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业强国建设中乡村产业振兴的几点思考

爱农者看闻 2024-03-26 13:16:40
作者:青平 王敬斌 蔡炜炜 摘 要:乡村产业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要求和必然前提,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城乡要素循环、推进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重要支撑。新时代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但当前乡村产业振兴仍面临产业融合发展失衡、要素与科技支撑乏力、经营体系急需优化和市场作用发挥失灵等问题。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从促进产业融合与转型、加强要素流动与科技装备支撑、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经营体系、发挥政府与市场协同效应四个方面发力,同时处理好乡村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农民增收、城乡融合和国内外循环四方面的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任务,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当前,农业强国建设仍受农业大而不强、人均资源占有量小、农业增收创收能力弱等现实问题的制约。要充分利用乡村产业这一重要抓手,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增收导向,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在此背景下,对于乡村产业振兴有几个关键学术问题急需解答:如何理解乡村产业振兴与建设农业强国的关系?当前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难点问题是什么及如何解决?发展好乡村产业要处理好哪些关系?本文尝试对上述问题给予解答。 一、以乡村产业振兴助力农业强国建设是必然选择建设农业强国,是着眼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农业强国建设需要强有力的乡村产业链作为支撑,以乡村产业振兴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已成为必然选择。 (一)产业强是农业强国的直接表征现有研究通过对世界农业强国比较优势的考察,在总结农业强国特征方面作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如,魏后凯等[2]从供给保障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竞争力和农业发展水平五个方面出发,将农业强国的基本特征归纳为“四强一高”。黄祖辉等[3]则将农业强国解读为“五力强”,并重点强调农业强国的“强”中的国际竞争能力和产业延伸能力两个方面。此外,姜长云等[4]通过构建评价全球11个农业强国的指标体系,将农业强国特征概括为“六高六强”。可见,农业强国是一个国际比较概念,对于农业强国特征的探索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国自身农业“大而不强”的现实,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参考。从全球范围看,农业强国往往在农业及延伸产业拥有规模化的、可以引领世界农业发展方向的比较优势。[4]如,美国作为综合性农业强国,农产品产出水平高、品类齐全。美国依托现代农机技术、转基因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不断拓展产业深度和广度,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中掌握较强的话语权。法国凭借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水资源条件,大力发展谷物、牛肉、禽肉、蛋奶和葡萄酒等产业,农产品长期保持净出口优势。面临农业资源禀赋条件约束的日本则在部分特色产业方面同样确立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渔业和品牌农产品等。综上,具备国际比较优势的强产业是农业强国的直接表征。 (二)深化农业强国建设需要产业支撑我国和世界农业强国在农业增加值、劳动生产率、国际竞争力、科技贡献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5]围绕“如何弥合与世界农业强国间差距”这一关键议题,学界就推进农业强国建设路径展开了一系列的有益讨论。如,黄祖辉等[3]认为,建设农业强国要从完善经营体系、推进四化一体、建设农业统一大市场、发展集体经济、发挥农业科技优势等路径出发。金文成等[6]提出夯实粮食安全、加强耕地保护、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产业链韧性、促进绿色发展等七个路径选择。孔祥智[7]则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巩固基本经营制度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四个着力点对农业强国建设路径进行了总结。乡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在激活乡村经济价值和促进要素畅通流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上述路径充分发挥作用的“基本功”和“必修课”。[8]从国际经验看,现有农业强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强有力的产业支撑。[9]美国和加拿大等综合性农业强国主要采取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方式发展农业产业,而日本、以色列和荷兰等土地稀缺的特色农业强国则更多依靠要素投入、高新技术和高端农产品提高农业生产力。上述两类国家都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以补链强链延链为起点,同时开发农业多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构建起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乡村产业体系,并最终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趋同。因此,发展乡村产业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遵循和必要前提。 二、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取得的成就(一)产业振兴新变化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具体来看,在粮食商品率、农业劳动力比重、产业功能拓展程度和产业链条延伸程度等方面成果明显。 1.三种粮食的商品率稳步提升。三种粮食的商品率是指谷物、小麦和玉米的商品量在生产总量中所占的比例。粮食商品率的提高表明农业正逐渐从传统的自给模式向现代农业产业的商品经济模式转变。由表1可知,我国粮食商品率已由2012年的85.1%上升至2020年的92.9%,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逐渐缩小。粮食商品率的提升标志着乡村产业振兴在挖掘生产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平均生产成本和实现规模效益等方面持续发挥着驱动作用。 