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英雄袁绍——北方霸主的没落(1青年才俊

吕尘玄 2024-04-13 06:24:38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

英雄豪杰各显其能,诸侯争霸起落沉浮,不断有人脱颖而出,也不断有人没落消亡。袁绍作为有雄厚家族背景的初期割据的佼佼者,一度成为汉末最强大的割据势力,也是最有希望和能力称霸中原的一股政治、军事力量。然而,他的结局却和其他的割据势力一样折戟沉沙,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

第一章 声名远播的有为青年

1.家世显赫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今河南周口),出生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从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大司空、大司马和大司徒),祖父袁汤是司徒。袁绍的生母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婢女,其生父为袁逢,过继给无子嗣的伯父袁成,袁绍出生时袁成去世,由养母(袁成正妻)抚养长大,被生父袁逢、叔父袁隗所关爱。

袁绍和袁术本为同父异母的兄弟,都是袁逢的儿子,袁绍年长是哥哥,袁术年幼是弟弟,但是袁绍是庶出,袁术是嫡出。这种出身背景差异也给了日后袁绍的政治对手指责袁绍的口实。弟弟袁术就蔑称他为“吾家奴”,而公孙瓒更是指责袁绍“母亲为傅婢,地实微贱”。或许是由于这种家族地位差距所带来的社会认同的差异,袁绍的做法与袁术有着本质的区别。

东汉社会,世家大族实力雄厚,他们不但掌控中央政权、操纵地方政治,同时还把握着整个王朝的经济命脉。他们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东汉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他们是东汉王朝数百年间中国社会的核心。袁绍有这样的家族背景,促成了其未来在仕途上的顺利发展。

2.坐作声价

早年的袁绍凭借家族的巨大影响力,很快便步入仕途。先是担任郎官,弱冠之时就已经是濮阳县长。后因母亲(养母)病故,袁绍辞官回家服丧三年。服完三年丧礼,袁绍回想感叹自己一出生便是无父孤儿,又为父亲(袁成)补服父丧三年。服丧结束之后,袁绍拒绝征辟,隐居在洛阳。

直到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袁绍才重新迈入官场,担任侍御史。

在担任郎官及后来为侍御史之间的数年中,袁绍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可以用“爱士养名、坐作声价”来概括。由于容貌仪态出众,经常被人模仿,如同现在的追星一般。袁绍也很有做事才干,他任濮阳县长期间,有清正能干的名声。

据《后汉书·许劭传》记载:“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单车归家。”这说明在步入仕途的初期,袁绍就已经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并在逐步建立名声。这与袁术的“好奢淫,骑盛车马,以气高人”是截然不同的。

在隐居洛阳的时间里,袁绍的声望就已经达到了顶点。《后汉书·袁绍传》记载:“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与之抗礼,辎轿柴穀,填接街陌。”

袁绍相貌俊美,举止威仪,为人仁爱,注重名声,加上袁绍降低身份倾心结交,士人都抢着投奔他。来的士人不论身份贵贱,袁绍都以与自己平等的礼仪相待,因此来访宾客的各种车辆挤满了洛阳的大街小巷。

0 阅读:0
吕尘玄

吕尘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