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以北的草原与大漠,有着与农耕文明一样悠久的历史,这些草原上的民族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在百十年间迅速崛起,而后像流星一样划过璀璨的星空,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再也无从寻觅。

魏晋以后,匂奴这个草原上曾经的王者,在历史的洪流里逐渐消于无形;盛唐之后,突厥这个民族,似乎已经了无踪迹。随后契丹、党项、女真,蒙古这些民族在北方大草原开始了角逐,经过三百多年的厮杀与融合之后,在中国北方形成了西辽、西夏、金、蒙古政权并存的局面。
有女人的地方就会有八卦,有男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铁木真统一蒙古之后,他已经不再满足于做金国的藩属,他选择为自己的尊严而战,将他的屠刀,挥向了同为金国藩属的西夏,而后,中国的北方陷入了无休无止的杀伐之中,上演着一幕幕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公元1207年,塞北的秋风如往年一样苍劲,而作为一个草原上生长的人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而铁木真在大帐里等待一个消息已经很久了,几个月来,西夏那边始终没有回信,他似乎已将失去了耐心。
“报……大汗,出使西夏的使臣回来了”
铁木真:“带他进帐”。
此时的铁木真的手里,正把玩着一柄镶嵌着蓝宝石的利刃,这正是两年前,消灭他义父王罕的势力时缴获的,对于他来说,这不仅仅是他彰显着胜利的象征物,更是他辉煌战绩的解说词,源于此,他对这件宝物爱不释手。
使臣上前,向铁木真行礼。

“西夏那边接受我们提出的条件了?”这虽是一句带有期望语气的疑问句,但从铁木真的嘴里说出来,却流露出的是不可拂逆的威严。
使臣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恐惧,起身将西夏的国书,双手呈于铁木真,而后退下去沉默的站在一边。
铁木真打开国书之后,看着那短短的几行字,虽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也无任何面部表情,但是使者明显的感觉到一阵腾腾杀气瞬间袭遍了他的全身。
只见国书上赫然写着“夏与蒙古,同属大金之藩属,而金夏交好百年,岂有弃宗主而投蒙古之理,蒙古既为金之臣属,当尽臣子之本分,万勿心生异志,恐招致兵戈。”
看完之后的铁木真以雷霆万钧之势,将手边的利刃,伴随着凌厉的风声,深深的刺进了眼前的案牍之上,随之将国书丢弃于帐内燃烧的炉火之中。

他的最后一丝耐心就这样耗尽,既然不称臣,那就用战争来说话吧!“对于国家的敌人来说,没有比坟墓更好的地方了”这是铁木真恪守了一生的人生信条,直到他断气的那一刻。
铁木真挥军南下公元1207年秋,蒙古铁骑的战力达到了一年中最为强悍的时候,在经过了一个夏天的放牧和休养之后,变得兵强而马壮。而即将到来的的冬天,却是漫长而寒冷,所以在秋天选择去相对温暖一点西夏境内去作战,对他们来说也许是一场不错的旅行。
成吉思汗以西夏拒绝称臣纳贡为理由,率领着蒙古骑兵,浩浩荡荡的去向西夏打秋风。只不过,别人不会傻乎乎的等着你来揍他,这秋风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打到的,在这个过程中,蒙古军遭到西夏的顽强抵抗。尽管如此,蒙古人这次还是有战果的,他们攻下了兀刺海城,在小试兵威,大肆劫掠后退兵而去。

对于蒙古人的这次打秋风,抢劫不是最重要的,性质却是恶劣的,掠夺的本性开始暴露出来,试探金国的态度也是他的目的所在。
一个月过去,金国没有反应;半年过去了,金国没有反应,一年过去了,金国还是没有反应。
金国的放纵,为蒙古平添了几分虚妄的勇气,拿你的小弟开刀你都没反应,既然如此,那就让战争来的再猛烈一些吧!
公元1209年,蒙古军轻车熟路的再次攻入西夏境内,西夏太子率领五万人马抵抗,被蒙古军一战击溃,损失惨重;七月,蒙古继续攻城,西夏名将嵬名令公率领五万兵马坚守城池,击败蒙古军的进攻,双方进入对峙状态;九月,蒙古军打伏击战败西夏军,俘虏嵬名令公,进而围攻西夏都城中兴府(宁夏银川)。

