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背后,“不择手段”丨对话美术指导马晓飞

影视独舌 2024-08-09 12:24:24

701局的隐秘、红色沙滩的艳丽、密码迷宫的逼仄、梦境游乐场的炫彩……

陈思诚执导,改编自麦家同名小说的电影《解密》,给观众带来了许多超出想象、印象深刻的视觉场景。

网络上,许多影迷对片中的梦境和现实进行着热情澎湃的视觉解读。他们锁定一幅幅画面,从一个个细节中挖掘秘密。主创们埋下的很多小心思,被他们发现了。

这些发现让参与影片创作的人颇感欣慰。这种互动,是基于艺术创作语境的,是基于严肃的电影定义的,是会激励创作者继续坚持理想主义,不断前行的。

解读过程中,人们又对这些视觉奇观或视觉“欺骗”的创作过程产生好奇。《解密》的摄影指导曹郁前几天专门做了一期公开课,揭开了影片摄影和灯光中的秘密。

这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原来这些影像背后,有着这么多神奇的操作。

为了更进一步揭秘《解密》卓绝影像背后的玄机,影视独舌与该片的联合美术指导马晓飞进行了一次深聊。

马晓飞大二时以电视剧《英雄时代》入行,一直师从我国著名的美术指导韩忠先生,先后参与了《道士下山》《罗曼蒂克消亡史》等电影和《风起陇西》《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等剧集。

马晓飞独立担任美术指导的代表作,是今年春节档在爱奇艺云影院大火的武侠片《目中无人2:以眼还眼》。这次马晓飞再次与师父联手,以多样化、创新性的手段,打造了充满“梦感”的《解密》。

以下,为马晓飞的讲述。

美术就是要“不择手段”

关于美术这一工种的历史发展和具体职责,我的师父韩忠老师之前在接受《影视独舌》采访时(《对话丨美术指导韩忠:从业30年,我要否定大学学到的第一句话》),已经介绍得非常准确和详尽。我就不再累述。

入行十年,我的个人感受和总结,是美术工作在实现设计内容的过程中,要“不择手段”。

举个例子,现在的美术工作,会用到大量的作图软件和建模软件。而韩老师那个年代没有这些软件,一样能做出好作品。据说当时能有个扫描仪,就已经非常高科技了。他们的气氛图,都是用水彩手画。

不同的工具、不同的途径,抵达相同的艺术目的,就是不择手段。

2023年4月底拿到《解密》的剧本,5月份美术组开始筹备,10月开机前就已经干了5个月的活。全片用到的概念图、施工图、制作图等图纸,保守计算超过2000张。

但做图的工作量,其实并不比古装剧大,因为这是一个年代戏,有些景和道具还是能找到传下来的实物,便可以省去一些做图的工作。观众看的是最终的结果,至于你是通过设计图的途径,还是实物参考的途径,并不重要。我们只追求更好的效果,以及更高的效率。

接下来,我就以几个具体的影像段落,来揭秘《解密》是如何“不择手段”的。

迷宫和垃圾场的秘密是光

《解密》剧组的一大特点,是所有部门都拉齐了。我们在导演的带领下,对最终效果有一个预期,然后所有部门都会围绕着实现这种高水准的预期效果,紧密配合。

比如梦境中的迷宫,以及最后找到容金珍(刘昊然 饰)的垃圾场,都是为了得到最好的光影效果,做了很多观众看不到的特殊工作。

大家看到梦境中的迷宫,墙体高度达到了30米,逼仄感、压迫感、窒息感特别强烈。我们实拍时的墙体,肯定不能搭那么高。这个是需要视效组来配合实现的。那么,实拍搭多高最好呢?

以过往的经验,搭6米高的墙,就能够满足各种景别里的交互需求。可是这部影片打破了约定俗成的数据。

为了这部分的光看上去更深邃,我们加高到了7米。其中下边的5米都精细地雕刻上了密码数字,上边的2米没有刻数字,供给视效组做替换用。

有了这样高度的实景做遮挡,拍摄现场的灯光打出来的效果就更加真实了。

另一个更为极端的例子是垃圾场。

它本身就有不小的难度。因为这是物资匮乏年代的垃圾场,其垃圾构成和现在是完全不同的。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生活垃圾,没有塑料瓶、垃圾袋之类的东西,主要是落叶、煤渣之类的有机垃圾。因此,不能找现成的,必须自己搭。

