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林石
印度正在上演一出大戏。
在富士康的半导体合资工厂宣告流产之时,比亚迪却传出了要在印度建汽车工厂的消息。
据媒体报道,比亚迪计划投资10亿美元在印度组建一家合资汽车工厂,用于生产比亚迪全系列的电动汽车,年产量可能会在几年内达到10万辆。如果计划顺利,这将会是2013年比亚迪在电动巴士工厂之后,在印度打造的第二间汽车工厂。
针对此消息,印度有关部门及比亚迪目前都还没有给出回应。
富士康在计划流产之后又迅速宣布,仍在寻找最佳合作伙伴,以启动一项在印度新设四到五条芯片生产线的计划。比亚迪之外,特斯拉也在合作告吹一年之后,仍在与印度协商投建年产量达50万辆的汽车工厂。在“印度制造”的名单上,还将有源源不断的企业出现。
明明是声名远扬的“外企坟场”,印度还如同毒品一般地让一众外资“上瘾”,并孜孜不倦地进入其中,这背后到底是何种原因作祟。
谜一般的印度市场
今年4月,印度在联合国的预测中,将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两个月后,印度总理莫迪站上美国国会联席会议的演讲台,宣传的内容之一,是印度国内的庞大市场:“印度是一个人口年轻化的古老国家。”
在莫迪口中,印度有超过8.5亿智能手机与互联网用户,2022年全球每100笔实时数字支付中有46笔发生在印度,这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市场。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印度目前的人口结构非常年轻,平均年龄只有29岁,足足比中国大陆年轻了10岁。高盛在2018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印度有4.4亿千禧一代和3.9亿Z世代(00后),庞大的年轻人口为印度购买力的持续提升奠定基础,将让印度“成为未来20年最引人注目的消费市场”。
正在使用苹果手机的印度青年
庞大的潜在市场,自然成为资本眼中的香饽饽。
小米曾经就赚了个盆满钵满。2014年6月,小米通过与当地电商巨头Flipkart独家合作进入印度,成为小米进军海外市场的第一站,当时印度手机市场的霸主还是三星。时任小米全球副总裁Hugo Barra就表示“印度有潜力成为小米全球第二大市场,并为小米全球出货量做出重要贡献。”
为了表示对印度市场的看重,小米还把首次海外新品发布会,放在了印度,因此还贡献出了公司创始人雷军的经典语录“Are you ok”。
印度市场没有辜负小米。2017年四季度,小米首次超越三星,成为印度第一智能手机品牌。过去三年,小米(含子品牌POCO)在印度市场的手机出货量达到了4070万台、4020万台、2960万台——2020年的出货量甚至比中国本土的3740万台还要高。
国外品牌的大量涌入,甚至让印度的本土品牌失去了生存空间。
目前,印度手机市场占有率排在前五的品牌中,无一是印度品牌,这五家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80%。曾经占有率达到46%的本土品牌,如今几乎已经消失殆尽,仅有不到2%的市场占有率。
但并非所有市场都如此轻易“沦陷”,
以比亚迪即将大举进入的汽车市场为例,印度目前的汽车普及率仅为35辆/千人,远低于美国的868辆/千人和中国的226辆/千人。在发达国家市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印度呈现了新的增长可能。
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印度新车销量同比增长25.7%,超过425万辆,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
然而在看似旺盛的市场需求面前,多个国外汽车品牌都已经先后在印度折戟沉沙。
印度人酷爱摩托
2021年9月,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就宣布,将撤出在印度的生产线,大约4000名员工将下岗。福特给出的理由是:10年来在印度累计亏损超过20亿美元,“尽管做出了努力,但仍未能找到一条实现长期盈利的可持续道路。”在福特之前,韩国大宇、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都已经因为巨额亏损撤离了印度。
