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互联网嘴哥(---)——关注嘴哥,学习用不同的思维看待问题。点击标题下蓝字“互联网嘴哥”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时光,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流年,长短皆逝;浮生,往来皆客。
苏轼,北宋时期的风云人物,被誉为“文坛巨匠”,其交友广泛,足迹遍布五湖四海,结识了三教九流的朋友。
他的一生,交游广泛,好友如云,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能与他结交为友。
然而,与朋友众多的同时,苏轼也面临着众多敌人的挑战。
章惇、王安石、吕惠卿、李定、沈括等,都是他一生中的劲敌。
正是这些敌人的阻挠,使得苏轼被贬流放,半生飘零,饱受苦难。
面对敌人的诽谤和陷害,苏轼却始终保持着豁达的心态。
他说:“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在他眼中,没有坏人,好的坏的,他都能接纳。
这种宽容的心态,源于苏轼内心的慈悲与理解。
他用慈悲去宽恕,用理解去包容。
这种胸怀,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品质,更彰显了他的人生格局。
苏轼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信任。
这种境界,令人敬佩。
在苏轼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文人应有的品质和格局,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01见过天地,才能放下恩怨
苏轼的一生,犹如一场跌宕起伏的戏剧,而他最大的敌人,正是他的好友兼政敌王安石,以及后来接替王安石的章惇。
这两位才子,前赴后继地为苏轼带来了“人生流浪套餐”,使得他的仕途充满了坎坷与波折。
王安石,这位神宗皇帝钦点的未来宰相,对苏轼的才情与气魄极为欣赏。
苏轼的直言敢谏,却让王安石心生忌惮。
他常在神宗面前说苏轼的坏话,诬陷他能力不足、讽刺圣上。
在王安石的步步紧逼下,苏轼的仕途变得异常坎坷,他屡遭外放、流放,甚至曾有过长达四个月的牢狱之灾。
王安石的忌恨,最终导致了苏轼一生的转折点——“乌台诗案”。
这场由神宗皇帝一手策划的政治事件,让苏轼险些丧命,沈括也成了这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某种意义上,王安石成为了苏轼真正的死敌——一个你死我活的敌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苏轼竟然原谅了王安石。
在王安石卸任宰相、隐退南京后,苏轼主动发去问候,前去拜访。
两人遍览南京,切磋诗文,一笑泯恩仇。
若不是没有买到合适的田宅,苏轼差点成为王安石的邻居。
黄州的山水、赤壁的遗迹,让苏轼的人生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开始领悟到,人生真正的宝藏并非功名利禄,而是那些清新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心灵世界。
他开始将目光投向更为宽广的天地,将人间的纷扰视为过眼云烟。
庄子曾经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蜗牛的两个触角分别代表着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为了争夺地盘,不惜发动战争,百姓生灵涂炭。
然而,如果他们知道蜗牛之外的世界,还会为这点小事争斗吗?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宽容是一种格局,是一种见识,是一种眼界。
苏轼从王安石的死对头,转变为可以谈天说地的老友,正是他拥有了一种超然境界的体现。
他的格局越大,看到的天地越宽广,是非恩怨就越少。
一个人只有将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才能真正拥有一种超然的境界。心中有风景,眼里无是非,这是苏轼人生的真谛,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02见过众生,才能心怀慈悲
宋哲宗元祐年间,一代文豪苏轼被任命为杭州知府。
上任之初,一名税官押送着一个偷税者来到他面前。
此人身负布匹,自称是为苏轼运送货物,实则意图逃税。
苏轼询问之下,方知此人名叫吴味道,家境贫寒,为筹集进京赶考的盘缠,村民们凑钱购置了布匹。
然而,沿途关卡林立,税费繁重,抵达京城时布匹所剩无几。
为了免除关税,吴味道不得已而为之。
苏轼听后,并未责怪吴味道,反而提笔在封皮上亲笔写下自己的名字和官衔,让他将布匹顺利送达京城。
他以宽阔的胸怀和仁爱之心,体谅到吴味道的无奈与艰辛。
生活不易,人生坎坷。
人性本善,若非生活所迫,谁又愿意冒险违法?