2.农业劳动力比重逐渐降低。农业劳动生产率高、劳动力比重低是农业强国的典型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就业,极大地降低了农业劳动力占比。由表1可知,截至2021年,我国农业劳动力比重为22.9%,相较2012年降低了10.6个百分点。但仍与发达国家10%以下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未来要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 3.产业功能拓展总体提高。设施农业是在温度相对可控条件下,通过采用配套技术手段、操作机械和环境设施,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是农业产业功能拓展的重要表现。由表1可知,2012年以来,设施农业面积在经历快速扩展后趋于稳定。绝对数量优势使我国设施农业进入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期,在技术水平上逐渐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乡村产业振兴的引领带动下,设施农业的结构逐渐趋于合理,设施内配套技术、环境设施、操作机械进一步完善,并逐渐实现可持续发展。 4.产业链条延伸逐年增强。产业链延伸是由农业产业向下游延伸的发展路径,农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比重是产业链延伸的重要体现。具体来看,农业服务业在农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由2012年的6.3%逐步上升到2020年的8.7%。农业服务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农业增加值中所占比例的上升进一步说明我国农业产业链条的不断延长。 表1 2012—2021年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状况部分关键指标 年份 粮食商品率(%) 农业劳动力比重(%) 设施农业面积(千公顷) 农业服务业增加值占比(%) 2012 85.1 33.5 1405.5 6.3 2013 86.1 31.3 1964.6 6.5 2014 89.1 29.3 2058.2 6.9 2015 90.0 28.0 2132.2 7.3 2016 90.2 27.4 2083.2 7.7 2017 91.0 26.7 2048.5 8.3 2018 91.1 25.7 1854.2 8.7 2019 92.5 24.7 1894.2 8.8 2020 92.9 23.6 — 8.7 2021 — 22.9 — — 数据来源:2013—202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等。 (二)乡村产业振兴形成多种模式近年来,随着全国对乡村产业的进一步开发和探索,各地形成了独具特色、良性循环的乡村产业振兴模式,极大地激活了乡村的经济价值,促进城乡间要素流动,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具体产业振兴模式包括特色农产品开发模式、农业产业链延伸模式和农业多功能扩展模式。 1.以点带面——特色农产品开发模式。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就地开发特色农产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振兴乡村产业的根基。特色农产品开发模式是在特定区域内进行的,以区域内自然、历史和文化条件为基础,以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差异化需求为导向的产业振兴模式。比较典型的成功案例如黑龙江省五常市对于“五常大米”的开发。由于五常市独特的地理、水资源和气候条件,出产的大米味道香甜、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作为五常市的特色农产品,“五常大米”的品牌开发与声誉提升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开发五常农业物联网服务中心,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构建了稻米从种子到生产、加工、销售的全程可追溯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有效巩固了“五常大米”在市场上的地位。 2.纵向延伸——农业产业链延伸模式。农业产业链延伸的乡村产业振兴模式是一种旨在加强农产品从播种、生长、加工、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促进产业链向下游延伸的发展路径,具体包括农副产品战略规划、创新技术研发、生产、初级加工、深加工、储运等环节的增值过程。如,山东省寿光市结合当地特色,提出蔬菜产业全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在产业链上游,以良种研发、标准制定为重点,不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如,通过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无公害蔬菜生产水平。在产业链中游,培育以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并由各类主体串联个体,逐步建立体系健全完整的农业服务业。在产业链下游,培育优质特色蔬菜品牌,立足全产业链保证蔬菜产业保值增效,形成城乡互通、内外相联的大流通格局。同时,大力开展蔬菜直销业务,减少中间环节,建立“线上通道+线下通道”的立体销售网络,立足国内并参与世界竞争。 3.横向拓展——农业多功能拓展模式。农业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更蕴含丰富的生态与人文价值。农业多功能扩展的产业振兴模式是指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发挥农业提供食物和工业原料功能的基础上,兼顾其生态、人文与社会等方面的功能,将其从单一生产向多功能综合方向扩展的一种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模式。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努力打造“洱海绿色食品牌”为核心的多功能产业集群为例,当地以农田水循环利用、稻渔现代综合种养、文旅开发、古建筑修复和人居环境改良为依托,凭借洱海地区丰富的资源禀赋和得天独厚的旅游景观,大力推动农文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兼顾生态、人文与社会功能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当地政府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打造集农耕文化、乡村旅游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加强对洱海流域农业种植结构、人文资源保护开发、生态品牌创建推广等方面的研究,用实际成果支撑了产业转型升级。 三、当前以乡村产业振兴推进农业强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产业融合发展失衡,产业价值提升不足现阶段,我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急需突破的瓶颈,制约农业产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呈现第一产业发展较快、第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特征,导致农业的三产融合深度不够、融合形式单一等问题。