我们就用钩机挖地形,铺设有年代真实感的垃圾场。当时全组有一个共识,就是找到容金珍的那场戏里,要有一个逆光的夕阳。于是剧组使用了专门的软件,去计算日落的精确时间和经纬度。

我们当时正在建垃圾场,发现计算出来的日落地点有变化,便果断地临时调动钩机,重新在新地点做地形,二次修改垃圾场。虽然看上去有些“大动干戈”,但我们最后保证了镜头里整整齐齐地对准了夕阳。

红沙的秘密是测试

梦境里的红色沙滩是《解密》第一个明确跳脱出现实视觉的场景,是全片“梦感”的基础。越是梦境,物理实拍的意义就越大。

为了打造好这场戏,我们做的最多的事便是测试。

我们在5000平米的摄影棚(相当于12个篮球场)中搭建的这个场景。然后需要测试两件事:一个是造浪的效果,一个是红色沙子的效果。

我们没有在影视棚里做这种有设计的、非完全自然海浪的操作经验,因此需要非常缜密地去研究造浪池的深度、造浪机的个数和动力等。只有通过大量的对比测试,才能找到最想要的效果。

曾想过自己去染红色的沙子,但我们的制作工艺达不到足够的均匀,而且被水荡过后,会有浑浊的泥泞感。梦境中的沙滩,肯定不能这样。

经过寻找和测试,我们找到一种用于鱼缸里的景观沙。它是经过反复淘洗过的,而且含有石英成分,灯光打上去有blingbling的小亮点。这个效果是OK的。那新难题就是,谁家养鱼也不会储备100多吨的沙子呀。于是我们一边定做,一边进行校色,还要进行二次固化,以保证遇水不脱色。

两边都准备好,还要进行交互测试,既要看浪对沙子的影响,也要看沙子对浪的影响。最后完成场景与演员的交互部分,实现了对梦境的物理实拍。

这个场景从准备到拍摄,耗时将近100天。

道具的秘密是解读

做电影的人都是理想主义者,都有创作欲和表达欲。在《解密》里,我也会在我的环节里进行需要观众去发现和解读的细节创作。

比如刚才说的垃圾场,我特意在其中加入了一些麻包和木块,从而让表面看上去有包包块块的视觉元素,就像得了皮肤病的皮肤一样。

还有不少观众发现的一个细节,就是容金珍在火车梦境里见到海象人的车厢,地上最先出现在镜头里的死鱼,摆出了一个“π”的形状。

这节车厢的环境设定原本是昏暗、充满烟雾。后来我们主创商讨,觉得情绪推到这里,需要和前边枪火的热烈形成一个冷暖对比,更能映照容金珍当时慌张、恐惧的心态。

我就为最后一节车厢加了两个元素。第一个是大面积的潮湿,通过地面上的积水和死鱼来实现。死鱼之所以组成“π”,是因为本片有一条暗线。

结合之前容金珍在车窗上算圆周率的细节,暗示他作为一位数学天才,有一个内心的执念,就是算尽圆周率,以证明世界上的东西并非都是巧合。这条暗线,需要观众去解读。

第二个元素是车厢里挂了一些钩子,在镜头前晃来晃去。它们营造出一种痛感和危机感。

我对《解密》中最满意的道具,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是郑局长(陈道明 饰)给容金珍拿希伊斯(约翰·库萨克 饰)寄来的信件和唱片时,那一排排的柜子。

美术组设计的气氛图

原本这个场景里没有柜子,也就没有郑局长拿出信件和唱片的动作。陈道明老师和我们一起聊这场戏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个点。加上柜子和这样一个动作,在叙事功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延伸出了很大的解读空间。

观众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郑局长只是取出了一群隐秘战线战士中某个人的一小部分文件。这个感受很快会转化成思考:这里究竟有多少个像容金珍一样的人?这里究竟还藏着关于容金珍的多少故事?

