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湘子荣获两大重磅奖项。
分别是来自餐饮老板内参的“中国餐饮创新头部品牌榜2024”的“正餐品类TOP10”。以及,由尚普咨询权威认证的“湘菜第一品牌”,并在现场揭晓和颁发荣誉证书。
内卷激烈
兰湘子跑赢“逆风局”
回到2019年,餐饮市场一切向好,当年我国餐饮收入4.7万亿。彼时,川湘菜在全国市场的普及率和接受度都非常高,下饭有锅气,受众人群广泛,辣味型具有成瘾性,正值品类红利期。其中,湘菜餐饮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082亿元。当时,逐渐有湘菜连锁品牌,走出区域市场,湘菜品类势能已经抬头。2019年,兰湘子诞生。然而在第三家门店开业不久,就开始了疫情时期。2020年,兰湘子最初保持观望态度,但是很快团队发现已开门店生意表现都不错,尤其是人均50元的定价,完美地切入到大众消费赛道,具备刚需、高频的特点,又以便宜实惠的价格打动顾客内心,反而使得门店生意在整体经济形式相对低迷的时期,还能保持亮眼的经营数据。这背后,很大一部分优势在于品牌的未雨绸缪,在第一家门店诞生时就抓紧时间进行团队人才储备。也因此,兰湘子抓住机遇,品牌受到购物中心的欢迎,顺势扩张,2020年年底达到17家。近几年,随着湘菜和诸多从湖南起家的餐饮“湘军”品牌,加速涌入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湘菜品类进入高速爆发期。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菜系中的湘菜市场份额已经提升至17.6%,全国湘菜门店数约11.8万家,预计2024年将会超过4300亿元。其中,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湘菜门店数均超过5000家,湘菜产业链的年产值也已突破6000亿元。效率先行,产品是根
如果说,湘菜品类和理性消费浪潮,是兰湘子等湘菜品牌崛起的外在因素和强大驱动力,那么品牌后期的稳定发展,更在于自身的内功修炼。
基于品牌基因优势,兰湘子早早地切入湘菜赛道,因树立长远目光成就了品牌的乘胜追击,高速狂飙,牢牢扎根湘菜市场。
在2025年,兰湘子的战略定调就是扎根门店现炒产品和用餐服务双提升。
第一,持续强化产品力,寻求差异化。
一直以来,兰湘子门店的产品结构没有超过30个SKU,通过在菜单上做减法,砍掉多余的SKU,不卖凉菜,不做包间或者等位送菜。如此相对简练的菜品SKU既能让后厨出餐的标准化增高,还能方便顾客点餐。
“怎么样让顾客觉得又丰富又好吃又耐吃,非常重要,尤其是耐吃环节,这需要品牌要始终保持产品经常性的迭代更新,迭代分两种,一种是上新品,一种是老产品重新设计。”陈波说到。
比如经典与创新并行,始终给顾客以产品新鲜感。
今年冬季新品上新中,兰湘子推出大蒜叶炒腊肉、砂锅鲜辣排骨等菜品,坚守香辣永远是湘菜的灵魂。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巧妙融合现代烹饪技术与食材,为传统湘菜赋予新的生命与风味,正如兰湘子推出的老长沙粉皮、擂辣椒皮蛋、老长沙银丝卷等新品,满足了食客对地道湘味的追求。
第二,坚持新鲜现炒,效率为王。
兰湘子始终坚持的“25分钟上齐菜品”规则,可谓是开创新玩法,一度成为吸引顾客进店打卡消费的新颖之处。兰湘子聚焦25-35岁白领群体,致力于解决客群的用餐效率和美食体验问题。
用快餐价格享受正餐服务,是兰湘子一直坚持做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顾客认可度持续走高的重要原因。从性价比到质价比,兰湘子在逐渐渗透转变。尤其是在定价上,在保证出品效率、标准化和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兰湘子会根据顾客的消费水平做调整,但上调的几率不大。据陈波表示,从2025趋势能够看到,所有餐饮品类的价格处于下沉态势,比如100元以上的高客单会往100以内去做,100元人均客单会降到80元左右等等。”
“餐饮的本质是做好产品。在大家都认为极致内卷的环境下,要保持良好竞争力,还要提升顾客满意度。”陈波说到。
比如,兰湘子上菜速度和现炒模式如何相互成就的?这是存在市场和顾客心中的疑问。而面对外界对炒菜速度的质疑,兰湘子的第三代门店全部采用明厨亮灶设计,让消费者看得见后厨真实现炒的场景。同时,兰湘子的4D厨房管理法则,通过整理到位、责任到位、执行到位、培训到位的管理模式,真正实现效率提升。
以人为本,是兰湘子一路高速发展的一把利刃。
“餐饮人真正思考的不是内卷而是洞察顾客需求,做品牌自身迭代,卷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既然市场和消费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我们就应该思考如何迎合需求,在产品服务、用户体验下功夫,我们唯一能做就是让自己活得更好,让顾客和员工满意。”
人才储备充分,团队配合高效
是兰湘子高速增长的关键
餐饮是服务业,但也越来越专业化。除了产品和技术,团队搭建更需要专业和科学管理,人才战略越来越得到提升,从高标准配置到扁平化管理。因此,餐饮品牌应具备专业强大的组织力,再好的战略和策略在落地过程中,都需要一个强大的组织系统和人才储备。在本次尚普咨询的权威认证中,其中一个维度就是“技术第一”,即研发投入规模及研发人员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