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带优米去逛科技馆,在宇宙馆时碰到了一对母子,儿子大概8、9岁,看着格外机灵。参观时,发现小男孩谈起宇宙运动时如数家珍,感觉这孩子就是个深度宇宙爱好者,于是带着优米蹭着听了一路。
小男孩一路上情绪格外高涨,他很自豪地跟妈妈分享着自己知道的,俨然一副小导游的样子。
然而快出展馆时,妈妈说了一句:“今天出来玩了一天,回去写一篇作文,应该没问题吧?”。
孩子的脸色肉眼可见地就垮了下来,嘴里还嘟囔了一句“我不参观了,还不行吗?”
听到这句话妈妈直接就怒了,她训斥儿子:我放下自己的事,顶着大太阳陪你来玩,你就是这个态度?写个作文怎么了,你们老师不是说作文要多练、多写吗?
看着情绪瞬间低落的孩子,突然想到曾经看过的一句话:“中国式父母的神奇之处在于,你和他们分享快乐,快乐就会消失;向他们倾诉烦恼,烦恼就会加倍。”
确实,身边有不少父母教育孩子时,奉行“鼓励就会猖狂,打压才能驯良”的教育理念。他们生怕过多的赞美会让孩子飘起来,于是孩子稍微有点成绩就会打压。
因此,我们中国的家庭总是“指责”多过“赞美”。但你知道嘛?正是因为小时候承受了父母过多的指责,等孩子有能力远离父母时,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地离开。
为什么孩子不心疼父母了?这可能就是答案网上很多人讨论,“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知道心疼父母?”。
有人认为,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这批孩子,接触的都是虚拟世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心;
也有人认为,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看得更通透,活得更自我了。
但你知道吗,亲子之间的羁绊其实是最难改变的,很多时候是我们将孩子越推越远!
有位网友发了老婆与女儿之间的互动,隔着屏幕都感觉到压力山大。
孩子成绩考低了,妈妈会说“就这么几分,你高兴个P”;然而当孩子考满分时,妈妈还是会继续嘲讽“看你下次还有没有?”。无论何时,妈妈总能挑出毛病来。
试想一下,如果是你努力半天,考了满分,满心欢喜地想让妈妈高兴,结果换来满不在乎地嘲讽,你还有继续分享动力吗?
网上有人提问“你见过不扫兴的父母吗?为什么身边那么多‘扫兴’的父母?”,他分享了自己碰到的一个小故事:
从小男孩兴致勃勃分享“3D打印机”,到最后失望的一个“哦”。像极了我们身边家庭的日常,也赤裸裸的给我们解释了,“孩子为什么有事都不愿意跟家长说”的原因。
还有这位网友,哪怕早已工作,已经是当高中班主任的人了,想玩会游戏还是会被家长限制。他吐槽:父母真的让自己感到很不适,也特别想远离。
还看到一位网友讲述,自己嫁给老公才知道,原来打碎碗是不会被骂的。
她手滑打碎了一个碗,妈妈和爸爸骂了好几天,什么“那么大个人,碗都端不住吗?”“养你这么大,天天在家搞破坏!”。
同样的事发生在婆婆家,婆婆和老公立马跑过来问:“没事吧?”,婆婆边收拾边说:“人没事就好,岁岁平安”,那一刻她突然理解了为什么老公已经快40岁了,还会像孩子一样在家撒娇。
你看,很多时候并非孩子不和父母亲近了,而是我们习惯性的指责,让孩子闭了嘴。
当父母习惯性指责时,孩子会怎样?每次我们谈到教育这个话题时,总会有人留言:“现在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怎么教育?”、“没有被父母打骂过,怎么可能承受社会的毒打?”。
虽然看似很有道理,我还是要反驳:教育,是教导、培育,但绝不是责骂和情绪的宣泄。
看起来“暴力式教育”收效最快、最省事,但你知道吗?它的隐患也最多!
首先,习惯指责会增加孩子的应激水平
家长习惯性指责,会让孩子长时间处于紧张和压力的状态中,长期高度应激的环境下,孩子的身体很大概率会受到负面影响。
比如:压力让孩子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也会影响孩子睡眠,还有可能引发胃痛、食欲不振等消化问题。
其次,习惯性指责损害孩子自尊心
家长频繁的指责,会让孩子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尤其年纪小时,孩子对自己的认知绝大部分都来自周围人的反馈。
当自己无法满足父母的期待,长期被指责时,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进而影响自尊体系建立。
一旦孩子的自尊体系没建立受到阻碍,孩子长大后就会缺乏探索和挑战的欲望,遇到困难也会很快退缩,很难成为专精人才。
再次,习惯性指责会让孩子社交障碍
父母若长期指责,可能会使孩子在与他人建立关系和沟通时遇到困难。被责骂长大的孩子,面对他人时缺乏自信,经常展现出戒备心态,并害怕展示真实的自我。
这种行为会增加他们的社交压力,也会让他们感觉孤独,阻碍他们与同龄人、家庭成员间的互动。
最后,随意指责让孩子习得性无助
经常受到指责的孩子,会变得习得性无助。他们会认为自己是无法被接受和爱的,这种负面情绪会导致孩子自卑、抑郁和情绪不稳定。
有部分孩子也可能用攻击、逆反或回避的方式回应指责,从而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给孩子充足的底气一个不随意指责的家庭,是父母留给孩子最大的底气。
看过大张伟的一档综艺,他说中学那会,别人都在用功读书,就自己迷上了搞音乐,每天弹吉他、搞摇滚。班主任看不下去,给家长打了电话,让家长管管孩子。
谁知妈妈知道后,没有斥责,而是认真地和儿子谈了一次,她问儿子“要弹琴还是考重点高中?”。
当得知儿子想继续弹琴时,妈妈也没有愤怒,而是和班主任深入沟通并明确表示:“我儿子就是想弹琴”。没被指责的大张伟,也最终在音乐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这种家庭的“松弛感”是很难模仿的,但它对孩子成长又极为重要。它可以减少孩子的内耗,会让孩子敢于犯错,充满力量,也会促使孩子酣畅淋漓地去实现、享受自己的人生。
所以,现在起我们尽可能减少苛责,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拥抱,以后孩子自然也会跟我们更亲近,你说呢?
今日话题:你认为孩子长大后不心疼父母的原因还有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