究其原因,是印度特立独行的市场环境。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印度消费者更青睐紧凑型汽车,关注点在于廉价、省油、容易维修——在印度,95%的汽车售价低于2万美元。
印度的市场确实很香,但汽车作为大众消费品,对人群购买力的要求要远高于手机这类普通消费品,需要更为长期的兑现期。
印度的世界工厂梦
印度有一个成为“世界工厂”的梦。
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在上台不到半年之后,就提出了一个名为“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的计划,重点关注汽车、IT、电子、制药等25个重点领域,通过降低外资投资门槛、提升营商环境、提供补贴等举措吸引外国投资者。
身穿一身亮黄色印度传统服装的莫迪,在一个巨大的印度虎标志下,充满雄心壮志地在直播中为自己的“印度制造”计划定下目标:1,将制造业的增长率提高到每年12-14%;2,到 2022 年,新增 1 亿个制造业就业岗位;3,到2022年,制造业对GDP的贡献率提高到25%。
支撑“印度制造”计划的底气之一,是印度数亿廉价劳动力的“人口红利”。
印度超过一半的人口 (52%) 年龄在 30 岁以下,仅有12%的人超过 60 岁,占比不到八分之一。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21年的数据,印度的劳动力人口超过9亿。印度政府则预计,这一数字在未来十年将超过10亿。
印度街头的年轻人
然而对于印度而言,庞大的人口数量对应的首先不是红利,而是就业岗位的严重不足与剧烈竞争。印度每年有1000万青年工人加入劳动力大军,根据印度经济监测中心,2022年印度的劳动参与率仅有49.5%,也就是超过一半的人口都游离于劳动就业市场之外。
2018年2月,印度国营铁路公司曾招聘6.3万个月薪不到1800元人民币的基层工作岗位,其中包括搬运工、清洁工、看门员、铁轨维护人员、助理级的扳道工等。结果是,全国有1900万左右的应聘者申请了这些工作,从9月份到12月中旬,求职者们将在全国数百个考试中心陆续经过一系列的筛选、培训才可以成功找到工作。
制造业成为解决就业的答案,也与盯上了印度市场与廉价劳动力的跨国企业们一拍即合。
“印度制造”计划推出的第二年,富士康宣布到2020年前,将在印度西部开设10到12家工厂,雇佣多达5万名工人。同为苹果供应链的纬创和和硕,也都先后在印度建厂,生产包括iPhone、AirPods等苹果产品。
苹果之外,小米、VIVO、OPPO、传音等在印度攻城略地的手机品牌,也为了控制成本在印度大肆建厂。据印度中国商会和印度中资手机企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手机企业在印度工厂已经超过200家、贸易公司500多家,投资额达到30多亿美元。
为了与中国品牌竞争,三星在印度新德里郊区的诺伊达,投资约47亿人民币兴建了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工厂,年产能据称可达到1.4亿部;通用汽车退出印度后,韩国现代汽车宣布将收购通用汽车在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工厂,以扩大在印度的生产规模,以兑现在2028年前推出六款电动车的承诺。
三星在印度的工厂,来源:三星
“印度制造”似乎正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结果却出人意料。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4年到2021年间,印度制造业年增长率只有2015年超过了12%,其他年份均低于10%;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在2015年达到16%,但此后一路下滑,2021年的数据为14%。
至于“新增 1 亿个制造业就业岗位”,2018-2019年期间,印度的制造业就业人数对比2011-2012年甚至还掉了330万,之后有所回升但仍未恢复至2011年水平。
印度目前的对策,是将达成制造业对GDP贡献率的时间,改到了2025年。
人口红利的幻觉
坐拥人口红利的印度,怀揣着“世界工厂”的梦想完全在情理之中。
让庞大的年轻劳动力从农村来到城市,从而提升生产率来发展制造业生产出口商品,从而带动经济发展。这一模式在二战后的日本、韩国、中国大陆都行之有效,但这背后也都有一套要素组合:开放政策、强有力的行政能力、劳动者强烈的工作意愿、外资的持续投入等。
