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姐妹,一个舞台,一段旅程,一段命运。
一对姐妹相遇相知相伴,站在同一个舞台上搭档,从浙江到上海,一个救赎一个被救赎的命运。谢晋电影《舞台姐妹》就是讲述了这样一个有着明显时代色彩和社会背景的且有着本民族文化和乡土人情的故事。
听说《舞台姐妹》的故事是源自越剧名家袁雪芬的经历:1947年的上海越剧名角、袁雪芬的好友筱丹桂服毒自杀,原因是不堪忍受剧院老板张春帆的折磨。这个和电影中邢月红的命运如出一辙。袁雪芬后来改革越剧,创作公演了《祝福》,这和电影中的故事完全一样。袁雪芬讲的真实故事启发了谢晋。
影片里面有很多可以提出来详细评说的看点,比如说谢晋叙事特点,比如说影片中的江南情怀,比如说主题内涵和社会背景。
影片的开头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叫做“诗情画意”。江南水乡,良田美池,一叶扁舟;戏台上唱戏的姑娘,台下边做农活边看戏的妇女,幕后化妆粉饰的戏子等,地方特色、江南情怀展现无遗。
看到这部影片我最想提到的是两位女主角在那个时代的社会地位。
故事开头,女主角竺春花本是个童养媳,童养媳有什么地位可言呢,如果生活安稳且不被剥削,竺春花会逃离吗?逃离之后做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的戏子,值得吗?值得,最起码有自由。
影片开始大概十分钟的地方有一处镜头,台下看戏的观众有一对老夫妇还有一个小女孩,小女孩是边做农活边看戏的,而那对老夫妇是边看戏边看这跟前的女孩的,他们的关系、女孩的处境不难猜测,大概就是像竺春花逃离之前一样的生活吧,没有自由、被剥削劳动。
戏班在绍兴发生的是故事的转折点,遭遇地方恶势力的迫害,邢师傅过世。当地豪绅倪三看中月红,欲调戏月红未逞,便勾结警察所长,以女子唱戏败坏道德风尚为名,逮捕月红。男人看中女子,女子不从,便有败坏道德风尚这样莫须有的罪名,女子,且还是个戏子,在当时的社会哪有地位可言。
到了上海,繁华大都市,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竺春花经得住诱惑但不见得所有人都能经得住,邢月红就是逐渐堕落的那一个。在女人如此没有地位的时代,稍有不慎就是万劫深渊,无法承受的后果。同一舞台上的姐妹,终有一个会动摇终,有一个会坚守,竺春花用她的坚守换来了姐妹的救赎、换来了女子的社会地位,这样的坚强、隐忍、智慧的确也让人佩服。几年来的相伴了解和最后的救赎,这样的姐妹情深令人也有些感动。
谢晋在六十年代拍这样一个故事,告诉人们的不光有需要保留且重视的传统文化、他的江南情怀,还有这世间的人情味,男人和女人、三教九流的平等。看完觉得是挺值得纪念的一部电影——纪念很久以前为了平等奋斗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