[10]一方面,产业融合深度不足。在第一产业发展方面,对区域特色农产品的挖掘不够深入,产业延伸能力较差。同时,缺乏统一的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在第二产业发展方面,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多数还停留在农产品初加工阶段,深加工不足导致农产品在全产业链中的增值收益偏少。在第三产业发展方面,我国许多乡村地区的休闲观光旅游没有打造成集农耕文化、乡村旅游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区域间同质竞争现象严峻,乡村文旅提供的服务质量较低,消费体验特色不够鲜明,难以形成文化和旅游吸引力。另一方面,融合发展形式单一。部分地区产业发展忽视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区域特色、原料来源和比较优势,盲目追求规模和产量,导致三产融合发展形式单一,限制了乡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三产融合的进一步加深,区域同质竞争、产能相对过剩、比较效益难实现的问题进一步凸显。 (二)要素流动不畅,科技支撑乏力产业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目前,乡村产业仍然过多依赖传统要素投入,面临产业集中度低、资源整合效率过低、科技贡献率不高、优质绿色农产品特别是高端农产品较少及乡村振兴所需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乡村产业发展过于分散、不够集中,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此外,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的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仍然有待进一步探索。一方面,现阶段乡村要素流动不畅,资源利用率低。当前,受限于当前的城乡二元关系,城乡间要素流动通道仍未畅通。[11]土地供需错配、城市人才入乡留乡难、数据要素产权不清晰等问题突出,影响了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有效发挥,成为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突出短板。[12]外移人口承包地和宅基地流转迟滞也导致农村自身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13]同时,由于要素配置与乡村经济体制紧密相连,乡村市场制度不完善进一步导致要素分配不合理,难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受以上因素制约,乡村土地产出率与劳动生产率偏低,资源利用率与质量、安全、技术效率难以提高。尽管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乡村的经济活力与潜力,但与推动产业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科技创新运用不足,现代化程度较低。创新是社会生产的第一动力,也是产业融合的内在要求。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涉及面广,具有明显的跨界特征,需要经营主体不断创新,从技术、组织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然而当前,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在科技创新、技术利用率方面的差距较大,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偏弱,新技术应用速度偏慢。与其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相比,农业存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转移机制不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 (三)经营体系待优化,农民尤其小农户增收受限多元化的乡村产业经营体系是显著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整体水平的重要保障。现阶段,我国农村产业经营体系结构多以传统形式为主,但固有的利益联结机制并不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欠佳的经营体系也制约了农户适应现代乡村产业发展的能力,导致农民尤其小农户增收受限。一方面,产业经营体系亟待优化。目前,我国乡村的产业经营主体仍然比较传统,主要包括小农户、规模经营农户、合作社和农业企业。虽然这些经营主体的发展能够让农户短时间内获取利益,但各经营主体间的利益联系较为松散,例如农户与企业仅涉及简单的劳动关系,并且现有联结机制还存在生产规模小、发展成本高、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此外,尽管我国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数量逐年攀升,但除去少部分经营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外,大部分还处于初级种养、加工或原料直销的阶段。单体规模小、整体实力偏弱、缺乏同产业链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成为制约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因素。[6]当前,大多数新型经营主体仍存在整合资源、集成要素、拓展和提升市场能力弱的问题,急需产业经营体系的优化与改善。另一方面,小农户在产业体系中的增收受限。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小农户数量占我国农业经营主体总量的98%以上。小农户数量众多,但缺乏足够的经济资源和理论知识来适应现代农业,更多是从事简单的农作物种植。小农户被挤压在收益较低的种植生产环节,对后续的加工销售环节参与度不足,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相脱节,难以分享农产品加工、运输等环节的增值收益,在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同时,对于未形成规模生产水平的小农户,其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和品种参差不齐,进一步制约了小农户获得农产品增值收益的机会。此外,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尚不成熟,无法有效分享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增值收益,导致农民在产业融合中增收受限。 四、农业强国建设中发展乡村产业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一)处理好乡村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关系乡村产业发展要注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近年来,我国部分农业产业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和产量提升,忽视了市场供求的客观规律和产品品质提升的必要性,导致出现无效供给、同质劣质、资源浪费和效益下降等诸多问题。[8]部分地区忽视市场规律,在缺少对市场需求充分认知的情况下盲目开发乡村产业项目,致使项目持续亏损,大量投资成为沉没成本。许多地区乡村文旅产业的服务质量和消费体验未能匹配消费需求变化,难以形成文化和旅游吸引力。