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持续了这么久,但经常也能够给人带来一些“惊喜”。比如,此前普京就下过一道很符合我国“心意”的命令,有分析人士认为,只要我国提出“请求”,俄罗斯也没有理由拒绝。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中俄可以如此“志同道合”呢?俄罗斯又真的不会拒绝吗?
· 普京下了一道合中国心意的命令俄乌冲突马上就要进入第四年,虽然这场持久战已经打到“看客”们都累了,但是俄罗斯三不五时总是能给我们一些惊喜。而且,或许正是因为俄罗斯也正在“对抗”西方,所以,俄罗斯的“惊喜”总是很合我们的心意。比如,在2023年7月时,俄罗斯媒体就报道了普京一项很符合我国心意的“命令”。俄罗斯电视台公布的相关采访显示,普京在被问及如何处理被缴获的西方武器装备时表示,虽然俄罗斯也拥有西方国家拥有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但俄罗斯不会放过“近距离观察西方技术”的机会。所以,俄罗斯将通过“逆向工程”来研究西方装备,并看看其中是否有什么他们可以应用的东西。
根据此前的媒体报道,由于美西方国家大量给乌克兰提供武器支援,俄罗斯确实在在战场上得到了不少好东西。比如,根据社交媒体上的视频,俄罗斯士兵缴获了一辆美制“布拉德利”步兵战车,他们还“放肆”地“感谢”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赠送他们的礼物”。布拉德利步战车是一种生存能力强、机动性强的步战车,也是美国援助乌克兰的关键军事装备。资料显示,布拉德利步战车加强了装甲防护性能、增强了战车的战场生存能力和协同作战水平,在火力强度上也有其他主战坦克不可匹敌的优势。布拉德利步战车配有双人炮塔,主要弹种有穿甲弹、高爆燃烧弹、曳光弹等,主武器是机关炮,侧面则有同轴机枪,其配备的BGM-71DTOW2导弹理论上可以舰船三代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
此外,俄罗斯还缴获了一枚由英国向乌克兰提供的“风暴之影”巡航导弹,媒体报道称,这枚导弹在坠落的过程中只有部分被摧毁,可能是因为受到干扰而没有“正常发挥作用”就因电子战系统干扰或技术故障而坠毁,因此,俄罗斯可以借此获得“有用信息”。“风暴之影”是英法联合研发的巡航导弹,其不同型号的射程在250公里到560公里,具备精确打击的能力,还可以设置延迟爆炸,在获得“风暴之影”后,乌军就频繁使用它攻击俄军的后方和民用设施。普京表示,俄罗斯可以通过研究在俄乌战场上缴获的武器,研究北约拥有什么武器以及哪些被用来针对俄罗斯,这样就可以提高俄军的能力,并改进俄罗斯的设备和武器。
普京的这一命令,显然不仅对俄罗斯有利,也是很合我们的心意的,因为通过“逆向工程”研究西方武器装备,同样是我们所需要的。· “逆向工程”有这么容易吗?其实,从普京在采访中特别称赞俄军的T-90主战坦克,并将其称之为“世界上最好的”来看,俄罗斯最想要通过“逆向工程”研究的,恐怕不是布拉德利步战车,而是“风暴之影”巡航导弹。
但“逆向工程”说起来简单,研究起来可没有这么容易。这一点其实非常好理解,这就好像“学霸”做数学题,就算学霸把答案给“学渣”抄,恐怕“学渣”也抄不明白,更别说理解是如何推导出来的了。否则的话,网络上就不会有各种抄答案最后把“AI”抄成了“人工”的段子。“逆向工程”的第一个难点就在于因工业能力差距而导致的认知差距。比如,你看到导弹的一个零件上有个坑,你可能会冥思苦想这个坑到底是用来把什么安装上去的呢?但其实,答案可能是在加工过程中,为了“卡住”零件而使用的。其次,“逆向工程”的难度在于制造工艺上的差距,比如公差问题,材料工艺问题等。以前,我国通过“手搓”的“笨办法”仿制过外国的武器装备,但这很难进行批量生产,也并非真正成功的“逆向工程”。
这两个难题的本质就是工业能力的问题,而现在俄罗斯的工业能力相较于苏联已经退化得十分严重了。在叶利钦时期,大量国有制造业企业倒闭,这其实也和美国一样,意味着产业工人的流失。而后来普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重振了俄罗斯经济,但基本上都是依靠贩卖资源来提振经济的,不仅没有阻止制造业的萎缩,反而加速了这一进程。一些军迷会开玩笑说,苏联在冷战时期研究了那么多充满了“奇思妙想”的武器装备,俄罗斯现在只要翻翻苏联时期的图纸,“啃老本”就行了。那俄罗斯有“老本”可以啃,为什么不啃呢?是不想吗?显然不是,而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工业能力去啃这个老本,所以,在“逆向工程”的问题上,俄罗斯可能也缺乏足够的工业能力。
