的马鸿逵也表态了,只要马步芳决定死守兰州,宁马一定会拼死力救援。

至于信不信马鸿逵的这番话,或者能信多少,那就看众人的领悟力了。

见场面往死守兰州的方向发展,第82军参谋长马文鼎坐不住了。

马鸿逵 图片来自网络

他站起身来发表意见:

其一、兰州的地理形势和后勤补给确实是死守兰州的优势,但有利又有弊。

其二、兰州南有皋兰山,北有黄河,这种地形适合小集群部队的防御战,却不利于大兵团作战。理由是,打赢了,部队囿于山地行军困难,不利于机动部队进行逆袭,不利于扩大战果;打败了,可供部队撤退的路线太少,仅有一座黄河铁桥,一旦铁桥被炸断或者被一野占领,青马只能是个全军覆没的结局。

因此,马文鼎建议,不死守兰州,而是把兰州作为西北大决战的一个前哨基地,派出少量部队占领皋兰山、狗娃山、沈家岭等险要地区,据险阻击。待到青马大部队和兰州城内的物资都运到黄河以北的时候就放弃兰州,把一座空城留给一野。

一野千里赴敌,后勤补给线漫长,本来携带的粮食等物资就不多,再加上兰州城内的20余万人口,定会引起缺粮的恐慌。到那时,已经撤到黄河以北的青马骑兵在宁马骑兵的配合下持续打击一野的后勤补给线,定会逼迫一野不战而退。

按照马继援的想法,是准备同意马文鼎的计划的。可就在马继援准备起身表态的时候,马步芳的一道命令来了。

正是这份突如其来的命令改变了马继援的计划,才使得彭总准备在兰州围歼青马的战略意图得以实现。

自一野进入关中以来,与马家军作战多次。虽屡有斩获,但战果不大。稍不留神,还会被马家军偷咬一口。

让彭总感到头疼的并不是马家军的战力不俗,而是他们来去如风,飘忽不定的战法。如果马家军不守兰州,而是撤回了甘肃和青海,把部队撒到广阔的地域中,这得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打扫干净?

不把马家军,尤其是青马打扫干净,就无法在西北进行建设,民众也不敢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谁知道这股来去无踪的马匪会什么时候钻出来搞破坏?

在打下固关的时候,彭总就坚定了要消灭青马是信念。因为西北的民众在青马的压榨下过得太苦了。

打下固关后,彭总在视察的时候发现,固关周边很多村庄的村民,一家只有一套见人的衣服,谁出门谁穿,其他人只能躲在家里。由此可见,青马对民众的压榨已经到了何种程度?如果不消灭青马,西北民众哪有希望?

因此,彭总希望的是马家军能够集中起来,好毕其功于一役。可青马过于滑溜,总是抓不到手。虽然在扶郿战役和固关战斗给予了青马一定的打击,但青马实力仍在,并未伤筋动骨。

就在彭总苦思破敌之策的时候,马步芳却帮了一个大忙。

马步芳给马继援电报的主要内容有两点:

其一、再次重申了兰州适合内线防御的有利条件。

其二、特意强调了青马的老家青海的安危问题。

马步芳提醒马继援,当年青马出兵打击孙殿英,是在宁夏境内;打藏兵是在青藏边境;打红四方面军是在甘肃的河西走廊,战火都没有烧到青海。如果放弃兰州,就意味着青海将成为接下来的主战场,一旦青海被打残破了,青马将来如何立足?

马继援被马步芳说动了。

马继援虽然在军事上有几分小聪明,但在战略上的目光却是很短浅的,他根本就不明了“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的道理。即使这次侥幸守住了兰州又能如何?部队打光了,一野改日卷土重来,兰州还不仍然会丢失?

因此,当马继援被马步芳说动之时,就是死守兰州的计划确定之日。

马继援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除了马文鼎,蒋系将领就再也没人发现死守兰州必败吗?还真有。

就在马继援领着一帮参谋制定完成死守兰州的作战计划时,119军军长王治岐发来了一封电报,电报的大致内容是,“防守兰州利客不利主,胜则无战果,败则无退路。”

如果说没有马步芳的那封电报,王治岐的这封电报会坚定马继援放弃兰州的决心。可现在,一切都晚了。

那么,马继援对能守住兰州有信心吗?

起码在这个阶段,马继援还是很有信心的。由于青马在以往与一野的战斗中占过一些小便宜,尤其在西府战役中还占过一个大便宜,马继援此时已经处于一种虚幻的陶醉中,他对部下口出狂言:

“一野的部队算什么?还不是我手下的败兵!兰州不比关中,我马继援也不是胡宗南,只要彭德怀敢来,就有他好看的!”

