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
乾隆算是一位风雅之人,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留下的诗词将近五万首,这一数量远超许多古代著名诗人。
他常常在各种场合吟诗作对,无论是游历山水,还是欣赏书画,都能有感而发,进行诗词创作。
不过,虽然乾隆诗词数量众多,但艺术水平却颇受争议,两百多年来,竟然没有一首被广泛记住或传诵。
乾隆还热衷书画鉴赏与收藏,他的内府藏有超过一万件的书画作品。为了整理和保存这些珍贵的书画,他专门派人编撰了《三希法帖》《石渠宝笈》等著作。
在鉴赏书画时,乾隆不仅会仔细品味,还会在上面题字、钤印,留下自己的痕迹,而这或许就是他被人称为“印章狂魔” 原因。
根据《乾隆宝薮》记录,乾隆皇帝一生制作的印玺有 1800 余方。
乾隆经常在自己喜爱的书画作品上盖章,比如在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赝品上,他题跋 55 处,又盖上了许多印章。
而这一次的故事,便要从他的南巡说起。
历史上乾隆南巡始于 1751 年,终于 1784 年,30年来,一共进行了六次。
每次南巡,从北京出发,走陆路和水路,途径直隶、山东,奔赴江淮和江南地区,往返的水陆行程长达约 5800 余里。
刚才也说过了,乾隆好风雅,每到一地,除了除了进行常规视察之外,他还广交才子。
乾隆曾多次前往浙江巡视海塘,对于沿途进献诗赋、书籍、字画的文人,他会颁发奖品,有时还会临时出题考一考士子们,择优录取。
江南山水,风光如诗如画,宛如一幅绚丽画卷,那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处处皆透着灵动与秀美,令乾隆帝心旷神怡。
此次随行的还有纪晓岚,一路上,两人谈诗论文,不时对对子,旅途氛围相当愉悦。
当他们抵达江南某地时,当地知县早已得知乾隆的行踪。
尽管乾隆一行人皆着普通服饰,但他们举手投足间散发的气质,让知县一眼就看出了他们身份绝非一般。
经过偷偷打探,知县得知这位年长的中年男子正是皇帝本人,而身旁那位文士便是赫赫有名的纪晓岚。
这让知县激动不已,心中也打起了小算盘:既然纪晓岚一同前来,不如趁机与这位才子比试一番才学,看看自己多年苦心研习的对联能否难倒这位当世大才。
于是,在宴席上,知县向乾隆提出想与纪晓岚切磋的请求。
乾隆见知县兴致勃勃,便欣然应允。
知县清了清嗓子,站起身来,语气悠然地说道:“纪大人,听闻您对对联极为在行,不知我这有一副上联,您可否赏脸对一对?”
纪晓岚深知此行本是随驾同游,但对他来说,这种临场作对、即兴切磋,正是展现才学的绝佳机会。
于是,他微微一笑,点头示意知县请出上联。
知县缓缓道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
话音刚落,满座官员先是一阵静默,随后纷纷低声讨论起来,这个上联看似平常,细细品味却极为刁钻。
老鼠不论大小,都被称为 “老”。其中的趣味与玄机,难度颇高,让许多人自叹不如。
官员们望向纪晓岚,纪大人真的能对出吗?