当下的印度,除了人口与劳动者的因素满足之外,其他因素很难达标,导致了这个未来的人口第一大国很难兑现自己的人口红利。
实际上,比亚迪早就品尝过印度的甜蜜与苦涩。
早在2007年,在印度第6大人口城市金奈,比亚迪已经成立了自己的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当时比亚迪的一大业务是为诺基亚生产电池,而诺基亚在印度市场极具统治力,为了应对高达30%的进口关税,诺基亚便要求比亚迪在印度开办了一家工厂。
两年时间,比亚迪印度电池工厂从无到有,员工来到2000人。也是在这一年,王传福首次登顶,以350亿元人民币身家在胡 润百富榜中登顶中国首富。
然而另一面是,闷热的厂区里,一个月里10天没有电,当地政府保证的16小时供水实际上只有不到5个小时,比亚迪只能自己买柴油发电机、自建蓄水池。
印度的基建颇为落后
近十年后,“印度制造”横空出世,莫迪政府表示,减少小企业在印度营商的困难拥有“最高优先级”。
事实上,印度的营商环境还有待提高。
在世界银行报告中,印度的营商环境在2015年从142位上升到了130位。当时印度商工部DIPP秘书阿米塔布·坎特还很自豪地表示,印度已经努力实现了营商环境的逆转,除印度外还没有国家能够在一年内提升12个名次,印度有信心实现三年内进入全球营商环境排名前50的目标。
然而一年之后,印度仅仅提升了一位,当时印度主要在电力供应、合同执行、跨境贸易和财产登记方面取得了进步,但在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的难易程度方面,排名却出现了下降。
营商环境不仅在于公共机构。2020年,苹果供应链企业纬创的印度工厂,遭遇工人的打砸抢,造成了712万美元(约合4700万元人民币)的损失,疑似原因是疫情期间工资的大幅下降。
到今年5月,纬创宣布将退出印度市场,本土巨头塔塔集团将收购纬创在印度的工厂,承担其在印的生产任务,原因是公司无法从这笔生意中获利。
塔塔集团便是印度知名财阀之一,印度财阀与日本三菱、韩国三星等日韩财阀大为不同,他们通过经营印度国内的诸多垄断型业务,极少参与国际竞争。在政府的保护伞之下,他们不断拓展经营范围,如今更是拓展到了互联网等新兴行业。
倘若外资触动了财阀的利益,那么被“清理”出印度市场就只是时间问题。
或许,唯有像希音这种用经营权来换取供应链资源的操作,才有可能幸免于难。
此前传出合作的印度企业信实工业,是印度最大的民营企业,董事长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为印度首富,且一度登顶亚洲首富。信实工业的零售业务Reliance Retail成立于2006年,拥有约1.1万家门店,是印度最大的零售渠道之一。
根据传出的协议内容,此次的合作是一次各取所需的交易:Reliance Retail将完全拥有希音的印度业务,包括独立的线上平台、用户数据等,希音仅作为技术和知识合作伙伴;与此同时,Reliance Retail将帮助希音搭建一个拥有逾2.5万家中小型本地商户的供应链,希音将为这些商户提供生产支持和培训,以便为希音品牌的产品进行生产。
从最终收益来看,品牌经营所带来的利润是纯制造环节所无法企及的高度,希音算是一种变相“割肉”。
事实上,大部分外资并没有希音这样的觉悟,放不下眼前利益,进而选择与财阀们进行博弈。
2021年底,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戈亚尔称,从2014年至2021年,共有2783家跨国公司关闭其在印度的子公司或办事处。当时,印度仍在经营的“活跃”外企大约是1.2万家。
印度《商业标准报》则干脆评论称,“它们(外国公司)可能正在对印度失去兴趣”。
时至今日,“印度制造”没法一天建成,印度的营商环境不会一天好转,印度只能注定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
参考资料:
环球杂志 《“在印度制造”的面子和里子》
财经十一人《印度超越中国到底是不是伪命题?》
上观数据《印度人口超过中国,但未必能复制“人口红利”之路》
第一财经《印度已成第一人口大国,但他们却高兴不起来》
界面新闻 《印度经济改革很努力 为何仍是全球商业环境最差国家之一?》
一滴水
王传福想复制小米的失败?
张衡
印度股市刚创的新高,经济增长也不错,吸引外资也屡创新高,干好自己的自己工作就是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