因此,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变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呈现结构升级和需求分化特征,市场需求逐渐向多样化、特色化、小众化方向转变。发展乡村产业要利用好我国地大物博、资源禀赋多元的优势,借助农村电商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差异化和特色化取胜,避免同质竞争导致的效益损失和资源浪费。 (二)处理好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关系乡村产业发展要注重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国小农”是我国农业农村的重要特征,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生产经营单位和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的重要力量。如何保障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保障农民增收致富,是发展乡村产业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当前,在部分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追求组织规模的扩大,从而抬高了农民参与新兴产业的门槛;另一方面,追求产业规模和产量,造成产品同质低质化,降低了产品的溢价能力,农民不但未能实现增收致富,甚至早期投入也因难以收回,形成沉没成本,严重打击了农民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信心。因此,乡村产业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的构建,保障农民实现增收。推广多种利益联结模式,让农民获得更多产业延链强链补链带来的增值收益。鼓励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带头共同营销,多组织合作开展农产品推销和品牌运作,提升农产品溢价能力。出台政策引导农企间建立稳定的订单和契约关系,减少农户个人买卖带来的效率损失和产品浪费。进一步完善涉农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利润分配机制,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信心。 (三)处理好乡村产业发展与城乡融合的关系乡村产业发展要注重以城乡融合为依托。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1]当前,我国面临的最突出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集中体现在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发展的不充分。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地区,造成农业劳动力不足,乡村产业发展乏人可用。[14]同时受户籍制度等限制,相当数量的进城农民工为给自己返乡留退路,缺乏承包地和宅基地流转的积极性,不利于农业产业规模扩大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部分有意愿下乡创业的年轻人也难以进入和融入农村,制约了农村产业发展中年龄结构的优化和产业活力的提高。以城乡融合为引领发展乡村产业经济,有助于集聚更多资源、要素和力量。首先,加快县域城镇化建设,提升产业振兴的动力和牵引力。通过县域产业规模升级和质量提升,带动乡村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次,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充分发挥县域资源禀赋和特色产品优势,带动三产融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最后,完善县域商业产业体系,加快城乡经济流动。加快县域电子商务和生鲜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发挥好县域联通供需、对接城乡的作用,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四)处理好乡村产业发展与内外循环的关系乡村产业发展要注重以内外循环为动力。当前,我国农业强国建设面临内循环不通畅和外循环受制约的挑战。[11]内循环不畅主要体现在二元户籍制度导致的城乡要素流动不畅。适龄劳动力向城市的非农产业转移,造成农业人力资本流失,而其承包地和宅基地流转迟滞也制约了乡村产业效率的提升。外循环受制约则主要体现在国际贸易受阻。地缘冲突事件频发、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极端气候变化导致国际农产品供应链断裂风险加大,对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稳定性带来严峻挑战。因此,发展乡村产业经济,既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又要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与水平。首先,开发多元化的乡村产业。产业多元化推动产品多元化,能更好地适应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需求变化。其次,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开发特色产业。产业特色化意味着要做到因地制宜,整合现有资源,找准现有特色与优势。最后,乡村产业发展要实现品牌化。以品牌建设为引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打造以特色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为核心的品牌格局,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五、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以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政策措施(一)促进产业融合与转型,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从产业业态的视角,按照“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的思路,打破产业与利益链中的藩篱,推动农村产业链延伸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第一,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以延链扩链提升产业价值。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产品加工向产地下沉,探索在产地发展预制菜和中央厨房等,从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二,大力发展三产融合的社会化生态农业,结合本地资源环境条件推动农业多功能开发、多价值实现。如,促进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结合,并与工业、物流业、乡村文旅等多元化业态相融合,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模式。加强对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多元化的社会活动,征集或丰富乡村创意题材,发展创意农业,发挥农业多方面的价值功能。