除此之外,对俄罗斯来说,就算他们有能力搞“逆向工程”,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了。毕竟,搞“逆向工程”也需要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时间。比如,伊朗在2011年就捕获了美国RQ-170“坎大哈野兽”无人机,但也到了2015年才研制出“山寨版”并投入使用,这已经算是时间比较短了,可就算是几年时间,俄罗斯也等不了。
或者说,俄罗斯能够从“逆向工程”中受益,但这种利益肯定不会表现在俄乌战场上。当然,如果俄罗斯的目标不是复制其核心技术,而是通过拆解找到破解方案,那么工程量就小得多,也有可能在短期内实现。比如,俄罗斯“沙皇之狼”军事技术中心的负责人罗戈津九层表示,他们希望通过对“风暴之影”的研究来找到打击“风暴之影”的最佳方式,这其实也是“逆向工程”的意义。· 中国提出请求,俄罗斯不会拒绝?话分两头,虽然俄罗斯现在的工业能力不如人意,但我国的工业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我们有“逆向工程”的需求和经验,在“逆向工程”方面,中俄可能有合作的空间。一方面,我国在“逆向工程”方面经验丰富,根据此前的媒体报道,我们曾在多个西方武器装备上进行“逆向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渔民曾在南海捞到过美制MK-46鱼雷,在上交国家后,国家通过“逆向工程”研究出了我们的“鱼-7”鱼雷。
此外,还有一些信息显示,我国和苏联曾经依靠从越南战场上获得的4万多块碎片,成功拼装出美国战斗机的全尺寸模型,并据此研究出超过300项我们尚未掌握的技术。另外一方面,我们的工业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我国现在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工业形成了全、多、大的“独特优势”。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此外,2023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为39.9万亿元,占到了GDP比重的31.7%,制造业增加值占到了GDP比重的26.2%,占全球比重约30%。这样的工业能力,在“逆向工程”中当然是占据优势的,也是因为这样,有人认为,只要中国提出请求,俄罗斯没有理由拒绝。
但中国到底有没有提出请求、俄罗斯到底有没有拒绝,我们还不好说,但公开资料已经显示,俄罗斯不仅对“风暴之影”展开了“逆向工程”的研究,还全球直播拆解“风暴之影”。不少网友在看了俄罗斯的直播之后表示,俄罗斯还真是“大方”,不仅自己看,还叫上所有人一起看。视频显示,俄罗斯专家展示了导弹弹头装置、涡轮喷气发动机以及组装导弹的材料和弹体,以及弹翼的复合材料,基本上就是把“风暴之影”整个拆完了。虽然说视频并不能暴露“风暴之影”的全部秘密,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风暴之影”的秘密或多或少还是暴露了。况且,俄罗斯都敢在全球直播拆解“风暴之影”了,谁能保证俄罗斯不会把“风暴之影”的关键秘密交给中国或者其他国家?
现在,美西方国家可能不仅要默默祈祷自己的武器装备不是下一个被直播“拆解”的,还要祈祷俄罗斯“小气”一点,不要把这些“秘密”交给其他国家。或许,这也就是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国家都是在“清库存”,援助乌克兰的也都是一些已经服役几十年、十几年的“老旧”武器,而迟迟不肯援助F-16、主战坦克等先进装备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