《解密》中的很多道具,都有这样的“话外之意”。希望观众可以继续去发现和解读。

701的秘密是运气

美术虽然擅长“无中生有”,但最怕“无的放矢”。《解密》所有工作中,一度让我感到emo的,便是701局的选景。

筹备开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就算动用了全剧组的人脉,也找不到一个既能符合预期气质,又能满足剧本中层层递进的空间关系,还要适合剧组整体调度,满足拍摄条件的景。

我们去看了很多三线计划的遗址,以及网上已曝光的隐秘机构的旧址,都不太好。它们要么是被改造成了北京798那样的园区,要么是被村民或居民的生活洗涤掉了当年的气质。

701局是《解密》的核心场景,无论花费多少时间、金钱和心思,都得去解决。我们甚至已经出了在自然环境里完全搭建701局的方案。

巧的是,我有一天在开会之前随便刷手机,刷到一条朋友圈。那几张照片一下就触动到我的敏感神经。我赶紧让朋友帮我去多拍了几张照片和视频。

它是一个废弃的部队疗养院,底子非常棒,还有很好的空间关系。这种废弃疗养院,在地图上通常不标注,在网上搜也基本上搜不到。

因此说,701局这个景的秘密,不是我们美术设计上可以拿出来说的,更重要的是运气。我们后来做的工作是梳理、调整、以旧做旧,相当于美术人的基本功。没有这么棒的底子,再好的基本功也是无的放矢。

游乐场的秘密是精度

电影是造梦、是魔术,也可以是“骗术”。我如果不分享这最后一个秘密,可能会“窃取”一部分视效组老师们的工作成果。

游乐场梦境是《解密》中视觉冲击力最强的一段,也是制作起来最复杂的一段。由于这段戏里,美术组和视效组有着更为紧密的合作,所以观众估计很难分清楚两者在其中具体做了什么。

尤其是片尾彩蛋的全景镜头,角落里放置了一个实体的巨型国际象棋棋子。观众可能会被“骗到”,以为梦境游乐场里的巨型棋盘、钢笔海盗船、茶壶旋转木马都是实拍,或至少是美术组做了道具实拍,然后视效组后期润色。

其实我们这次的做法更工业化,也更艺术化一些。工业的层面,美术组和视效组的沟通几乎是全程的。

片中有10场梦境,抽离感渐次增强。美术组在前期设计时思维会比较发散,甚至会跑得有点儿远。这时候在与视效组的沟通中互相碰撞、互相启发就很重要。凡是牵扯到视效部分,不管是难的还是简单的,美术组都尽可能给一个图像性或模型性的指定或参考。

同时我们的视效团队是创作型的,他们会反馈给我们一些有形式感的idea。如此大家一起推进,就营造了非常棒的“梦感”。

艺术的层面,这次曹郁老师在灯光的使用上做了很多新的尝试。比如大量使用道具灯作为主光源。小黎黎(吴彦祖 饰)初见容金珍的那场戏,光源就基本上只有他手上所持的台灯。

为此,我们对台灯的灯口、灯座、电线进行了改装,用的650瓦灯泡。而这个台灯的灯罩使用的是宣纸,在650瓦灯泡的照射下,5分钟就会被引燃并烧毁。我们为了这场戏,准备了十三四个灯罩,烧一个换一个。

游乐场梦境中的巨型棋子,内部也是有强光源的。如果我们做一个模型,在里边放置光源的话,透出来的亮度就不够了。

因此,我们并没有制作巨型棋子。如果你们看幕后纪录片,会发现那场戏的拍摄现场只有底座和高亮度的柱状灯。游乐场里的那些东西,都是视效组后期做出来的。

梦境游乐场里这些放飞想象力的东西,视效组所做出的精度,其实是超过美术组的。美术组只为彩蛋做了一个棋子,就差点儿“窃取”了视效组的劳动成果。

电影的秘密是理想主义

聊这些是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到,电影是一个整体的艺术形式。各个部门都在为了预想中最好的效果去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坚持,也是我们的成长和成就感。

马晓飞在微博电影之夜上

比如我们剧组的一个普通电工,也会把《解密》看做是自己的作品。他会去影院看,然后很自豪地说:“要不是我改的线,曹郁老师拍不出这么好的光。”

我们是搞艺术的,更是脚踏实地的工作者,并不希望被扣上“曲高和寡”的帽子。中国电影是需要用严肃的电影标准去定义的,而不是一些其它的角度。

我们的职业生涯是有限的,都想留下几部叫“作品”的东西,不希望将来没有机会再拍《解密》这样的电影。

【文/满囤儿】

0 阅读:3

影视独舌

简介:此用户有点懒,还没有正式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