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吒之魔童闹海》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破”与“立”

冉小姐的文学 2025-02-08 03:09:36

2025年,一部名为《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国产动画电影横空出世,以其精良的制作、跌宕的剧情和深刻的内涵,引发了现象级的观影热潮。

导演“饺子”用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哪吒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的“破”与“立”。

“破”:打破传统印象,重塑经典角色

在传统故事中,哪吒是正义勇敢的化身,他大闹东海、抽龙筋、剔骨还父,是一个充满反抗精神的英雄形象。而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却变成了一个顶着黑眼圈、玩世不恭的“魔童”,他叛逆、顽劣,甚至有些“邪恶”。

这种颠覆性的改编,一开始并不被所有人接受。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逐渐发现,这个“魔童”哪吒身上,依然保留着传统哪吒的叛逆精神和反抗意识,只是以一种更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方式呈现出来。

“立”:传承文化内核,弘扬时代精神

《哪吒之魔童闹海》虽然对传统故事进行了大胆改编,但并没有背离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影片中,哪吒与父亲李靖之间的父子情、与母亲殷夫人之间的母子情、与师父太乙真人之间的师徒情,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悌”、“忠”、“信”等核心价值观。

同时,影片也融入了许多现代元素,例如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就体现了当代年轻人追求个性、敢于抗争的精神;而敖丙的“善恶一念间”,则引发了人们对人性善恶的思考。

“破”与“立”的启示: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的无限可能。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它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创新,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影片中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神话传说:影片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哪吒闹海”为蓝本,融合了道教、佛教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东方奇幻色彩的世界。

民间艺术:影片中的人物造型、场景设计、音乐配乐等都借鉴了中国民间艺术,例如哪吒的造型参考了年画娃娃,太乙真人的形象则融入了川剧变脸的元素。

哲学思想:影片探讨了命运、善恶、亲情等深刻的哲学命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阴阳相生”等思想。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电影的成功,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的一次成功突围。它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并非遥不可及,它可以很酷、很潮、很有趣,它可以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我们的内心。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像《哪吒之魔童闹海》这样的优秀作品涌现,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0 阅读:8
冉小姐的文学

冉小姐的文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