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书”是今天才有的一个说法,有不少创新派书家不走寻常路,追求一种另类的书法表达方式。他们的书法风格大多丑怪凌乱,与传统经典相去甚远,常人很难看懂,甚至在专业书坛也有很多人难以理解这种创作。这样的书法想必小编即使不说大家也能猜到是什么样的书法了,因为它们在当今很流行。
所以,在当下丑书可谓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有批评的,也有推崇的。推崇的人中不乏有一些书法名家,他们往往站在书法创新的高度来推崇丑书。
然而当下的所谓丑书到底是哗众取宠还是创新?这向来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有人书写时用拖把拖、用注射器射,甚至用手涂鸦。如果说这些怪异的行为还不算什么的话,那么他们写出的奇怪的字体真的令人费解了,看起来毫无美感,甚至看不到书法的基本要素,很多人还在大赞特赞好书法,实在是令人作呕。
不过相比较当今的丑书“大家”,历史上也有一些行为怪异的书法家,例如张旭怀素就喜欢在创作草书时大喊大叫,就像一个疯子,所以才有“颠张醉素”之说。另外如宋代的米芾,元代的杨维桢,明代的徐渭,他们给人的感觉都有点癫狂。他们的书法虽然与他们的性格有些关联,看起来狂放恣肆,但是狂而不怪,怪而不丑。我们就讲这里面书法最怪异的杨维桢吧,他是元代的书法大家,杨的书法虽然怪异,他甚至被有些书友称为“丑书鼻祖”,但是其书法有明显的传统出处,而且也非常容易辨识。其怪异之处无非是把中国传统书法例如隶书楷书等用笔进行了一个有机的融合,但是整体上仍然符合书法的要素。而今天的丑书根本看不出处,也不知道写的什么字,可谓是既不知来处也不知归途,莫名其妙。
而杨维桢的丑书是真正的实力派,他的字奇趣横生,虽也被称为丑书,但是“丑”得让人心服口服,这是当今丑书根本无法相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