第三,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集中力量与资源,依托当地特色产业链条,建设一批优势明显、链条齐全、要素集聚、联农带农的高水平现代农业产业园,并以此为依托,大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二)加强要素流动和科技装备支撑,提升产业深度与韧性产业振兴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过程,重点要调动要素流动和科技支撑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引领作用,以要素流动为基,以科技支撑为力,充分统筹可用资源,运用科技装备提升要素利用效率。第一,推进县域城乡融合,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发展县域经济,打造小城镇产业集群,形成“县—乡—村”三级要素流动,加强县域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农村三产交叉融合。第二,以大食物观为引领,激活多元的农业资源禀赋。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理人文条件造就了丰富的食物生产业态。要以大食物观为引领,在增强食物供应体系韧性的同时,充分利用我国多元的农业资源禀赋提升农业产业深度。第三,发挥数字技术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宏观农业。加速构建乡村产业信息数据库,借助数字经济互联性强的特点,完成“农村—城市”“农民—客户”之间的信息整合,实现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对于乡村产业,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自身优势,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借助新媒体等形式,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发展“一村一品”,提升村域产品的知名度。第四,加大育种和农机研发力度。全面推进以种业振兴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动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同时,加快先进农机研发和推广,加紧特殊地形和特殊产业适应性农机研发,提高农业产业生产效率。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经营体系,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现代化的经营体系是乡村产业振兴的载体,完善的经营体系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更灵敏、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的意愿更强烈,具有发展现代产业的优势。同时,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经营体系也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有效路径。第一,促进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发展,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加大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双重功能,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不断完善,进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涉农龙头企业对农业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因此,要充分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发挥作用。第二,完善小农户利益分享机制。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过程中,要确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以参与经营合作的各方利益为纽带,以追求最低成本、实现最高利润为目标,以各方投入为基础做好利益分配,增加各方收入,有效保障小农户实现增收。第三,培育提升农业品牌。实施品牌强农行动,加快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区域特色品牌和大宗农产品品牌为主体的农业品牌体系,运用差异化的品牌战略,提升农产品溢价能力,进而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四)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协同效应,构建产业振兴长效机制从产业参与的视角看,激活产业既要加快市场机制作用与功能的改革,又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协同效应,是构建产业振兴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第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产权制度,向市场主体赋权赋责,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要素配置、主体激活、产业竞争、效率增进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工商资本参与农业投资,重视企业在产业融合中的引领作用,构建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分享机制。第二,更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过程中,政府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保证政府和市场在各自边界内有序发挥作用。同时,政府需要向市场进行一定程度的放权,并为农村市场的发育和成长提供平台支持,为实现均衡协同治理释放空间。第三,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不断提高政策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扩大统一大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作者简介:青平,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敬斌(通讯作者),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蔡炜炜,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战略问题研究”(编号:22&ZD079);国家自科基金专项项目“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对策研究”(编号:72141005);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课题“农业科技提升粮食安全能力战略研究”的成果 来源:《经济纵横》期刊
0 阅读:0

爱农者看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