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的爆发,让世界上多了不少半边国度!
比如东北亚的朝鲜半岛,38°线的存在,让韩国和朝鲜分离。
比如东南亚的北越和南越,在北纬17°线下也分割成了两个国家。
比如中欧的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在经历两个大国分别占领后成了两个国家。
这三个南北分离的国度,后续命运也不同。
越南在漫长的越南战争后,因为美国人的战略困局,还有北方大国的压力,以及苏联的咄咄逼人,在美国战略收缩下成了一个国家,西贡事件的背后,是美国的一次溃退!
朝鲜和韩国则在志愿军雷霆出击后,维持现状直到今日,德国则在东欧剧变,苏联战略收缩后,在多方博弈下,迎来了德国的统一。
这半边国家的诞生,源自地缘战略的需要,也是美苏争霸的前奏和余波。
那么日本为何没有分成南北日本?是没有分还是另有隐情?
我们继续看!
(大国博弈的余波)
一:不义的占领者终将消亡。其实看日本战前战后的势力格局,日本在二战后是被分割成了南北日本的。
日本二战时候的版图可比现在大了不少。
当时的整个朝鲜半岛,库页岛南部还有千叶群岛都是日本领土,就连东北和台湾,也被日本非法占领。二战鼎盛时期的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的势力范围大概是下图这个样子的。
(日本鼎盛时势力范围)
从这个图可知道,当时的日本势力范围,几乎将苏联在远东的所有出海口给给堵死了。
这等于是断绝了苏联红海舰队出入公海的通道,因为无论走什么地方,都要经过日本领海。
从这个角度看,苏联就有了必须进攻日本的理由。
因为致力于出海口是苏联的秉持数百年的国策,如果不打击日本,不用战争行动重新划分在远东的利益,苏联就无法拥有远东出海口。
基于此,还有对于当时我们利益的诉求,才有苏联后续出兵东北,横扫关东军的军事行动。
原因无他。
首先:北极熊脾气可不好,这么憋屈的时局如何能忍,不把日本大卸八块如何能干心。
其次:德国战场进入收尾阶段,这给了苏联可以转移战争目标的可能。
最后:在战争中遭遇沉重打击的苏联,急需战争红利的刺激,要不然这亏吃得就太大了。
于是,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上,面对有求于他的英美两国,苏联提出了自己的利益诉求。这诉求其实很简单,将日本在北纬38°线以北的所有势力范围和领土全部划归属苏联占领区或者势力范围内,至于其他区域,可以给英国和美国占领。(备注:这场会议中华民国政府没有参与)
(《波茨坦会议》上的艾德礼、杜鲁门和斯大林)
当时主导会谈的美国人一看苏联人胃口如此之大,非常不满!
但有求于人的美国,受制于对日作战的需要,还有原子弹尚没弄好的现状,依旧捏着鼻子答应了苏联的要求,轻易的就出卖了中国利益。
在出卖了我们利益之后,为了表达补偿,美国就决定拉拢民国政府参与战后对日本的占领,并将日本四国岛划为民国占领区。
这除了表达补偿之外,还有深层次的战略意图!
维持和民国政府友好关系是其一,讲民国政府变成自己小伙伴是其二,最终目的依旧是通过利用民国政府,将民国变成遏制苏联扩张的前沿阵地。
除了这根据北纬38°线领土划分外,日本的不少岛屿和海外领土也被达成的协议给瓜分了。
按照协议,台湾和南沙群岛属于中华民国辖区和领土,中国的东北则在苏联肃清了日本势力之后,再移交给民国政府。
按照这份协议的划分方式,最占便宜的无疑是苏联人,最吃亏的无疑是经历十四年抗战,终于胜利,却依旧没有完整收复领土的中国,至于美国人,他们在太平洋血战三年多,付出了大量伤亡,却只获得了半个朝鲜和半个日本,估计心里也很不爽。
所谓有不公就有抗议,有不爽就有变故,于是美国变卦了。
(不爽的杜鲁门)
二:实力加持下的美国变卦。当时的苏联,还没有做好进攻日本关东军的准备,一份协议就让苏联收获战争红利,美国人当然不爽,你都没付出就能收获战争红利,这不公平。
基于这样的心态,美国人在波茨坦会议开完后没多久,就决定修改或者撕毁协议!
