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贵州一位瓦工写信给上将杨勇:我没牺牲,请求安排个工作

具光阅览趣事 2024-11-18 04:38:38

在此文阅读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0年,时任贵州省军区司令的杨勇上将,收到了一封来自瓦工的信。

信中,这位名叫孔宪权的瓦工称自己并未战死,并希望杨勇能为自己安排一份工作。

杨勇看着信百感交集,对多年未见的部队老友突然“复活”,更是激动不已。

那么,孔宪权为何要求助?他究竟经历了什么?

意外重逢的信件

1950年夏天,西南某村的泥瓦匠孔宪权照常结束了一天的劳作。

他拖着略显僵硬的腿脚回到简陋的家,整个屋内弥漫着土豆和青菜的香气,但妻子的表情却有些淡漠。

最近几天,她都对丈夫表现出若即若离的冷淡,话语也少了许多。

原因很简单——家里经济窘迫,日子过得比村里大多数人都要清苦。

更让她不满的是,大儿子到了适婚年纪却连成婚的简单花销都拿不出来。

每逢亲戚登门询问婚事,她只能含糊带过,心里却充满委屈和无奈。

孔宪权对妻子的埋怨选择沉默面对,家中艰难的状况他何尝不知?只是身为伤残的劳工,他已经倾尽全力。

某天傍晚,孔宪权在村头小卖部买完油盐,看到旧报纸堆里印着一张熟悉的面孔,他怔怔地盯着照片,眼眶微微湿润。

那个严肃而略带威严的神情,分明是当年并肩作战的老领导——杨勇,杨勇现如今的头衔赫然写着“贵州省军区司令员”。

孔宪权抚摸着报纸上的名字,心中百感交集。

当年,他们一起奋战在枪林弹雨中,杨勇曾是自己最敬佩的指挥官。

可是自从受伤后他被迫留在乡下,一晃多年过去,他早已无法得知当年那些战友的消息,更不知杨勇已成为高高在上的将领。

那晚,孔宪权辗转反侧,报纸上杨勇的名字和自己如今窘迫的生活在脑中反复交织。

他心中五味杂陈,身为曾经的红军战士,他心里始终不愿给党和组织添麻烦。

但想到家中捉襟见肘的生活、妻子的抱怨、孩子们的前途。

孔宪权还是下定决心,决定写信给杨勇,诉说自己的情况,请求能获得一份安稳的工作。

他没写得太多,仅仅简单提到自己的伤残和家中的窘境,最后恳切地请求,若是可能,希望组织能考虑为他安排一份差事。

他没有夸大自己的困难,也不忍写出过多的艰辛和不易。

毕竟,这封信寄出后,他也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重伤退队

时光回溯至上世纪三十年代,那时的孔宪权,还只是红军队伍中的一名年轻战士,跟随部队南征北战。

他所在的部队经历了无数次艰难的战斗,经历了寒冷的雪山和荒芜的草地,受尽饥饿和疲惫,却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

队伍中的战士们抱着必死的决心一路奋战,而孔宪权更是在每一场战斗中冲锋在前。

1935年,在一场惨烈的战斗中,孔宪权所在的部队被分配到娄山关战役的第一线。

娄山关是战略要地,山势陡峭,险要而难攻,但拿下它对战役的整体胜利至关重要。

当时的红军正处于极为被动的境地,敌军兵力充足,装备精良,而红军却粮弹不足,许多战士甚至只能靠极为简陋的武器支撑战斗。

即便如此,红军的士气丝毫没有动摇,孔宪权也深知任务的艰巨性,可他毫无惧色,带领队伍迎头而上。

战斗打响的刹那,炮火铺天盖地般袭来,枪声密集如雨,激烈的喊杀声、嘶吼声和指挥官的呐喊交织成一片。

孔宪权与战友们爬过山石,躲避子弹,从一个掩体冲向另一个掩体。

敌人手持先进武器,重重防线将娄山关牢牢锁住,红军若想突围,需付出极大的牺牲。

就在一阵猛烈的交火中,孔宪权突然感到左腿一阵剧痛——一颗子弹狠狠地打穿了他的左胯骨。

他摔倒在地后,试图爬起来继续战斗,但剧烈的疼痛使他的四肢逐渐麻木。

这时,红军的援军终于抵达,部队一拥而上,将敌军击退。

孔宪权被紧急抬至战地医护处,医生匆忙检查他的伤情,诊断结果让人不禁摇头叹息——左腿的骨头几乎被子弹击碎,伤势过重。

由于前线药品短缺,麻醉药更是稀缺,医生只能在仅有的麻醉剂帮助下将子弹取出。

面对手术的巨大疼痛,他忍不住几度昏厥,但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孔宪权始终坚持到了手术结束,硬生生撑过了这一关。

