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e In China”,这组词已经在全球消费者群体中早已深入人心,这不仅代表着“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正面评价,而且更代表着中国制造的优质、高效和可靠。从早期的衬衣、玩具,到智能手机、家电、高铁、新能源汽车,如今中国制造,又一行业实现了“遥遥领先”,它就是造船业!
造船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尺,其设计、制造、维修、拆解等许多环节更是涉及材料、设备、技术服务、机械等相关行业50多个,号称“综合工业之冠”。
但是长期以来,韩国在造船行业风光无限,全球前十大造船厂,韩国占据了7个,尤其是韩国的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在造船行业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而我国与韩国临海相隔,长期被韩国的造船霸主光环所深深笼罩,每一次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几乎都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苦战”。
只不过,这些年局势悄悄发生了反转,韩国“造船业”这块安全阵地,似乎正在慢慢失守!
前段时间,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拿下了卡塔尔18艘全球最大27.1万立方米超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订单,也就是LGN运输船,总价值55.8亿美元,合计人民币404亿,创下了全球最大单笔造船订单记录。
LGN运输船不同于其他的造船订单,这是全球公认的最难建造的船型之一,主要用于运载-163℃的液化天然气,形同一个超大型的海上冷冻车,制造难度堪比航母。这给韩国给羡慕坏了。
根据央媒公布的信息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造船业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和新界订单量,三大指标同步增长,全球近7成的新订单被中国船企收入囊中。
要知道,我国能在造船业成为世界第一,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中国造船业的发展,更能称得上是一部“爽文”。
早期国内专家方位外国造船企业,人家往往只是简单地带领他们参观造船厂造船晃荡两圈,匆匆走个过场,晃荡两圈草草结束。这种参观过程难以让国内专家深入了解造船的技术细节、实际运营情况和管理经验。
我国只能从渔船、小型货船这种“低端”起步,而当日本造船业意逐渐掉队,我国开始发力大中型货船、大综商品散货船和集装箱,中企凭借产品品类丰富、低成本的价格优势,迅速在造船市场分得了一杯羹。而在2021之后,我国海运爆发快速抢占市场,2022年中国船厂更是接到776艘的订单,全球占比高达50%,位居世界之首。
与此同时,我国在造船的同时引入了智能化改造,通过“数字造船”技术大幅度的提升了中企的造船效率,缩短了交付周期。据悉,一艘大型集装箱货船的平均交付时间从28个月缩短到了16个月,大幅提升了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造船业或许才刚刚开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全球贸易的持续增长,中国造船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