这被修改内容上的核心诉求点就是:日本四大本岛美国不愿意跟苏联分了,简言之,美国不愿意苏联的一兵一卒进入日本四大本岛。
至于为何,按照杜鲁门事后所说的:
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就能清晰地看清楚美国人的目的,他们不希望在日本出现如德国和奥地利那样的问题。
美国人悍然修改原本谈好的协议,苏联当然不满啊。
但随后美国的原子弹实验成功,让通过情报渠道知道消息的斯大林也有点胆寒了。
这玩意好厉害啊,自己还没有,打不过咋办?答案是忍着!
于是,苏联答应了美国人重新提出的分割日本和远东的方案,不诉求染指日本本岛,只是苏联明面上同意了,暗地里依旧小动作不断。
(在日本爆炸的原子弹)
三:苏联的作风,顶着压力强。苏联的小动作不断,体现在进攻的步伐还有节奏上,以及后续的做派上!
苏联进兵东北是在1945年8月9日,其实这日期是有点晚的。
欧洲战场结束在5月上旬,刚刚结束欧战的时候,英美两国就不断要求苏联进攻日本。
那个时候的美国,原子弹还没有弄成功,因此有点着急!
备注:1945年7月15日凌晨5点30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沙漠地带爆炸试验成功,7月25日,在太平洋的比基尼环礁,原子弹试爆成功。
美国人急,苏联人当然就不急,反而要将出兵当作筹码要价啊?
在要价合适了之后,在波茨坦会议开完之后,苏联人才不紧不慢地准备战斗,意图也很明显,尽可能用最小的伤亡,占最大的便宜。
可美国的原子弹实验成功,还有抢在苏联进攻关东军之前,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在震慑苏联的同时,也加快了苏联的军事准备步伐。
(苏联出兵东北)
原因无他,原子弹确实能毁天灭地,美国人也自以为有原子弹震慑,苏联人会老实一点。
可斯大林是谁,一个强悍的铁腕人物,一个精于人心的政治家。
他看准了美国即便有原子弹依旧外强中干,也不会不顾国内民意反对和大量伤亡,跟盟友苏联开战。
你心有忌讳,我就放胆开干!
于是,顶着美国原子弹的威慑,苏联抢在美国之前发动了“千岛群岛战役”,一口气收复了千岛群岛和南库页岛不说,还顺带占领了日本的北方四岛。
干完这一切之后,苏联意犹未尽,寻思着进攻北海道,以求达成之前协议的所有内容。
为此斯大林专门安排了两个步兵师,一个轰炸机师和一个歼击航空兵师,在海军不少小艇的配合下准备弄跨海战斗,将占领北海道变成既成事实。
可惜的是,斯大林的算计虽然快,但苏联的举动,美国人探听得一清二楚,也 加快了行动。
为了遏制苏联扩张,在没撕破脸的情况下,美国迅速进军北海道,用强悍的海空力量,阻遏了苏联的进攻,斯大林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也失去了占领日本本岛的机会。
尾声:南北日本依旧存在着!苏联的咄咄逼人遭遇了美国的强力阻击。
一看美国动真格的,当时还没原子弹的斯大林底气也有点不足。面对美国的强势,斯大林打消了派遣军队进驻日本本土的念头,这也是苏联军队没有驻军日本的根源。
海军不够强是其一,美国有原子弹是其二,美国态度要拼命是其三。
这三重因由之后,美国和苏联瓜分日本远东势力范围的格局就此奠定!
二战前曾控制千叶群岛、南库页岛、朝鲜半岛,非法占领台湾和东北的日本,被一分为二。
对苏联而言,这是战略目标没有达成,没有在日本扶持起如东德那样的政权。
对美国而言,这是美国吸取在德国和奥地利问题上的教训,用强势海空军抵制苏联的扩张。
对中国而言,实话实说,如果没有后续的新中国崛起,这个问题将会变得更为复杂。
对日本而言,这是一场基于野心下的大溃败,一个二流强国或许能借助机遇逞凶一时,但受限的地缘和大国博弈的余波就足以让日本认清现实了。
最后说一句,虽然苏联最后也没有进入日本本岛,但他在终战前最后一个月的硬顶,依旧让苏联获取了巨大的利益!
远东出海口是其一,今日俄罗斯和日本争议的北方四岛是其二,改写远东攻守态势是其三。
苏联也不算吃亏,甚至可以说,用弱势的实力,在战后远东利益归属上占尽了便宜。
从这点上看,斯大林无疑是精明且狡猾的,段位比对手杜鲁门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