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8/180427161268e223bd80f433bdcc7afa39bc314837x600x101x11.gif)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8/1804271612113b02a2cf6b8e247cb62c41bb76ba08x640x57x4.png)
在滨州,经常看到孩子拿着父母的手机玩游戏,经常有的家长还笑称:孩子聪明,比咱大人还会玩手机!
然而!
刚刚在滨州发生的一幕,却让人笑不出来……
前不久,滨州市的张女士打来热线电话,语气十分焦急,说自己银行卡里的一万多块钱两天时间全没了,被自己8岁的小孙子充值到了手机游戏里。
张女士说,平时小孙子就喜欢拿她的手机玩游戏,3月24号那天小孙子玩游戏玩到很晚,接下来的两天同样都玩到深夜,奶奶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以往孙子玩不了多久就会去睡觉,这几天却显得对游戏格外的着迷。张女士想到了孙子之前对他说的一句话,他就说,奶奶的手机太好了。能玩钻石了。就这么一句话。张女士想,这个钻石她也不知道是啥事儿。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8/1804271612ccb650eba009c9a2ae2e37a17021ef6bx640x360x37.jpeg)
张女士平时做些小生意,经常用微信和支付宝等交易软件,由于年纪大,记性有些不好,张女士会把微信和支付宝的交易密码记到自己的一个小本子上以防忘记,可没想到,自己的小孙子却记住了这些密码。
张女士继续回忆说“24号早晨她穿衣服的时候说“奶奶,我知道你的密码了。”我说,你咋知道我的密码的?我在你的本子上看见了。我寻思他知道我密码了,他也摸不着我的银行卡,他也不会提钱能丢了钱吗?”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8/18042716125dbaf27b7666688a22b83407a06d08b4x640x360x12.jpeg)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8/180427161213708e14d921382becea4b47099aa614x640x360x16.jpeg)
张女士的儿子几年前和妻子离婚了,加上他又经常出差外地,平时都是张女士和小孙子二人住在一起,为了补贴家用,70岁年纪的她仍然身兼数职,白天跑保险业务,晚上做点小生意,这一万多块钱是他刚从客户那里收来的买保险费用。对于张女士来说,通过个人积蓄把这笔钱还上十分困难。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8/18042716124af3a761d7371b6cbc5ef0cfcb592c65x640x360x22.jpeg)
随后记者拨通了vivo游戏客服中心的电话,得到了工作人员这样的答复。“很抱歉帮您查询到的这款植物大战僵尸二,是不存在恶意扣费的,支付,需要多次验证的确认以及支付密码验证才能完成,没有密码无法进行支付,建议您后期将支付密码进行修改,妥善保管。”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8/1804271612029823e4159431a1e23555fec1fafd50x640x360x33.jpeg)
虽然,根据《民法总则》中第19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记者通过咨询律师,律师表示,事情的难点在于如何证明这些充值行为是否是由未成年人充值,而不是大人充值的呢?证据是很难去保留的。所以还是提醒各位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密码等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避免一不小心,这钱都被孩子变成游戏币了。
孩子是聪明的,这没错!
但是单纯的孩子却不懂:真实的游戏规则,是要花掉你的辛苦血汗钱!
转发!提醒!避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