彭总听后却淡然一笑:

“我倒是觉得此人很天真。天真不是坏事,但打仗靠天真可不行。”

就在青马集团内部对死守兰州达成了一致意见之时,彭总对要在兰州歼灭青马主力的作战计划也已经成型。

1949年8月4日,彭总发布命令:

其一、以2兵团的3个军和19兵团的两个军分两路包抄进攻兰州。

其二、以1兵团主力配属第62军沿渭河,经天水、临洮,进占临夏,突破敌军右翼,进入青海东南部,形成意欲攻击青马老巢西宁的架势,动摇青马的军心,并负责拦阻由兰州退往西宁的青马败兵。

其三、待到攻下兰州后,1兵团西渡黄河,直取西宁。

其四、18兵团配属1兵团的第7军在天水、宝鸡一带钳制胡宗南部。

其五、第64军在固原一带牵制宁马,使其不能救援兰州。

此战,一野的兵力已经超过了胡宗南部和马家军的总和,达到了40余万。

之前,一野在于胡宗南和马家军的交锋中之所以会经常遇到小败,关键在于兵力不足。就以被彭总视为败仗的西府战役为例,当时的西野只不过才有7.5万余人,而胡宗南和马家军却有30余万。

而这次,胡宗南和马家军加起来不过30余万,在兵力对比上,一野已经占据了上风,并且在装备上也有了很大提高。因此,彭总的排兵布阵就显得游刃有余起来。

而马步芳和马继援仍然在幻想着依靠所谓“诱敌深入”,凭借着坚固工事阻击一野于坚城之下,待到一野久攻不下之时,青马和宁马的骑兵再出击阻断一野的后勤补给线,然后东西对进击败一野于兰州城下。

可让马步芳父子没料到的是,宁马的马鸿逵在第64军的压力下仅能自保,哪有能力和胆量救援兰州?

更让马步芳父子没想到的是,1兵团竟然越过兰州不攻,千里挺进,直插青马的老巢。

不过,彭总却并未因兵力占优而有任何轻敌思想。

客观地说,兰州确实是一座难打的城池。

早在军阀混战时期,兰州的防御工事就已经打下了根基,抗战时期又得到了加强。

此时的兰州城防,主阵地全部是由钢筋水泥的碉堡群组成。在阵地的外线,还有高达6~10米的人工削壁。壁垒下又有外壕和内壕,并附有隐蔽工事。阵地前沿又有大量的雷区和密集的铁丝网。马步芳之所以敢于叫嚣死守兰州,就是依仗着这些坚固的工事。

而且,青马的兵员组成绝大部分都是青海、甘肃的一些游猎民族,又受迷信影响,个个都悍不畏死,战斗力很强。

马步芳 图片来自网络

反观一野这面,也有不利因素存在。

由于已经深入敌境,一野面临着既没有群众基础,也没有内线的情况,对敌人的兵力、布防情况几乎是一无所知。

所谓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这种两眼一抹黑的仗,彭总一生都没打过。

可当侦察和情报人员好不容易传来的两份情报摆在彭总案头的时候,却又是两份情况截然相反的情报。

一份情报中说,原本驻守在兰州的91军和120军已经从兰州北撤,据说是要撤到酒泉去。而且,大批的作战物资正在由兰州运往西宁,兰州城内已经在开始准备炸毁工厂、拆毁电线,破坏黄河铁桥。

而另一份情报则说,蒋氏派来的飞机正在抓紧向兰州运送粮弹,马家军也在大肆抢运粮食进城,而且还抢了很多磨盘。马继援的嫡系第82军正在皋兰山一线加紧构筑工事,宁马的马鸿逵也准备派6个师的部队随时救援兰州。

到底哪一份情报才是真实的呢?

在很多关于兰州战役的回忆录中,都提到了一野将士在兰州战役轻敌的问题。主要内容是,一野将士在陇东追击战中进展顺利,产生了轻敌思想;一野将士认为兰州守敌有放弃兰州逃跑的迹象,由于担心不能全歼青马主力才对兰州发起了攻击,以至于造成伤亡等等。

可事实是这样吗?绝非如此。

正像上文提到的那样,彭总一辈子也没有打过这种“两眼一抹黑”的仗,他岂能依靠着两份截然相反的情报和几次到前沿阵地用望远镜看到的情况就贸然下令攻击兰州?

可现实是,在1949年的8月21日,一野第4、6、63、65军派出了9个团的兵力对兰州发起了攻击。

这又是为什么呢?

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彭总在一种他认为非常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所能采用的仅有的一种途径了--只有付出血的代价了!