虽伤口已处理妥当,但孔宪权的伤势依旧严峻。

军医忧心地告知他,若再随队继续行军,伤势将难以痊愈,甚至会危及生命。

指挥部上级根据他的情况决定,暂将他安置在一位信仰坚定的老乡家中,让他养好伤再找机会归队。

得知消息后,孔宪权有些失落,他朝着队伍离开的方向久久凝望,目送战友们离去。

艰难求生

被部队留在村里疗伤的岁月里,孔宪权逐渐明白自己再也无法回到战友们身边了。

身为一名曾经的红军战士,他本该有着更有力的双腿,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奋斗。

可身体的残疾和逐渐老去的岁月,却将他此后困在了这片山乡。

起初,孔宪权尝试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比如挑水、搬运粮食,希望能够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但左腿的伤势让他没法像普通人那样承担重活,稍稍多走几步,腿上便如针扎般刺痛。

为了糊口,他尝试做些小买卖,卖一些油盐杂货或者一些生活必需品,但靠这点微薄的收入,远远不能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

就这样艰难谋生的过程中,他遇见了后来的妻子。

这是一个朴实的乡下姑娘,对孔宪权的身体缺陷没有任何嫌弃,反而对这个坚毅却有些沉默的男人充满敬意。

两人相处下来,彼此扶持,互相鼓励,很快走入婚姻的殿堂。

孔宪权从未感到如此满足,尽管生活依然清苦,但他心里似乎有了归宿感,觉得日子有了值得奋斗的目标。

婚后,他更加发奋工作,力求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

经过几番尝试,他开始学习泥瓦匠的手艺,这是一份不需要极高体力却能糊口的工作。

起初,村里人对他的技术还存有疑虑,但他凭着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逐渐得到了乡亲们的信任。

后来,长年的积劳与艰辛的生活,让孔宪权的身体更加虚弱,且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他肩上的负担也愈加沉重。

尤其是大儿子到了婚龄,亲戚们不断催促儿子的婚事,而家中却一贫如洗,连办喜事的钱都没有。

孔宪权在家中常常感到一筹莫展,妻子对他有了更多的抱怨,有时埋怨他生计无望,有时气他曾经助人让家人受穷。

孔宪权默默听着这些怨言,内心充满愧疚,他理解妻子多年随他过着贫苦日子的委屈,却始终无力改变现状。

在妻子逐渐积累的不满情绪下,孔宪权心里开始有了挣扎。

恰好,看到昔日战友的名字后,他再三考虑后还是决定求助。

战友重逢

几周后,在贵州省军区司令部的一间简朴办公室里,司令员杨勇正忙着处理公务。

桌面上堆满了各类文件和报纸,而他也不经意地拆开了一封信。

看到信的开头,他就怔住了,寄信人名字是“孔宪权”。

这个名字唤起了杨勇心底深藏的记忆:这个曾与他一起在战火中并肩作战的老部下,他一度以为早已在多年前的战场上牺牲。

多年未闻的名字和意外“归来”的老友让杨勇一时间百感交集。

信的内容并不长,孔宪权只是简短地描述了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因战争伤残,他落脚在偏远的乡村,靠做瓦工维持一家人生计,但生活贫困艰难。

信中,孔宪权也没有过多的抱怨,话语中甚至带着几分克制和羞涩,只是希望杨勇能帮忙安排一份体面工作,好让家中的日子好过一些。

很快,杨勇将信中提到的情况上报给了相关部门,还专门找到其他一些红军时期的老战友,请他们一同为孔宪权提供帮助。

这封信带来的感动迅速在军区内部传开,许多老战士闻讯后,也纷纷向组织表达对孔宪权的关心,希望能帮他解决生活难题。

在杨勇的协调和关怀下,孔宪权不仅得到了政府的及时援助,还恢复了党籍,再次被接纳回到组织的怀抱。

不久后,孔宪权收到了来自政府的正式回信,信中通知他,他即将被任命为遵义会议纪念馆的筹建负责人。

这份任命令孔宪权难以置信,他不敢相信自己这个多年在乡村默默无闻的泥瓦匠,竟然能担任如此重要的工作。

在收到回信的那个夜晚,他几乎彻夜未眠,内心的激动让他久久无法平静。

孔宪权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一份充满荣誉的责任,国家没有忘记他曾经的奉献和牺牲。

次日清晨,孔宪权动身赶往遵义,一路上,他默默回忆着当年战斗的片段,心潮澎湃。

抵达遵义后,他不顾旅途劳累,立即投入到纪念馆的筹建工作中,逐一勘察地形、查阅资料,思索着最适合建馆的位置。

几年时间里,他一心一意投入到纪念馆的规划与建设中,每一块展品的摆放、每一处细节的设计,他都亲自过问。

孔宪权的付出换来了丰厚的回报,1957年,当遵义会议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时,他的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结语

这座纪念馆,不仅象征着党和国家的历史,更承载着孔宪权对革命的深情。

他清楚,这里不仅仅是一座建筑,而是一座传递信仰和历史的桥梁。

纪念着无数为国牺牲的战士,也纪念着自己过去的峥嵘岁月。

孔宪权以馆长的身份为纪念馆工作了十余年,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倾注其中,让更多人铭记这段革命历史。

他的故事,和这座纪念馆一道,成为了这片土地上长久流传的传奇。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关于孔宪权以及杨勇的相关信息

金台资讯 2023年6月19日 关于《毛泽东夸他“杨勇上将,上将扬勇”》的报道

0 阅读:23
评论列表
  • 2024-11-18 19:49

    应该的[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具光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