纪晓岚微微皱眉,端起桌前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神情淡定,内心却在飞速思索。这个上联确实不易应对。
它既要求用一种动物入对,又要讲究动物名称的普遍称谓,还需兼顾工整的对仗和平仄的变化。
纪晓岚缓缓放下茶杯,环顾四周,心中仔细琢磨着上联的每一个字。
知县见纪晓岚一时未能对出,眼中隐隐露出得意之色,暗自窃喜:“看来这位才子也并非战无不胜,我的这副对联竟能难住他。”
宴席之上,乾隆高坐首位,默默观望着席间的一切。
虽为微服出巡,但他那身居高位的气势自然流露,众人岂敢怠慢。
知县抛出上联,乾隆心中亦生几分兴致,平日里,纪晓岚一听对子便能迅速应对,鲜少这般迟疑,这让乾隆满心期待,好奇纪晓岚会给出怎样的下联。
灵机一动成绝对纪晓岚微微蹙着眉头,目光在厅内缓缓游移,此时,众人皆屏气凝神,静静等待着纪晓岚的回应。
就在这紧张的氛围中,纪晓岚忽然瞥见不远处一个小巧的鸟笼,笼中一只羽毛艳丽的鹦鹉正悠然自得地梳理着自己的羽毛。
鹦鹉因善于学舌且活泼好动,通常被百姓们称作 “八哥”,无论雌雄,这种鸟类皆以 “哥” 为俗称。
这一发现如同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纪晓岚的脑海,他心中一阵窃喜,暗道:“妙啊!这正是上联的绝佳对应。”
纪晓岚不动声色地轻咳一声,稍稍整理思绪,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微笑。
乾隆见纪晓岚神色松弛,双眼微微一亮,他明白纪晓岚已有腹稿。
纪晓岚缓缓站起,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连知县也全神贯注,迫切想听听这位才子的下联究竟有何精妙之处。
纪晓岚微微抬手,指向鹦鹉所在的笼子,缓缓说道:“知县大人的上联实在巧妙,在下佩服之至。方才我观察这厅中,正好有一景,或许可以对上这上联。”
知县微微一愣,顺着纪晓岚的指向望去,只见他所指之物竟是自己府中养的那只鹦鹉。
知县脸上浮现出几分疑惑,心中暗自思忖:“难不成他要用鹦鹉入对?” 他眉头微皱,眼神中满是疑惑。
接着,纪晓岚微微一笑,从容说道:“上联是‘鼠无大小皆称老’,我这下联便是 ——‘鹦无雌雄都叫哥’。”
话音刚落,整个厅堂鸦雀无声。
片刻之后,众人先是怔住,随后反应过来,这副对联的绝妙之处,不仅在于 “老” 与 “哥” 的巧妙呼应,更在于 “鼠” 与 “鹦” 两个动物的对仗极为贴切。
上联的 “老” 字描绘出老鼠不论年龄大小皆被称为 “老” 的通俗称呼,而下联的 “哥” 字则点出了鹦鹉不分雌雄皆被唤作 “哥” 的俗称,二者意境相合,结构精致,一时间让在场之人叹为观止。
乾隆听后,心头豁然开朗,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拍手称赞道:“妙,实在是妙!此下联堪称绝配,纪晓岚果真不负才名!”
显然对纪晓岚的机智应答十分满意。
纪晓岚微微一揖,谦逊地说道:“多谢万岁夸奖,不过是借助知县大人厅中的景物,略作应对罢了。”
他的回答既谦逊得体,挽回知县颜面,知县听后,也不禁拍手叫好。
心悦诚服地向纪晓岚施了一礼,赞叹道:“纪大人真乃当世奇才!下官不才,多年思索不得的对句,竟被您随口一对,实在是令人佩服之至!”
他脸上先前的得意已然消失,在这样的场合下,纪晓岚的从容大度尽显其德才兼备,令人由衷叹服。
才子风范留佳话乾隆望着纪晓岚,轻轻点头,对知县说道:“知县此番设宴,着实不虚此行。今日一联成绝,让众人皆饱耳福。”
这就算为此间事定调了,圣上开心,一时间在场气氛也火热起来。
宴席间,众人纷纷向纪晓岚敬酒,争着与他言谈作对,气氛愈发热烈。
知县见宴会达到高潮,心中大喜,趁机向纪晓岚请教几副对子,还不时笑着说:“今日能得纪大人指点一二,真是三生有幸!”
纪晓岚毫无架子,态度谦和,时而点评,时而举杯回敬,他举止大方自然,引得在场宾客无不赞叹。
纪晓岚在宴席上不仅作对如流,还讲述了几件他在京城对对子的小故事,妙趣横生,众人听得笑声连连。
乾隆也被逗得不时笑出声来,甚至一度挥手示意身边的侍从:“这般好故事,速速记下。”
许多官员此前只是听闻纪晓岚的才名,今日一见,才真正领略到他的才情与机智绝非虚传。
宴会渐近尾声,夜色深沉,烛光摇曳。知县亲自上前为乾隆与纪晓岚斟满最后一杯酒,躬身道:“今日能得乾隆陛下驾临,纪大人赐教,下官实是荣幸之至。此夜虽短,然下官必铭记在心。”
他话语诚恳,面带恭敬之色,乾隆微笑着点头,抬杯轻轻示意,赞道:“有如此良臣在身旁,实乃江南之福,亦是我朝之幸。”
宴席散去后,知县亲自送乾隆一行人出门,目送他们离去,心中感慨万千。
数日之后,“鼠无大小皆称老,鹦无雌雄都叫哥” 这段佳话迅速在江南流传开来,成为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
文人雅士争相传颂,不少人将此对联工整地写于折扇之上,作为珍品收藏。
甚至在茶馆酒肆间,也有人专门讲述这场对联之宴,听众纷纷拍手叫好,感叹纪晓岚的妙才与风范。
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