这个一个非常痛苦且无奈的决定。

一野40余万大军已经兵临兰州城下,难道还要围而不打不成?每晚打一天,兰州的城防就要坚固一分,日后我军攻城的损失就要加大一分。因此,这次动用9个团对兰州实施投石问路般的试攻,其目的就是期待着敌军的火力发挥。

彭总并不怕牺牲,但牺牲要有价值,此次有意识的牺牲换来的是日后更小的牺牲,这可能就是一种善于牺牲吧。

因此,此次看似贸然的进攻决非轻敌,而是一种策略。

8月21日拂晓,战斗打响。一野的9个团分别向马家山、营盘岭和沈家岭三大主要阵地发起进攻。此次进攻持续了两天,一野没有攻下任何一个阵地,却遭受了重大伤亡。

鉴于此,彭总果断下令停止进攻。

此次进攻虽然失利了,但部队却发现了兰州防御工事的几乎所有明暗火力点,找到了进攻兰州的上佳突破点。尤其重要的是,彭总通过此次试探得出了马继援是真的要死守兰州的判断。

既然判定马继援要死守兰州,那接下来的仗就好打了。

就在一野指战员们在重新整顿部队,调整战术准备二攻兰州的时候,兰州城内的马继援又开始得意忘形起来了。

当时,在全国战场上,蒋系部队都在望风而逃,溃不成军,只有大西北的兰州打了一次不大不小的胜仗,因此,当一野的试攻被击退的消息传到马步芳的耳朵里后,他立即向蒋氏发报,要求给予马继援和青马守军予以重赏,并要求补充大量的装备,至少每天要派来10架次以上的飞机进行运输才能满足兰州的作战要云云。

很显然,马步芳这是在“狮子大开口”。

图片来自网络

可接下来的事情让马步芳看不懂了。一野经过两天的攻城战后突然全线停止了进攻。这一停,就是3天的时间。

这下子,不仅马步芳感觉到不对头,连马继援也觉得有些费解。于是,父子二人展开了一次对话。

马继援:对手迭遭打击,快3天都没有动静,大概是不敢再攻了吧?

马步芳:彭德怀的计谋,料不准的。

事后证明,马步芳的预感是正确的。

就在父子二人在苦思一野下一步动向的时候,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到了马步芳的耳朵里。一野1兵团经渭源、临洮,于8月22日攻下了临夏,大军已经渡过了黄河,不仅堵死了兰州守军的撤退之路,又对西宁形成了威逼之势。

1兵团的这次潜行攻击可谓是兰州战役的“神来之笔”。

得到消息的马步芳慌了。

临夏对于马家军来说可不是一个寻常的地方,它既是马步芳、马鸿逵的出生之地,又是他们拉队伍的起家之地。如果一野大军不是围困兰州而是直取临夏的话,马家军就可以从兰州和西宁两个方面予以夹击,再加上宁马的部队在外线配合,定可保临夏不失。

可现如今,兰州被围,宁马也被封堵死,一野以1个兵团的兵力打下了临夏,兵锋直指西宁,西宁在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是守不了多久的。

而且,西宁的防御攻势相比兰州简直是天地之差。在兰州战役爆发之前,马步芳尤为担心的就是一野进入青海,可越害怕什么就越来什么。

为此,马步芳下令,急调原驻守在兰州的骑兵第7师和14师回援西宁。

自古以来,打防御战都是不断增添兵力的,像兰州战役这种不仅不增添兵力,反而要抽调兵力的战例在战争史上都没有见过。

没办法,马步芳一改之前的狂妄,开始向马鸿逵和胡宗南求援。、

可之前还气壮如牛的表示,只要马步芳下令,宁马一定出兵救援的马鸿逵却没了动静。本来鼓动刘任游说马步芳死守兰州的胡宗南也杳无音讯。

这下子,马步芳终于明白了。胡宗南派刘任来鼓动自己死守兰州,就是想让自己与一野互相消耗;马鸿逵之所以嘴上答应出兵救援可就是不动地方也是抱着同样的心理,谁叫自己当时偏要死抱着甘肃省的大权不给马鸿逵呢?

这一下子,之前的恩怨在兰州之战都找齐了。

战局发展到如今,哪怕马继援再狂妄,他也知道兰州守不住了。与其坐等被消灭,还不如在一野还未发起攻击的时候赶紧逃跑。

因此,继马步芳先行逃离兰州之后,马继援也抛弃了部队独自逃跑。

大战已经爆发,可两位主将先后逃离战场,哪怕青马抵抗得再顽强,也注定是个失败的结局。

1949年8月26日,兰州被一野攻占。此役,共歼敌4.2万余人,嚣张一时的青马被打的精锐尽丧。

不久,随着一野进军大西北,马家军,这支手上沾满了民众鲜血、罪恶累累的部队被全部歼灭。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31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