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上联:灯明月明,大明一统,大臣无人敢对,6岁神童张口就来

生远谈历史 2024-11-10 11:36:40

野史:

永乐二十年的正月十五,北京城笼罩在一片流光溢彩之中。

为消弭迁都北京带来的民心动荡,明成祖朱棣特地在这一天举办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灯会。

入夜时分,城内的各条街道早已被彩灯照得通明,成千上万的灯笼在夜风中微微摇曳,仿佛一片星光从天而降。

小贩叫卖着糖葫芦和花灯,孩子们笑闹着在人群中穿梭,整个城市被热闹欢愉的气氛包围着。

仿佛连明月也被感染了一般,将清冷的光辉洒满了大地,与灯火交织成一幅璀璨的盛世图景。

朱棣着一身普通布衣,微服出行,身边仅带了几名信任的翰林学士和护卫。

他穿行在热闹的人群中,虽然在宫中每天面临朝政烦扰,但此刻,这样的热闹景象无疑让他倍感自豪。

这是他以武力开疆、以智慧治国换来的盛世,多少次风餐露宿、鏖战沙场的苦涩,在这一瞬间都显得无比值得。

不知不觉间,朱棣一行人来到城中最大的一条灯市街。

这条街道两旁搭起了高高的灯架,上面挂满了各色花灯,有的被雕成龙凤图案,象征祥瑞;有的制作成花卉、走兽,寓意着丰收安康。

人们或携家带口,或三五成群地徘徊其间,仰头欣赏这些精致的花灯,脸上洋溢着笑容。

看着这一派和乐景象,朱棣心生豪情,便对随行的几位翰林学士说道:“如此良辰美景,正应当赋诗一首,以记盛世。我来出个对联,你们谁能对得上?”

随行的学士们闻言,也都纷纷点头,兴致高涨,或许他们早已习惯了皇帝在闲暇时以诗文相娱。

朱棣沉吟片刻,朗声道:“灯明月明,大明一统。”短短八字,道出了此时灯会的繁盛与大明朝的辉煌统一。

他一说完,便抬头看向众人,眼中透出几分期待,但几个学士听完之后,面面相觑,眉头微微皱起。

这上联看似简单,朱棣巧妙地将“灯明”“月明”与“大明”嵌入其中,不仅借景抒情,更是将灯火辉煌的盛世与大明江山的光明联系在一起。

这“明”字一连出现三次,既是大明的象征,又暗示着国家一统、四海升平。

而“灯明月明”所描绘的,是他精心筹备的这场灯会,象征着在他治下百姓的安居乐业;“大明一统”则昭示了他的雄才大略,使天下归于一统。

几位学士都是满腹经纶之人,平日里对对联也算是驾轻就熟,可眼前这副对联却让他们犯了难。

他们试图在脑海中搜寻合适的字句来回应,但无论如何,都无法找到既对仗工整又能匹配上联寓意的词语。

一时之间,众人皆陷入沉默,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尴尬。

朱棣扫视着几位学士的神情,虽面带微笑,却也不免有些失望。

他心想,自己随口出的一副对联,竟然难倒了这些平日里自诩文采横溢的大臣们。

不过,他并未责备他们,而是带着几分戏谑的口吻说道:“怎么?这上联竟难倒了你们?莫非今日朕出得太难了?”

