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不死鸟”,上市25年,17年都在退市边缘,多次死而复生

灰鸽胡侃 2025-02-22 21:27:40

不死鸟源自两河流域亚述人的传说,这种鸟每隔500年就会自焚一次,你以为它死了,但它又会从燃烧的灰烬中重生,如此往复,永续生命。

现实中当然没有不死鸟,不过,A股里某些上市公司却拥有“不死鸟”一样的顽强生命力,常年在保壳线上挣扎,多次上演死而复生的传奇。

近日上市公司*ST科新发布了“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ST科新就是一只A股“不死鸟”。

*ST科新是2000年上市的,至今25年了,从没分过红,并不是它小气,而是真的没有分红的能力。

据统计,*ST科新上市以来超过一半的年份都是亏损的,把25年的利润数据加在一起的话是-8.2亿,确实没钱可分。

由于业绩太难看,*ST科新这25年来有17年都在退市边缘,要么是ST,要么是*ST,多次差点死去,又多次被救了回来。

而如今*ST的原因,就是因2023年营收不足1亿且利润为负,如果2024年营收不足3亿且利润为负,就将被摘牌。

不过,*ST科新显然是又要上演死而复生了,2024业绩预告显示,预计营收3.2-2.8亿,预计利润3600万-4300万,两个指标都达标了。

*ST科新原本是踏着七彩祥云登陆A股的,它最初的名字叫天龙集团,曾被冠以“晋商第一股”的名号。

80年代的山西太原,南北各有一个百货大楼很热闹,号称“北解放、南五一”,堪称太原的“北乔峰南慕容”。

不过,1988年,一栋叫天龙大厦的高楼建成后,就替代了解放和五一的地位,成为太原最受欢迎的商场。

天龙大厦的所有者就是1988年刚成立的国企太原天龙集团,凭借新颖的商场经营模式,开业第一年就卖了1个多亿,一举确立了其在山西商业行业的龙头地位。

到1997年,天龙集团不仅称霸山西,在全国大型商业企业中也能排到第35位,为了更上一层楼,开始筹划上市。

那个年代是审批制,作为山西第一大国有商业企业,拿个上市指标自然不在话下,于是,2000年,天龙集团成功登陆上交所。

当时的证券名称就叫天龙集团,西游记中,唐僧骑的马就被加封八部天龙,大家都以为,这家公司一定很厉害。

没想到,一点都不经打,上市第二年就开始亏损。

而这一亏损,天龙集团自感商业零售的好时候已经过去,就开始了跨界转型。

2003年,天龙集团先转向了数码科技电子行业,果然当年见效,不但利润扭亏为盈,营收还暴涨了好几倍。

不过,来得快去得也快,2024年就立刻变脸,巨亏了2个多亿,不得不宣布转型失败,并被*ST,而这ST的帽子就一直戴到了2017年。

这10多年可以说是天龙集团的“神游之年”,绝大多数年份的营收都不足1亿,甚至有4年的营收还不到2000万。

既然是神游,也就没有什么其它多高的追求了,每年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但求保住自己这个壳。

2017年,天龙集团终于第二次跨界转型,进入了传媒广告行业,公司名称也从天龙集团变成了山水文化,并把公司从太原搬到了深圳。

而到了深圳之后,又踏入了建筑装饰行当,并很快把建筑装饰做成了第一主业,公司名称也就变成了现在的科新发展。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确实尝到了甜头,2020年创出了上市以来的历史最高营收11.5亿,利润也大为改善,并于2021年成功摘帽。

不过,科新进入装修行业的时候正是房地产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2021年随着恒大正式暴雷,科新也就成了“池鱼”。

房地产不行了,装修也就不行了,随着主业建筑装饰的萎缩,科新于2023年又再度堕入了营收不足1亿的“魔圈”,并因为利润为负被*ST。

*ST科新的股价也一路狂泻到1块多,逼近股价不足1元交易退市的红线。

要救*ST科新,只有两条路,要么重组,要么换人,但重组需要很长的时间,于是换人就成了第一选择。

2024年7月,*ST科新被潮汕老板连宗盛收入囊中,而换人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ST科新的股价走势立刻逆转,到如今已翻了一倍多。

当然,新老板连宗盛的身份背景是刺激股价的关键因素。

公开信息显示,连宗盛颇出生于1993年,相当年轻,28岁就入选了胡润U30中国创业领袖榜单。

其以前的身份是财务投资人,执掌多家私募基金和股权投资公司,这些信息传递给股民的意思表示是,年轻的连宗盛背后是有财团的。

不过,*ST科新的根本问题还在于业务,2024年交出的这张有些出人意料的成绩单到底是不是真的业务复苏了还不好说。

当然,换个角度看,好像这也不重要,老板也好,股民也罢,炒来炒去炒的也就是个代码,“不死鸟”就足够了。

0 阅读:20
灰鸽胡侃

灰鸽胡侃

看到舒服或者不舒服的,都想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