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温水煮青蛙”?老美这回怕是要玩脱线了
最近,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的一番话在中文互联网上引起了一些讨论。
这位老哥,可是正儿八经的经济学大佬,曾经拿过信息经济学的“开山祖师”人设。
这次他老人家又出了个新招,说不如别直接制裁中国,反而给中国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让中国自己在温柔乡里慢慢不行了。
这波言论一出,不少网友直接开喷:老美这是黔驴技穷,开始玩阴的了?
制裁没用,就换个套路
平心而论,斯蒂格利茨这波输出虽然听起来挺“损”的,但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毕竟,人家好歹也是诺奖得主,说话多少还是有点数据支撑的,据说斯蒂格利茨老爷子这些年一直在研究中国的发展模式。
在他看来,中国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十年内取得如此“炸裂”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外部环境的“打压”和“刺激”。
换句话说,中国一直以来走的都是“逆袭流”路线,外部压力越大,内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
近代屈辱史的经历时刻激励着中国,同时也让中国明白要奋力发展自身力量,不能在因为自身弱小而遭受欺辱,这一决心早已深藏在中国人的心中!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加入了WTO,虽然也经历了不少“风雨雷电”,但整体上还是“稳中向好”,经济发展速度一直“杠杠的”。
当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中国人自身的努力,但外部环境的“鞭策”也确实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这两年,美国为了阻碍中国发展,真是啥招都用上了,前搞搞贸易战,后搞拉拢盟友搞技术封锁,简直就是把“打压”两个字写在脸上了,但是结果都未能如美国心愿!
这些打压反倒使得华夏更加强大,反而在新颖技术上等领域实现了超越,妥妥的“弯道超车”,这操作可把老美给“整不会”了。
斯蒂格利茨认为,与其费劲地制裁中国,不如给中国一个“舒适的环境”,让中国在轻松惬意的环境中可能会慢慢失去斗志,最终自己被自己拖垮。
这种言论粗略听起来还算有点唬人,但只要放在脑子里思考一下就能发现,这就是美国的一厢情愿。
中国的发展,从来都不是靠别人“施舍”来的,而是独立奋斗出来的,外界打压也只是起到了催化的作用,所以这并非是决定性因素!
从“两弹一星”到杂交水稻,从载人航天到探月工程,这些成就都是在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克服了巨大困难才取得的。
中国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层出不穷,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指望外部环境“岁月静好”是不现实的,更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所以斯蒂格利茨的“舒适区”论确实有点实际警示作用,但其实效果并不可怕,如今看来也只是理论上而已。
“舒适区”里暗藏杀机?
这种“麻痹套路”对于中国而言非常熟悉,也更加清楚其后果是“致命”的!
斯蒂格利茨不仅提到了“舒适区”的概念,还对中美关系表示了担心。
在他看来,中美两国应该进行“公开、公平”的竞争,而不是通过“互扔泥巴”的方式来消耗彼此,不得不说,老爷子这波“劝架”还是挺有水平的。
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本来想让中国让步,结果却让美国自己也陷入了困境,关税战打得热闹,结果却是美国企业和老百姓在掏腰包,通货膨胀一直居高不下,大家怨声载道,现在拜登政府想收手都难了。
中美之间的关系,不是非赢即输的博弈,而是互相成就、共同发展的关系,一个国家好,另一个国家也会受益,中美两国在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在科技领域,中美两国也各有优势,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推动科技进步,一起“搞钱”。
另一方面,中美两国也面临着共同的挑战,比如气候变化、世界贸易等全球性问题,都需要两国携手应对,毕竟“地球只有一个”,世界各国都是互相关联的!
所以,中美两国与其“相互伤害”,不如多一些合作共赢的思维,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要放弃自身的正当利益,更不意味着中国要屈服于美国的压力。
中国一直坚持走和平发展的路,但也不怕任何挑战,任何国家都别想让中国接受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
“舒适区”的论调,或许是老美的一种“战略忽悠”,试图让中国在“糖衣炮弹”下放松警惕,最终失去发展动力。
但中国的发展,从来都不是靠别人“施舍”来的,而是靠着中国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奋斗精神干出来的。
拒绝“舒适区”!
“舒适区”的论调,虽然听起来像是老美在“阴阳怪气”,但也给中国提了个醒:发展不能只靠外部压力,更要激发内部的“小宇宙”。
外部压力就像一剂强心针,能让你短时间内爆发,但长期依赖这种刺激,最终会让你身心俱疲。
中国要实现“基业长青”,就必须找到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这股动力,就来自于自主创新、人才培养和制度改革,说白了,就是要“修炼内功”。
中国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包容开放,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但“拿来主义”不是长久之计,中国要迈向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中美关系:是对手,更是“队友”?
中美之间的竞争不是非赢即输的游戏,而是双方共同进退、彼此影响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中美两国与其“相互对抗”,不如多一些合作共赢的“打开方式”,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才是符合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选择。
当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句空话,需要中美两国共同努力,找到一条“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道路。
中美两国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有很多共同的利益,合作潜力也很大。
双方应该加强沟通、协调、合作,推动双边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中美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负有特殊责任。
面对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同时,中国也希望与美国一道,本着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为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结语
斯蒂格利茨的“舒适区”论,看似是对中国的一种“警告”,但实际上也反映了西方世界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焦虑”和“不安”。
有一句话叫做:“强者不挑环境”,只要中国足够强大,环境优劣其实跟我们关系不大,只要中国保持一鼓作气的气姿态,就能避免外部因素的干扰!
参考信源:
观察者网2024-10-14 10:36《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美国太短视,制裁只会促使中国自力更生》
荆楚网中国日报网2023-05-18 17:44《多国专家学者:七国集团炒作中国“经济胁迫”荒谬至极》
人民网2023-05-13 23:02《诺奖得主警告:美对华“敌对”政策或使世界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