几位学士连忙拱手,彼此相视一笑,互相间尽是无奈,谁都不敢贸然作答,因为他们知道,朱棣不仅仅在考验他们的对仗之才,更是在考验他们是否能体会他此时的心境。

而自古天威难测,面前这位皇帝的杀性可一点不比洪武皇帝小,一时间众人也不敢擅自开口。

小巷偶遇,神童初露锋芒

随着夜色渐深,朱棣一行人离开了热闹的灯市,漫步到了更为幽静的小巷。

这条小巷相比灯火通明的大街显得格外寂静,仿佛与外界的喧嚣隔绝开来。

巷子两旁的房屋大多漆黑一片,只有少数几户人家窗中透出昏黄的灯光,尽管小巷内没有繁华的灯景,但在一片静谧中,偶尔传来的风铃声却有一种别样的韵味。

正在这时,朱棣的目光被巷尾一处简朴的宅院吸引住了。

这户人家的大门紧闭,门口也未悬挂花灯,显得格外朴素冷清,与四周张灯结彩的节日氛围格格不入。

透过窗缝,隐隐约约传来一阵清脆的诵读声,这声音稚嫩,字句吐露间透出朗朗之气,仿佛并未受到节日喧闹的干扰。

出于好奇,朱棣示意随行的学士和护卫停下脚步,自己轻轻推开院门,缓步走了进去。

穿过小院,眼前是一间简朴的书房,房中点着一盏油灯,昏黄的灯光照亮了坐在案前的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不过七八岁年纪,身穿简单的布衣,正埋头于书卷之中。

灯火映照在他稚嫩的脸上,目光清澈却专注,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丝毫没有察觉到朱棣的到来。

朱棣站在门口,静静地打量着眼前的孩子。

他不禁感到好奇:如此热闹的元宵佳节,这个年纪的孩子本应在街头嬉戏,为何独自一人在家读书?朱棣轻咳一声,打破了书房内的静谧。

那孩子闻声抬起头来,看到陌生人进入,脸上略带一丝惊讶,但很快便起身行礼,举止之间带有一股天然的儒雅,不卑不亢。

朱棣对这孩子的镇定感到意外,他微笑着问道:“小朋友,这样的良宵之夜,为何不去观灯,与家人一同赏景?”

孩子抬头望着朱棣,恭敬地回答:“家父今夜外出有事,嘱咐我在家读书。先生常教导我,虽逢佳节,但学业不可荒废。”话语间,这小小年纪的孩子流露出一丝超越年纪的成熟。

随行的几位学士见状,有一人认出了这孩子,惊讶地低声对朱棣说道:“陛下,这孩子便是江南一带久负盛名的‘溧阳神童’彭印山。”

朱棣闻言,不禁对这个孩子的好奇之心更浓,连忙询问他年纪几何,学识如何。

彭印山答道:“小子今年七岁,自幼随父亲来京,日常在私塾读书。”

朱棣眼中带笑,打量着彭印山,觉得这个孩子不仅天资聪颖,气度也颇为出众,便有了想试一试他的念头。

于是朱棣微微俯下身,用温和的语气说道:“既然你如此勤奋读书,今日有副字联,你是否也能对得出来?”说完,他再次念道:“灯明月明,大明一统。”

彭印山静静听完,沉默片刻,此时站在眼前的虽然只是位普通布衣男子,但彭印山依然隐约感到,这人身份不凡。

稍作思索,他抬起头,目光清亮,缓缓答道:“君乐臣乐,永乐万年。”短短八个字,说得字字铿锵。

君乐臣乐,神童才气尽显

这下联一出,几位学士纷纷面露惊讶。

彭印山的对句不仅完全契合上联的格式,还将朱棣的年号“永乐”巧妙融入其中,且意境深远。

上联的三个“明”字,对应下联的三个“乐”字,对仗工整之余,亦展现出一派和乐盛世之象,既表达了对永乐盛世的歌颂,又寄托了对大明江山长治久安的美好祝愿。

朱棣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难得的微笑。

他轻轻拍了拍彭印山的肩膀,赞许地说道:“好!好一个‘君乐臣乐,永乐万年’!今日何其有幸,得见如此才思敏捷的少年!”

年仅七岁的他,竟能在短时间内对出如此工整的下联,实属难得。

见朱棣如此欢喜,随行的几位学士也纷纷称赞彭印山:“果然是‘溧阳神童’,才思非凡!”

