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成大器者,皆能自渡

布衣粗食 2024-07-26 14:25:08

清代文学家王士祯说:“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以上这句话,毫无疑问是给了王阳明至高的评价。

生于明朝的王阳明,一手拿兵器,一手拿书,武可以定国,文可以定心。

如何才能成为王阳明一样的人呢?正如他自己说的:“能克己,方能成己。”

一个人欲成大器,就要学会“求自己”,别无他人爱莫能助。

01

低谷处,渡心。

心中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心本是空杯的样子,后来蒙蔽了灰尘,因此要常常清扫,再把有用的智慧请进来,也腾出空间,容纳人生的美景。

刚刚出生的王阳明,被爷爷奶奶寄予厚望,取名为“云”,预示着飞来一朵祥云。

但是他却不开窍,五岁还不会说话。后来,改名为“守仁”,才能说话。

虽然读书很用功,但是他几次科考,都落榜了。

当朝内阁首辅李东阳安慰他:“待汝做来科状元,试作来可状元赋。”

父亲也宽慰了一句:“你有天赋,下次努力就行了。”

王阳明内心非常失落,对于所有的安慰,都有些反感,回怼了一句:“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意思是说,大家都觉得落榜是难受的,而我最难受的,是“为落榜而懊恼”。

当下的困顿,没有关系,在困顿中迷茫,烦躁不安,这才关系大了。很多人因为一次挫折,就一蹶不振,也就是“困顿中迷失自己”。

多年后,王阳明的一句“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和成名之前的那句回怼的话,遥相呼应。

你不去改变自己的心态,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拿起书,看不下去,丢掉书,觉得希望都碎了。逼着自己读书,效果太差了。

唯有静下来,才能感受到“静能生慧”。从而一步一步走出困境。

人生没有什么大问题,大不了是重头来过。低谷是开始的地方,最低谷是触底反弹的地方。

心可以承受的压力越大,那么人生的反弹力越大,成就功名,就是迟早的事情。

02

病痛中,渡身。

二十八岁的王阳明,十年寒窗,换来一举成名。并被派往督办威宁伯王越墓的重点工程。

工作完成之后,他疲惫不堪,不得不上书请求回老家余姚修养。

生病了,这是很严重的事情,尤其是在医药不够发达的古代。

如何才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王阳明深度思考过,然后发现自己得的是心病,是精神萎靡的病。

吃药能够让身体好一些,但是心病还需心药医。说到底,还得靠自己挺过去。

在家乡住了一段时间,他开始外出,把身体放在山水之间。

西湖边,也有他的身影——十里湖光放小舟,谩寻春事及西畴。

更重要的是,他继续求教高人,让自己的精神变得饱满。比方说,他和藏书家都穆,爬了三座有名的山头,交谈了很久,然后“其所学无所不窥”。

到了苏州,王阳明的病痛就好得差不多了,诗曰:“莫向病夫询出处,梦魂长绕碧溪烟。”

类似的情况,在他被贬龙场之后,也发生过。身体疲惫到了极致,却没有地方可以居住,简陋的洞穴,也是他的家。

但是他用坚强的意志力,让自己站起来,恢复到精神饱满的样子。

每个人都会生病,疑难杂症也不少。在好好听医生安排的时候,更要提振精神,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就是病到起不来了,你还能精神愉悦,那也是留下一笔精神财富,会感染很多的人。在大家的眼里,你还是健康的人。

千万不要有心病,别过于悲观,别破罐子破摔。

只要健康还在,那就未来可期。要成就什么,都是有可能的。

03

孤立时,渡缘。

病好了,回到朝廷,王阳明授兵部主事。

宦官刘瑾,为非作歹,拉拢权势,王阳明不顾自己的安危,站出来指责。接下来,他就被贬龙场。

一个被贬的官员,到哪里都不被厚待。人人都怕沾染上了恶气。

孤独的时候,王阳明写下:“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

大家都以为,王阳明被孤立之后,会待不下去,会继续往下落。可是他却开始享受孤独,找到独处的快乐,也就有了“龙场悟道”:“圣人之道,吾心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在接受孤独的洗礼之后,他开始和地方的百姓交往,创办学校。经过他教育的人,有两万人之多。

也有官员关注到他,然后举荐。

不要因为孤独,就认为天下没有好人,没有朋友。真诚地帮助别人,大家也会乐意帮助你。

正因为王阳明的热情真诚和智慧,因此后来在平息江西土匪、宁王叛乱中,能够迅速聚集到几万将士。

众人划桨开大船。这是成大器必须做的。你不要一直单打独斗,用蛮力。

越是孤独,越要反思自己,然后去帮助别人。你渡人,其实也是渡自己的缘分。

04

王阳明说过:“人须在事上磨,做功夫,乃有益,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所有的困难,都是来磨砺你的,没有例外。

人要成大器,就要反复磨砺自己,不要畏惧和退缩。

在此,也分享几个自渡的具体方法:有空多读书,让自己变成有智慧的人;关注自己的身体,不要过度消耗自己,定期体检,常常锻炼;坚持善良,和身边的人做朋友,更有爱护自己的家人。

把自己变成黑暗中的一盏灯,自己的前方亮堂堂,别人也能借光,人就没有不成功的。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2 阅读:171

布衣粗食

简介: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