世上本无坏人,只有一些迫于生计而作出无奈之举的人。在苏轼看来,宽容他人、理解他人,才是为人处世的真谛。
苏轼深知民生艰辛,他曾在地方为官,深知徭役之苦、农事之艰。
他认为,漕运工人辛苦劳作,赚取一些外快实属无奈之举,并非恶意。
他心中充满同情,将他们视为可怜之人。
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的困境,体察他人的不易,我们的人生便会少一些责难,多一些慈悲。正如苏轼所言:“得饶人处且饶人。”一个真正见过众生苦难的人,才能拥有更加宽广的胸怀和仁爱之心。
03见过自己,才能懂得宽宥
在提及王安石之后,我们不妨再深入探讨另一位历史人物——章惇。
章惇,一个对苏轼充满怨恨的人,他的行事风格同样显得冷酷无情。
哲宗亲政之后,苏轼被贬至英州,而章惇则在此时得以起复。
章惇重返京城,上任后的首要举措便是将苏轼贬谪至更偏远的惠州。
他不仅如此,还特意任命苏轼的死对头程之才为当地地方官,意图利
用苏、程两家的旧怨,借刀杀人。
然而,程之才却早已将两家恩怨抛诸脑后,与苏轼相处得十分融洽。
眼见苏轼在惠州过得快活,章惇心生不悦,于是再次将他贬至更远的海南。
甚至在他被贬出官驿之后,流落街头,企图将他置于死地。
但随着哲宗的去世,新党失势,章惇也被贬。
他的儿子写信给苏轼,希望他能放下仇恨。
苏轼却回应说:“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增损也。”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章惇感情的坚定,甚至为章惇提供了避瘴的药方。
从神宗到高太后,再到向哲宗,直至向太后,新旧两党在朝堂上轮番上演政治角力。
苏轼历经沉浮,早已看透了“党争”的真面目。
他深知,在政治的漩涡中,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没有人能不被裹挟,更没有人能在其中保持清醒。
尽管章惇对苏轼赶尽杀绝,但苏轼也并非“无辜”。
苏辙对章惇原本评价颇高,认为他是个实干家,但在党争中,苏辙依然执意罢黜章惇,将其逐出朝堂。
苏轼站在弟弟一边,一同攻击章惇,指责其西夏用兵的战略失误。
在政治倾轧中,每个人都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苏轼深知自己的不完美,因此不愿苛责他人。
在某种程度上,原谅章惇,也是原谅党争中的自己。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见自己是最难的,需要反省和巨大的勇气。
只有承认自己身上的懦弱、自私,以及曾有的丑陋一面,才不愿去指责、记恨。
因为我们都是一样的人,都曾犯过同样的错。
罗曼·罗兰曾说:“理解一切便宽容一切。”
宽容并非姑息错误和软弱,而是一种自省和勇敢。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了解人性的限度,就会减少苛责。看清自己,放过自己,理解他人,宽恕他人。
尝试去包容一切,接纳一切,这才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
▽
「写在最后」
回到我们最初话:何为格局?
在商业的深层次逻辑中,格局可以被理解为你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与这个世界进行交换的范畴。
这一范畴涉及交易对象的广泛性、交易时序的持久性以及交易产品层面的深度,这三个维度构成了格局大小的关键要素。
当你逐步拓宽视野,逐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寻求交易与合作时,你的格局也随之得到提升。
若想在这个领域内实现更卓越的成就,建议你在每一件事情上都秉持着脚踏实地的态度,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妥善处理,形成完整的闭环。
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磨砺,更是对商业逻辑深刻理解的表现。
愿你在人生的旅途中,不仅走得更加长远,而且看得更加深远,不断拓展自己的格局,成就非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