“如此年纪,竟有如此文采,真是人中奇才啊!”“若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几人你一言我一语,毫不吝啬地将赞美之词倾注在这个小小少年身上。

但彭印山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他站在朱棣面前,微微低下头,谦逊地说道:“多谢各位大人抬爱,小子不过因平日诵读圣贤书,偶有所悟,才侥幸对出此句。”

朱棣见他如此懂礼谦和,更加欣赏,心中暗自思量:若是将此子加以培养,日后必能成为栋梁之才。

想到这里,朱棣突然转头,对身边的学士们道:“此子年纪尚幼,已展露出如此才华,实在是大明的幸事,不知诸位以为,应如何鼓励此子继续学业?”

几位学士深知皇帝此言暗含厚望,便纷纷提议,建议朝廷给予彭印山廪生待遇,月月拨发廪米,以助他在学业上不受生活所困。

朱棣闻言颔首,欣然同意,并吩咐随行之人记下他的姓名,日后让彭印山的父亲接旨进宫,给予适当的恩赐。

此时,彭印山已经隐约猜到眼前之人身份不凡,而他下意识地觉得,这位神采奕奕、气度非凡的男子或许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永乐皇帝朱棣。

他稍作犹豫,终于壮起胆子,小声说道:“谢陛下厚爱,臣子必定不负恩泽,勤奋苦读,以报圣恩。”

这句“陛下”刚出口,书房内的几人顿时一惊。

原来,彭印山虽年纪幼小,却早已察觉出朱棣的身份,只是一直小心翼翼地不愿冒犯,而在确认对方对自己深为赏识之下,才敢试探性地称呼他为“陛下”。

朱棣听到这称呼,微微一愣,旋即朗声大笑:“好个聪慧的孩子,果然慧眼如炬,连朕的身份也看穿了!”

随行的学士们也纷纷露出微笑,这孩子不仅才思敏捷,还洞察力惊人,竟在无声无息中识破了皇帝的真实身份。

朱棣走上前,温和地拍了拍彭印山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今日你之才思已显,朕深感欣慰。来日好生用功,将来必能成就一番伟业。”

英才早逝,永乐朝的遗憾

朱棣在那夜微服归宫后,便下旨奖赏彭印山,命地方官府定期发放廪米,帮助他继续学业。

这位年仅七岁的神童,从此在京城内外声名鹊起。

文人墨客纷纷传颂他的才华,百姓们也口耳相传,甚至将他视为“大明之福”。

但就在一切看似顺遂的时候,命运却无情地划出了一道裂痕。

彭印山十四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将他击倒,年幼的他,虽曾聪慧绝伦,却终究敌不过病魔的侵袭。

朱棣得知彭印山病逝的消息时,正处理繁忙的朝政。

当一名侍从向他报告这个消息时,他一时竟怔住,脸上露出罕见的失落之情。

片刻后,他微微叹息,低声道:“我大明失去了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身为一位帝王,朱棣掌握着无数人的命运,见证了无数生死离别,但对彭印山的早逝,仍感到格外惋惜。

那位曾在元宵夜里对出“君乐臣乐,永乐万年”的小神童,他聪颖的眼神和从容的对句,仿佛就在昨日。

朱棣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伤,一颗耀眼的新星才刚刚升起,便在天空中骤然熄灭。

为表彰彭印山的才华和贡献,朱棣特地下旨追封他为“才童”,并命令溧阳地方官府按高规格葬礼将其安葬。

朱棣还特地命翰林院大学士为彭印山撰写墓志铭,亲自审阅后,方才落笔,题写上“旷世神童”的赞誉。

京城的文人墨客们得知彭印山的离世后,也都唏嘘不已。

翰林学士们聚在一起,回忆起当年与彭印山在小巷书房中的那场邂逅,仿佛历历在目。

那时的他眉目清秀,稚气未脱,却在面对皇帝时从容不迫,对出那副惊艳的下联,令所有人为之折服。

如今,这段往事宛如一缕缥缈的烟,虽然美好,却再也无法重现。

对于后人而言,彭印山的故事逐渐成为大明盛世中的一段美丽传说。

世人将他称为“慧极早夭”的神童,而那副流传百世的下联“君乐臣乐,永乐万年”则成为他最美的遗言,永远镌刻在大明的历史长卷中。

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妥善处理。

1 阅读:16
生远谈历史

生远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