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漠:最“没尊严”的沙漠,被中国人拿来种土豆,亩产万斤

西部好物 2024-11-29 18:17:41

谈到沙漠,你会想到什么?是刺眼的烈日、无垠的黄沙,还是电影中那无尽的绝望之旅?然而,在中国有一个沙漠却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它不仅没有保留“沙漠的原貌”,反而变得郁郁葱葱,还成为了土豆的“种植圣地”。

这个不走寻常路的沙漠就是毛乌素沙漠,凭借中国人民的智慧与不懈努力,它不仅被彻底改造,还成为全球沙漠治理的一个范例。在这片沙漠里,每亩产出的土豆竟然超过一万斤,听起来是不是有些难以置信?

毛乌素沙漠的地理位置相当独特,位于中国西北的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与陕西黄土高原的交界区域,占地面积大约为4.2万平方公里。

尽管如今我们称之为“沙漠”,但在历史上这一地区曾经是一片草木茂盛、水草丰美的乐土,甚至匈奴也曾称呼它为“临广泽而带清流”。

遗憾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片美丽的天地逐渐消失,演变为我国四大沙漠之一。这里水资源极为短缺,土壤也变得十分贫瘠。

毛乌素地区的生态恶化可以追溯至唐代中期,当时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民众开始在这块土地上大规模地开垦耕地与过度放牧,使得曾经郁郁葱葱的土地变得脆弱不堪。

在唐宋时期,军队频繁驻扎于此,战火洗礼了大片森林和草原,进一步加剧了环境的恶化。尽管战事过后,植被开始恢复,但人类依然持续高强度的活动,使之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到了元朝时期,毛乌素地区的战争逐渐减少,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的自我修复,沙化现象有所缓和。然而,这种暂时的稳定并未长久维持下去。

而在元末明初及明末清初时期,战争再次重创毛乌素,再加上当时正值我国人口急剧增加期,大规模的农业扩张不可避免。

于是,这片地区遭受进一步的破坏,再加上自然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与水源减少,毛乌素的自我修复能力几乎荡然无存,沙化愈演愈烈。

步入近现代,毛乌素沙漠已成为我国北方生态灾害的象征之一,频繁的沙尘暴肆虐,风沙遮天蔽日,昔日适居的村庄纷纷被沙海吞没。

受此影响,许多当地居民不得已背井离乡,迁往他处,而留下的土地无人问津,进一步加剧了沙化的扩展。到了20世纪中叶,毛乌素已然成为一片无人问津的荒漠。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中国政府自20世纪50年代起,组织了多项治沙工程,力图恢复这一地区的植被。但最初的努力收效甚微,并未取得显著的成效。

直到20世纪60年代,石光银的治沙事业拉开了序幕,为毛乌素的治理开辟了一条新路。

石光银出生在一个坐落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小村庄,他的家族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然而,这里的土地却一直被沙漠化的问题所困扰,石光银从小就饱受沙尘暴的侵袭。

七岁的时候,他曾和村里的一个小伙伴赵虎娃一同放牧,却不幸遭遇龙卷风,两人被卷到30里之外,所幸的是,石光银的父亲艰难地找到了他,而赵虎娃却至今下落不明。

这次经历深深地影响了石光银,让他意识到沙漠带来的威胁和无情。他下定决心要采取行动,改变家乡的现状。1967年,年仅15岁的他便开始发动村民积极投入到治沙的工作中。

石光银深知,要让沙漠变成绿洲,需要的是长久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他引领村民们在沙漠里努力种树、挖沟、修渠,希望能稳住飞扬的沙土,慢慢恢复绿色植被。

然而,治沙之路非常艰辛,毛乌素沙漠的自然环境极为严酷,沙地贫瘠干旱,几乎没有草木可以正常生长,更谈不上大规模地树木种植。

石光银与村民们日复一日地背着沉重的水袋,步行数十公里为那些树苗灌溉。即使如此,树木的成活率依然很低。在最初的三年间,栽种下的1.4万亩树苗中,很大一部分因缺乏水源而夭折。

面对一次次的失败,石光银并没有被击垮。他不断地总结经验,努力寻找更加合理的种植方法。

为了使树苗能在沙漠环境中顽强存活,他开始引进各种适应干旱气候的植物。在多年努力和试验后,他终于找到了适合在毛乌素沙漠生长的树种,如沙棘和柠条。

这些植物不仅在极端干旱的环境下生存力强,还能够起到固沙的作用,为其他植物的生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1984年,石光银意识到,要想根本改造毛乌素沙漠的生态系统,必须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他毅然决定辞去公职,承担起治理五万亩荒地的责任。他还与村民们成立了治沙公司,通过合作的方式,鼓励更多的人加入这一伟大的事业。

治沙的道路充满了艰辛,2008年,石光银的儿子在运送树苗的途中不幸遇难,这对他的家庭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继续推进治沙的事业。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使得毛乌素沙漠的治理工作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石光银的领导下,毛乌素地区的土地逐渐焕发出新的活力,草木覆盖了大片曾经的沙丘。沙尘暴的频率和强度大大降低。

与此同时,石光银的治沙行动不仅帮助当地恢复了生态,还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随着土地的复耕和粮食产量的提升,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

2021年,石光银的付出赢得了国家的高度认可,荣获了中国“七一勋章”。这不仅是对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治沙工作的最高褒奖,也是对中国治沙事业的一次全面肯定。

现如今,毛乌素沙漠的景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沙漠正在从中国的地图上渐渐“消失”,曾经荒芜的土地被转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洲。

毛乌素地区的植被覆盖状况显著改善,沙地得到了有效固定,土地开始部分恢复肥力,使得这一地区的农业开发逐渐成为一个可行的议题。

为了高效利用此前沙化非常严重的土地,当地政府联合农业专家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区域展开了一系列农作物种植试验,其中,土豆被选为优先种植的作物。土豆的特点是既耐旱、又耐贫瘠,经济效益也较高,因而非常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

2011年,陕西的一些农业企业和科学研究机构在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启动了大规模的农场建设,以种植土豆、玉米、牧草等耐旱作物为主。

通过导入合理的灌溉手段、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以及耐旱性作物的科学选育,这些农作物在毛乌素沙漠中实现了显著的产量提升。

经过几年的持续种植和方法优化,土豆的年产量不断攀升,达到了令人瞩目的水平,年收成每亩高达1万多斤,个别地区甚至能达到4到5吨。

如此优秀的产量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为了将这种成功的农业模式进一步推广,政府与企业携手将毛乌素的农业开发纳入可持续发展计划之中。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灌溉技术的优化,以及种子的改良,毛乌素农场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如今,种植的作物不再仅限于土豆,玉米和牧草的面积也在逐年增加。

毛乌素沙漠种植土豆的成功不仅标志着这个沙漠生态系统的转型与升级,同时也是从曾经的一片荒漠到现今充满生机的农业乐土的转变。这一成就是生态环境改善的生动写照,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杰出典范。

1 阅读:67
西部好物

西部好物

好玩,好看,又有趣,一个独特的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