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人炸毛了......
炸毛的原因是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访问华盛顿期间,在接受采访时提出“可以在沙特领土上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原因是沙特的国土面积很大。
这番话激起了沙特人的强烈不满。
2月9日,沙特外交部发表声明(见下图),坚决反对内塔尼亚胡有关迁移巴勒斯坦人的言论,抨击该言论实则是在转移外界注意力,掩盖其在加沙地带对巴勒斯坦人犯下的罪行。
紧接着,阿联酋、卡塔尔、阿曼、科威特、巴林以及埃及、约旦等国纷纷对沙特给予声援。沙特外交部在同一天对这些国家的道义支持表达了感谢,并重申了其官方立场。
但问题是,内塔尼亚胡的这个想法是怎么来的?如果他是临时起意的话,那么是谁碰撞出了他思想的火花?
Only that guy,只有那个人。
在内塔尼亚胡到访白宫前,特朗普就多次对外发声,先是提出将巴勒斯坦人迁出加沙地带,后又宣布美国将“接管”加沙并“长期拥有”,还解释说要把加沙变成“中东的里维拉(Riviera)”。
黄金地段吗?果然有房地产大佬那味儿了。
虽然白宫后来“修正”了特朗普提议中的某些内容,比如称美国未承诺重建加沙或向加沙派驻军队。但特朗普显然对此并不满意,而是重申了自己的立场,称加沙地带将由以色列移交给美国。
这是否是一名房地产开发商惯用的讨价还价策略?我们不得而知,但这意味着什么却显而易见:以色列无意离开加沙。
特朗普的加沙计划则是助燃剂,将“一劳永逸地”吞噬掉巴以和平的所有可能。从加沙驱逐巴勒斯坦人在短期内将摧毁当前本就脆弱不堪的停火协议,而在长期则将彻底终结巴勒斯坦建国这一两国方案的前提。甚至于,美国接管加沙地带也可能成为承认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主权的更大交易的一部分,而这也恰恰是以色列极右翼的诉求。
如果真的这么做,内塔尼亚胡的政治生命将得以延续,但邻近的埃及和约旦则可能要面临生死时刻:巴勒斯坦人被从加沙乃至约旦河西岸驱逐后,大多数会流入埃及和约旦两国。而数量如此庞大的巴勒斯坦人群体会对这两个国家的政权稳定构成“威胁”,助长当地的极端主义思潮,甚至把这两个国家变成巴勒斯坦人攻击以色列的“基地”。
为什么说会对政权稳定构成威胁?因为埃及和约旦是最早与以色列媾和的阿拉伯国家,也成为了包括穆斯林兄弟会在内攻击政权的“口实”。以约旦为例,2024年9月的议会选举后,穆斯林兄弟会成为了新一届议会中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约旦国内人口中的巴勒斯坦人比例也高得离谱。如果巴勒斯坦人真的被驱逐出加沙,约旦政府将因为他们的亲美睦以立场承受极大的压力。
正因如此,埃及已率先发出了强烈信号,政府发动起一切宣传力量对上述加沙计划予以抨击,甚至是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也与政府站到了一起。
沙特这些海湾国家的态度就很耐人寻味了。虽然前面提到沙特外交部的强烈措辞,还有一些媒体提到了沙特协商会议(Shoura Council)一些人在社交媒体上怒不可遏的还击,但如果仔细看一下会发现,沙特的官方表态针对的仅仅是内塔尼亚胡和以色列,却完全没有一词一句提到特朗普和美国。
很审慎,对吧?之所以审慎,我相信他们也在紧急评估特朗普的相关表态究竟是深思熟虑的考量还是头脑一热的信口开河。因为将巴勒斯坦人驱逐出加沙,很有可能给伊朗及其在中东地区的盟友们,如哈马斯、真主党和胡塞武装,重新带去争夺地区影响力的政治合法性和道义制高点。
沙特人可能有点发懵,更让他们发懵的还有一点。当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坐在白宫的椭圆办公室共同面对记者提问时,特朗普斩钉截铁地说“沙特从没有追求过要建立起一个巴勒斯坦国”。
这就有意思了,要么是特朗普公然撒谎,要么是她有意为之向沙特施压,要么就是他一不小心说出了利雅得方面的真实想法。
但不管怎么样,特朗普前前后后的这些表态都让2025年的他更像是1945年的丘吉尔,很可能这一次会同时搞砸美国政府在中东的每一项政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