眼看就要到了亡国的地步,西夏马不停蹄的去联络金国,希望自己这个名义上的老板,看在自己这么多年称臣纳贡的面子上,在这关键时刻拉上自己一把。
金国见死不救金国当政的卫绍王此时作出的决定是“敌人相攻,是我国之福”,他决定不管西夏的死活,让蒙古和西夏往死里干,打的越狠,金国越开心。
由此可见,有时候你把别人当大哥,别人可未必把你当兄弟,和平时的奴隶,战争时的炮灰,这便是西夏的真实写照,无论他以前跟着契丹人玩,还是现在跟着女真人玩,又或者是后来跟着蒙古人玩,都是一样的,直到最后自己被玩儿死为止,这群党项人直到被灭族的那一刻,都没闹明白这是为什么。因为没有哪一个老板会对那些左右逢源,见风使舵,并且随着准备单干和跳槽的人产生百分百的信任,好感,乃至于同情。
当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金国的卫绍王,他一直坚信自己的决定是无比的英明,只是他却不知道,正是他的英明举动,摧毁了西夏人那沉睡百年的美梦,同时也敲响了金国那百年国祚的丧钟!

西夏正眼巴巴的等着金国来救自己呢,没想到等到的却是“兄弟啊,你要挺住,我知道你们不容易,只是我们这边也很困难,实在是无兵可调,要不然凭咱们这么多年的关系,我早就过去帮你了,真的是没办法啊,兄弟你再到别处问问吧”!
西夏听到这些,肺都快气炸了,平时要钱,要物,要女人的时候,要的是那么硬气,这边也给的爽快,现在我们这边落难了,你们让我自己想办法,那行,最好别让老子挺过去,要不然没完!
就这样,在卫绍王的“英明”决策下,西夏像个幽怨的小媳妇儿,从此恨上了金国这个老公爹,在日后看到金国被蒙古揍的吐血的时候,不停的在旁边叫好,加油助威,时不时的还和蒙古合起来踹金国几脚,那怎是一个爽字了得!

回到眼前,西夏人还是要面对都城被围的现实,既然金国不来救自己,那只有靠自己来坚守城池了,然而,谁又能想到,人倒霉的时候,老天也出来凑热闹,这河西走廊本该寒冷干燥少雨的秋天,却天天下起了暴雨,都城周边的河水猛涨,蒙古这群不要脸的竟然筑堤引河水灌城。眼看就要城破之际,西夏国主夏襄宗终于决定把之前准备送给金国的公主,钱,牛羊之类的贡品,一股脑统统送给蒙古人,还不知道蒙古那帮强盗拿了东西退不退兵。
当夏襄宗回想起去年拒绝蒙古人的时候,是那样的毅然决然,然而如此举动,却始终没有换得金国方面的高看一眼,这百年小弟的宿命,恐怕到现在已经到了头,既然如此,这贡品送给谁不是送,谁让你金国不来救老子。
蒙古军的大营里寒风瑟瑟,西夏国的使臣跪倒在铁木真的脚下,双手呈上了西夏国的降书,请为蒙古人的藩属。
蒙古众将一个个趾高气扬,此时再回想一年多以前情境,一股强烈的征服感油然而生:“让你称臣纳贡你不干,非要用拳头来揍你你才服气是不是”,然而让党项人感到欣慰的是,蒙古人还是很好说话的,他们接受了西夏的求和,放回被俘兵马,带着西夏国公主和本部兵马撤回了大草原。
蒙古人之所以这么容易接受西夏的求和,那也是有苦衷的,因为他们筑堤引河水灌城时候,河水决了堤,反倒淹了自己的军营,也就在这个时候,西夏屁颠屁颠的跑过来求和,他们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在获得了一个体面撤兵理由的同时,又以一个施舍者的姿态离去。
蒙古人没想到胜利来的如此容易,就这么两次战争,就让西夏改换了门庭,从此投入在自己的门下。而铁木真的这场战争,那是赚的盆满钵满,首先他弄了个公主过来当老婆;然后收了个小弟,每年给他送钱,送牛羊,或者送公主;最后,成功的打破了西夏和金国八十多年的联盟关系,从此,他可以放心大胆的揍金国了,谁让金国是那么的趾高气扬,那么的欺人太甚,那么的不讲信用!

一个人,在社会上混,信义很重要!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混,信义也很重要!而金国这次的隔岸观火,让他丧失了所有的信誉!而西夏也从此投入到铁木真的怀抱。
用户10xxx70
对平台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